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 .ppt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570011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6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 .ppt(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教材简析二、教学目标三、教学方法四、教学设计五、教学反思,本课文是教材历史1政治模块系统工程的开篇,具有奠基作用。其肩负两个使命,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具体史实;二是厘清相关理论和概念,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逻辑和充分的历史自觉意识。,教 材 简 析,本课文有效知识包含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层面的内容。显性知识就是古代中国两套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隐性知识则是本课文所蕴含的政治学概念、历史学概念、哲学概念等相应的理论知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本身就是独立的整体模块知识体系。是古代东方农业文明及其相应的政治制度文明的典范。其建立和完善为古代中国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2、提供充分的保障。,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本课文课标要求,评:课标如上要求主要在显性知识比较明显,而隐性知识则需要我挖掘和归纳甚至作必要的补充。,教 学 目 标,学生已完成具体课文的学习任务,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感性认识。但相关的理论概念需要进一步深化、内化。为学习外延奠基和准备。,单元模块小结课。模块知识的理性总结和提升。

3、把学生初具的感性知识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模块系统思维。,1.再认、再现本单元主干知识,自己列出知识清单。 2.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历史思维力和归纳能力。 3.理解相关理论概念内涵,形成科学的历史唯物史观。,1.以系统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科学构建单元整体知识体系。 2.教学四个环节:“吸引注意渲染气氛启发思维培养能力”。 3.学法四个层次:引导学生由传统的 “听懂理解掌握解题”四环节向 “参与体验内化外延”的现代学习理念转化。,自豪与自省,骄傲与批判。感受古老文明同时形成理性认识和评价。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引以为民

4、族自豪。 2.培养批判意识。掌握“批判的武器”对古代政治制度的辩证评价。 3.认识生产力发展是一切经济、政治活动的原动力,其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变革。而上层建筑的建设和完善是经济基础的重要保障。,1.阅读理解历史资料,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分析方法。 2.通过学习讨论、编写知识清单,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质疑、提问、解答的基本学习能力。同时通过交流合作、语言表达来锻炼历史思维和历史归纳能力。形成历史意识和充分的历史自觉。,1.理解古代中国早期奴隶制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基本特点 2.中国封建国家的演变及其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和趋势 3.深刻挖掘归纳推动古代中国政

5、治制度演变的内因和规律性的隐性知识 4.理解“政治制度”的广义狭义,明确“国体”“政体”政治学概念;理解“阶级”“国家”以及具体的各种制度如分封制、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等历史概念;明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哲学概念。,重点:构建系统知识体系,列举知识清单。突出秦、唐、元的制度创新表现,难点:历史规律的探求和归纳,历史概念及历史思维的形成。,教 法 简 析,主要教法:直观法、复现法、探索法、演绎法 课堂特色:师生互动、双主和谐,讲讲练练议议 内容处理上:复习不是简单重复,而是提升。把学生已有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特殊到一般,从个别到普遍。 引导学生整合学习资

6、源,把复杂问题简约化,系统化。 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演绎归纳法。 学法指导贯彻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体验”,在知识习得时候“内化、外延” 。 组织学生的合作、交流、讨论学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系统论、建构主义理论,学情决定教法,教法影响学法,一、中国古代早期奴隶制国家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形成了古代中国早期国家制度 分封制的确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的早期政治制度,知识构架,二、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7、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行政机构从郡县制到行省制,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知识构架,教 学 设 计,教情、学情得失分析,教 学 反 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教学模式: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努力把“讲堂”变成“学堂”。通过讲练结合、学思结合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完成学习过程中“少多少”的飞跃是复习课要达到的目的。 关于历史教学中的坚持。坚持教授清晰的历史线索与明确的历史概念相结合;坚持生动性与抽象性相结合;坚持史实、史论、史法三者相结合教学;保持历史学科的历史感,同时渗透相关

8、概念。保证历史线索与历史模块有机结合。 关于新课程标准理解。新课标是一种科学理念。科学本质就是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遵循教学规律。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摈弃浮夸、浮华的虚假繁荣的现象,突破学生活动表现为“热闹”的认识误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行思维活动,掌握科学方法,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因此我认为历史教学应力求返璞归真。,学习心得,1.“今大道已隐,天下人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反映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2.通过西周宗法制度的“大宗能率小宗,小宗率群弟”。按照宗法制的特点,判断下列各项,正确的是:周王室周王室正妻所生之子 周王室周王嫡长子、

9、嫡长孙 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卿大夫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 B. C. D. 3.明太祖废除宰相、撤销行省的根本目的是: A 健全地方职能 B 力行思想控制 C 监视官吏百姓 D 强化君主专制 4.君主专制主义从秦朝建立历经千多年发展、完善、强化。到清朝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其标志是: A 南书房的设立 B 军机处的设立 C 内阁的设立 D 特务机构的设计,知识外延,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1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封弟叔度于蔡。

10、余各以次受封。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材料三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引自史记周本纪,皇室贵族、功臣谋士、先帝后人,从命、守土随战、纳贡、述职,分封制瓦解。生产力的发展。,巩固西周的统治,拓广了疆域,思考1: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他是怎样建立一套政治制度来管理国家?这种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对秦朝以及后世有什么影响?,(1)通过建立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及相应的官僚机构来实施管理。 一建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大

11、权。 二在中央设立三公制,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中央政权组织。 三在地方建立郡县制。设郡守、县令管理地方事务。 (2)本质特征:君主专制、皇权至上。 (3)影响: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 保证并推动了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 奠定了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四 不仅开创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先河,同时也是世界政治文明的标志; 五 进入封建社会末期,它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为历史前进的障碍。,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就能够迅速发展和强大;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就注

12、定走向落后。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是对人类社会客观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 请你结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指出那些朝代在制度上的创新从而保证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对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建设,保证了大一统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唐朝:在中央设立了“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为庶族地主开仕途之路扩大了地主阶级统治基础,提高了政府官员的素质。,元朝:设立行省制,加强了地方管理制度的完善。并影响后世,兴盛之以沿用至今。,思考,启示:只有创新和不断地自我完善,才是我们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