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训练卷(一)学生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5699655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训练卷(一)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训练卷(一)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训练卷(一)学生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 启用前2020-2021学年必修1高一上学期第四单元训练卷历 史 (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871年郑观应在易言中指出:“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

2、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造成作者忧心忡忡的原因是( )A南京条约签订后领事裁判权的实施B天津条约签订后大批通商口岸开放C北京条约签订后对英支付巨额赔款D马关条约签订后允许外商开办工厂2.总理衙门成立之初,署内官员分大臣、章京两级。其中大臣主要从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派,没有定额;由一名亲王担任总署大臣,共同办理衙门事务。这反映出当时的总理衙门( )A具有临时性机构的性质 B全权处理涉外事务C与军机处处于同等级别 D受内阁大学士牵制3.资政新篇中,洪仁玕提出多条建议,如“兴车马之刹”、“兴舟楫之利”“准富者请人雇工”,在外交、法制、社会习俗等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这

3、些建议( )A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体现了落后性和空想性C符合当时世界近代化的潮流 D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4.孙中山先生曾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从孙中山这则评论可知( )A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任何价值 B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封建性C孙中山的认识具有局限性 D三民主义的提出有其合理性5.近代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签订后( )A多口通商,闭关政策被打破 B邓世昌等人进行了英勇抵抗C列强开始在华掀起瓜分狂潮 D清政府成为了“洋人

4、的朝廷”6.据统计,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共派出从军记者114名,还有15名画师、摄影师连篇累牍地报道战争的进展状况、战斗经过、双方死伤人数、俘获战利品、俘虏处置及战地情形等,战争爆发后仅一个月,有17名西方记者获得了随日军采访的许可。而清政府则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拒绝外国武官随军观战。这一差异突出反映了( )A日本发动战争蓄谋已久 B中日近代化程度差距巨大C日本借机宣扬军国主义 D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7.1903年出版的蒙学初级修身教科书中有:“群蜂结巢,既成,会议曰:如有伐我巢而残我同种者,共刺之。人之有国,犹蜂之有巢。尔学生当知爱国,当知爱同种。”此文( )A宣传优胜劣汰理论 B蕴含着民

5、主革命的思想C体现民族危机深重 D表达对平等自由的追求8.1907年5月,光复会首领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失败被杀; 1908年10月,熊成基带安徽新军一部分突破安庆, 举行起义,结果失败。他们的行动表明长江一带的新军( )A成为同盟会依靠的革命武装 B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C不满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 D深感民族危机加深的严重9.山西举人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1913年3月27日)中写道:“自变乱以后,学堂之内禁读经书,只令学生读教科书,则圣贤之道将由是而泯焉,吾恐不久学界必更有一场大惨剧演出于世也。”材料反映出当时( )A课程设置超越了时代的要求 B儒家思想已经丧失正统地位C

6、传统观念阻碍社会变革 D共和政体备受大众质疑10.1920年,上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国民党人即诚邀陈独秀担任广东政府教育委员长;1921年8月,共产党就配合共产国际代表,主动邀请国民党人与中共等组成代表团前往莫斯科策划东亚的反帝革命运动。这主要说明国民革命中( )A国共合作有深厚历史基础 B共产国际发挥重要的作用C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 D统一战线有利于革命胜利11.1925年到1926年间,向导和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系列纪念文章。在内容上,多为纪念五卅运动、列宁、孙中山、十月革命、二七惨案、义和团运动、五九国耻、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这些纪念文章( )A服务于各阶级联合的革命活动 B表明马克思主

7、义成为革命指导思想C旨在推动国共两党关系的缓和 D说明近代民主的群众基础广泛12.以下为一幅历史地图(局部)判断该图所承载的历史信息是( )A“星星之火,已经燎原” B“到敌人后方去”C“对日寇最后一战” 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13.新文化运动早期的文学革命先驱们远不会料想到20年以后,北京与上海的文学活动中心会被武汉所取代,更不会想到重庆的学术文学氛围也会发展的如此迅速。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政治局势发生急剧变化C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D国民大革命的蓬勃开展14.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

8、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毛泽东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是( )A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 B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5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大的意义”。他曾说,凡不是人,都没有权来管的事;凡是人,都有权来管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16民国初期任美国驻华公使的芮恩施在回忆录中谈

9、到:“要是我们或者英国人让自己陷入这场动乱,那就愚蠢到极点了。它仅是针对日本人的,幸而与我们无关,而且绝非排外。我明确指示驻沪总领事,劝告美国社团既不要支持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它是人自己的事情。”文中所提的运动( )A以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作为其目标B导火线是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C提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D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的计划171917年至1919年,介绍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寥寥无几。1919年以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战暴露资本主义侵略争霸本质B

10、工人阶级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C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D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8五四运动发生,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在当时被人们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这主要是因为( )A救亡图存仍是时代的主流B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C国内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D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19共产党成立后,通过斗争实践,对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并在某次会议上通过xx会议宣言指出:“当前的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前途是,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然后向

11、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这一宣言最早可能发布于(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20在一次会议上,孙中山指出,国民党主张的民权,应该是“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这次会议( )A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B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C通过了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D唤醒了国民参政议政的热情21自1930年底开始,中共中央先后把60%的党务人才、城市工人骨干派遣到各个苏区。派往各苏区去负责的主要领导干部,大多数都是从莫斯科回来的干部和留苏学生。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A以

12、工人运动带动苏区的革命B依然坚持国民革命运动的路线C重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工作D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达成共识22在毛泽东同志人生革命征程中,留下许多壮丽诗篇,“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与上面诗句反映同一历史内容的是( )A“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B“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C“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231945年重庆谈判后,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有学者指出这个通常被称为“双十协定”的文件并不具有“协定”的性质,其实称“会谈纪要”更为准确,这是因为( )A国共双方都缺乏诚意B国共实力悬

13、殊地位不平等C美苏暗中支持国民党D解放区问题没有达成共识241947年,中共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变为“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A抗战胜利后,不再需要与地主合作B广大农民迫切希望获得土地C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可靠保证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第II卷(非选择题)本卷包括三大题,共计52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5.(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1840191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针对外部强敌对晚清政府与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所做出的被动对策。这个特点决

14、定了近代外交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观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也是外交近代转型的过程。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步入近代化轨道;推进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领域内西学东渐的进程;指导了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和外交机构的建立;推动了外交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在的形成、发展和运用。 摘编自李敏试论近代外交政策的转型 材料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要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对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是当代外交重大创新成果,是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已多次被联合国文件引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杨洁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