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玉器一)复习资料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696580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玉器一)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玉器一)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玉器一)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玉器一)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玉器一)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玉器一)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玉器一)复习资料(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玉器一)复习资料一、 玉器的起源与发展简史1、 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玉器制品是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 70008000年之久的河姆渡文化遗存。2、 1 )玉器的朴素期:从玉器的起源至新石器时代中期大约 40005000年左右的时间,其主要表现为玉器从无到有,器型、纹饰简单,有了类似时期钻孔、磨制的玉器专门加工技术。2)神秘期:包括新石器时代晚期、商代和西周,以及东周早期约 2000年左右的时段。3)恢宏期:包括春秋战国至秦汉大约持续 1000年左右的时段,由于此期玉器的加工琢制技术大为提高,其造型纹饰丰富多彩,适用范围极为广泛,而且逐步趋于普遍使用,不论在数量上或加工技术上

2、,都使这个时期成为中国玉器的巅峰时期。4)精致期:隋唐至宋代是此期玉器成熟的代表时期,也是精致期的主要时代。5)繁琐期:此期历元明清三朝,其中又以清朝为主。3、 古玉器的价值和功能1) 政治功能:古玉器为等级制的物化,玉的道德、文化观念。玉器为等级制的物化表现在:(1 )从新石器时代中期起,氏族首领的墓葬中就出土了许多精制的玉器,如良渚 文化。( 2 )商周时代,上述现象更加普遍。如二里头文化中的“柄形饰”只出现在大型墓 葬中。(3 )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六瑞”的使用规定。( 4 )秦以前,“九鼎”象征君权;秦以后,玉玺成了君权的象征;秦始皇制成一枚 传国玺,以后各代帝王认为得了此玺才是真命天子

3、。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 沿袭到清朝。乾隆皇帝厘定的 25枚宝玺,绝大多数为玉制。 (5 )汉以后各代规定,达到某一等级的人才能有资格得到什么形制 的玉玺。 (6 )唐代明确规定了官员用玉的制度。玉被赋予了道德、文化观念表现在以下方面: 玉的道德文化观念从西周发展起来,源于民俗;经儒家学派宣传、推崇,被 思想家理念化,更具生命力;历代统治阶级巧妙加以利用;被民众所接受。 这是玉器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君子比德于玉 是儒家的用玉观。古代,玉象征伦理道德观念中高尚品德。2) 经济价值:古玉器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1 )玉器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显示富贵的一种标志,在新石器时代已见端倪, 如河姆渡文化

4、、良渚文化。(2 )商代,已用玉作币,以玉作交换和贡品。(3 )西周,“玉璋价值 80朋”相当于 10块田的价格。.(4 )春秋时期,名贵的玉器价值连城,出现以玉熄战事、以玉求宽释、以玉得官 爵;以白玉为币。争玉,战争,割地相让。(5 )宋代,已有玉肆经营玉器。(6 )明代以后,玉器商店更多。( 7 )到清朝,玉器身价普遍升高,有 古铜旧玉无身价 之说。3) 礼仪功能:礼仪用玉一直占古玉器的主流。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起,礼仪用玉一直占玉器的主流。“六瑞”和“六器”是封建社会礼仪用玉的主干。“六器”:琮、璧、璜、圭、璋、琥; 六瑞 :镇圭、桓圭、信圭、躬圭、古璧、蒲璧。4) 装饰功能:佩饰与玩赏是古

5、玉器的最初功能。佩饰与玩赏是玉器的最初功能,也一直是玉器最广泛的用途。古代有“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说法。新石器时代:东北、华北、江南的文化遗址中,均发现饰玉。商代:商代国君武丁配偶妇好墓出土的七百多件玉器中就有相当部分是佩玉春秋时期:佩玉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春秋战国以后,佩玉也多,如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器。隋唐以后,佩玉品种发生变化,主要为耳饰、腕饰、手饰、头饰。唐宋以后,作为陈列的玩赏玉器占据玉器的主要地位。5) 宗教功能:有宗教用玉。图腾崇拜:如红山文化中的玉龙、龙;良渚文化中的人兽纹玉器;道家用玉;佛教用玉:玉佛像。一、 玉器制作的工艺流程以及各时期代表性工艺1

6、、 玉器雕琢工艺一般可分为五类:1) 平雕和圆雕:平雕是在薄片状的玉石平面上雕刻纹饰,圆雕是立体的雕琢。雕刻的刀法大体分为五种:阴线刻,阳线纹,浮雕,勾撤,打洼。;.2) 透雕(镂空):先用钻将玉片打透,然后用线锯或铁丝弓子琢出各种既定的纹饰,这种透雕法也叫“镂空”。3) 穿孔4) 巧作:借助玉材的不同颜色,巧妙地雕出各种逼真写实的造型,就叫“巧作”。5) 上光:也叫磨光,使器物外表平滑有光泽。2、 各个时期玉器代表性工艺1) 红山文化玉器:器物几乎没有平面,打洼,有意磨出瓦沟纹;2) 良渚文化玉器:器物表面平坦,阴刻曲线纹和直线纹;3) 夏代文化玉器:碾琢勾彻,用弓弦镂空琢制出扉棱;4) 商

7、殷玉器:双勾拟阳线,臣字眼;5) 西周玉器:细阴线与“一面坡”并行;6) 春秋玉器:细密繁缛,隐起主体纹饰,不留空间;7) 战国玉器:细劲勾勒,顶撞地纹,玉璧边缘扎手;8) 秦代玉器:平面阴刻线纹;9) 两汉玉器:玉器表面饰短平线刻或游丝刻,殓葬玉器中流行“汉八刀”;10) 唐宋玉器:带板中惯用“池面隐起”手法,突出主题纹饰;11) 辽金玉器:深层立体透雕;12) 元代玉器:带饰中主题纹饰多突起边框之上,边框四周多倭脚;13) 明代中晚期玉器:粗矿砣工,带板多层透雕,俗称“花下压花”;14) 乾隆玉器:细腻圆润,纤巧多变,富有装饰性,玲玲剔透,打磨光滑,集历代玉雕工艺之大成;15) 痕多斯坦玉

8、器:薄胎、浅雕。新石器时代玉器分布区域及各自特征1 、距今 6000年前的文化遗址 兴隆洼文化:发现于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还分布于辽宁阜新查海等地, 公元前 6000-5000年。玉器有玉玦、玉环等,工具,玉质为碧 玉类。 新乐文化:发现于沈阳新乐,公元前 5000年。玉器有珥珰、玉珠等小型玉器 ,玉质为青玉、墨玉、碧玉、玛瑙、煤精。 裴李岗文化:70 年代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公元前 5700-6000年,玉器主要 有绿松石、水晶质珠。 仰韶文化: 分布于黄河中游,发现于渑池县仰绍村,公元前 5000-3000年。 玉器有璜、环、珠、坠、管、镯、笄、鱼形饰等饰玉和产、 斧刮削器等工具,玉质主

9、要为绿松石、绿色玉。. 大汶口文化: 1959 年发现于山东宁阳堡头村和泰安大汶口一代。 据碳同位素 测定始于公元前 4500年。有男女合葬,向父系社会过渡。 玉器 以玉环、耳坠、指环等饰玉和刀、铲、斧等工具为主;玉质以 绿松石、蛇纹石为主。 河姆渡文化:1973 年发现于浙江余姚,位长江下游。公元前 4800年。玉器有玉 璧、璜、环、珠、玦、管等饰玉,玉质有莹石、粗玉。 马家浜- 崧泽文化:1959 年发现于浙江嘉兴一带,据碳同位素测定为公元前 4700-3700 年。继承了河姆渡文化特征。玉器有 1 件铲和玉玦,璜 、环、珠、玦、管、镯、坠等饰玉。2、距今 6000-5000年的文化遗址(

10、8)红山文化:1935年首次发现于内蒙东部的赤峰红山,分布于辽宁、内蒙十几 处,属北方文化。东北地区,以红山文化为代表。A、玉器以佩饰为主,构成以动物形佩饰为特征的玉器群。分为:动物形:现实动物,如玉鸟、玉鳖、玉蝉、玉鱼等;幻想动物,如玉龙、玉兽玦;几何形:以勾云形玉佩最为特征;还有龙形璜、马蹄形、兽面丫形玉器等。B、玉质以辽宁岫玉为主。C、造型和工艺特征表现为:动物为抽象变体造型,风格质朴而豪放,具传神特征。玉龙、玉兽玦的头和眼特大,身呈“C”形。工艺上,已有圆雕、浮雕、透雕、两面雕;表面不多加装饰,少用刻线,多用 “压底隐起”手法;边缘极薄,有刺手感。(9)青莲岗文化:1951年首次首次发

11、现于江苏淮安县青莲岗,分布于长江、淮河 下游,江苏新沂花厅、苏州、常州、吴县等地。江苏新沂花厅 出土了 150件玉器,吴县张陵山出土 57件玉器。 主要有琮、璜 等礼玉,玦、管、珠、镯、指环等饰玉。 玉质除玛瑙、蛇纹 石玉外,有白色玉、青色玉。(10)大溪文化:位于四川东部。玉器以玉玦、环、璜、刀和小型坠饰为主。 玉 器质地光滑细润,雕刻精美。(11)凌家滩文化:1985年发现于安徽含山县凌家滩。据碳同位素测定为距今 5560 -5290 年。大墓内随葬品以玉器为主,陶器较少;中小型墓葬内 则以石器和陶器为主,玉器较少。现已发掘出土上千件玉器。 主要有石质和玉质工具、饰玉,也有礼仪用玉。其中,

12、玉人、 玉龙、玉猪鸟、玉冠状饰等的形制和纹饰在当时当属精美之作。3、距今 5000-4000年的文化遗址(12)龙山文化:1928 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山西、 陕西、山东、河南、江苏、;.湖北一带, 碳同位素测定始于公元前 2800-2300年。是大汶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玉器以刀、铲、戈 、钺等工具为主,其次为琮、璧、圭、璋、璜等礼玉和环、镯、 坠、头饰、串饰等饰玉。玉质有绿松石、蛇纹石玉、莱阳玉、 蛋白石等。(13)良渚文化:1936年首次发现于浙江余杭,碳同位素测定始于公元前 3300- 2250年;分布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是马家浜文化- 崧泽文 化和河姆渡文化的

13、发展和继续。遗址多达百十余处。出土玉器 数量多, 种类较丰富, 仅余杭反山和瑶山出土玉器就达三四千件 之多,且许多是前所未见之品。玉器琢制较精美。以饰玉、礼 玉为主,少有工具。A 、玉器以饰玉和礼玉为主,少有工具。饰玉:几何形镯、环、管、坠、珠;小型立体雕龟、鱼、鸟、蝉、蛙;出现臂饰、玉带钩、冠状饰、玉梃纺轮。礼玉:高矮不同的多节玉琮、大型玉璧、玉璜;工具:斧、双孔刀、锛;还有菱形、锥形、钻形、角形、靴形、漏斗形玉器。B 、玉质主要为透闪石- 阳起石玉、蛇纹石玉、绿松石。C 、工艺特征:造型:追求对称;有立体雕琢。纹饰:出现特殊的“带冠神人兽面纹”或“兽面纹”;还有繁密精细的装饰花纹,如云雷纹

14、、鸟纹、蛙纹;琮的纹饰和造型考究;璧则大多素面、粗糙。工艺:琢磨细致,采用细若毫发的阴线、减地浮雕、透雕的雕琢技法。(14)屈家岭文化:1954 年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分布于江汉平原,碳同位素 测定始于公元前 2750-2650 年,属新石器时代晚期。 玉器有镯、坠、珠、方形饰、龟头形饰、璜、刀。 玉质有碧 玉、玛瑙、粗质玉。(15)齐家文化:1924年发现于甘肃和政县齐家坪。分布于甘肃大夏河、渭河上 游。碳同位素测定始于公元前 2000年。 玉器有玉珠、玉片饰、璜、璧、铲。 玉质有绿松石、玛瑙、粗 质玉。(16)石家河文化:发现于湖北天门石家河。属长江流域文化。距今 4600-4000年 。玉器共有 300 多件,基本上是小型饰玉,如玉鹰、玉鹿首、玉 人首等,玉质较好,工艺较精。4、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17)二里头文化:1959 年发掘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时间上位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与商文化之间,有学者认为就是夏文化。玉器制作较精美, 与稍早的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和稍晚的商文化可以衔接,起 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玉器可以分为五类: 1 )生产工具;2)礼器;3)武器(仪仗器);4)饰玉; 5 )杂器。(18)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