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名师学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696540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季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名师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季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名师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季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名师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季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名师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季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名师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季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名师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季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名师学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 16 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知 | 识 | 目| 标 | 我 | 明 | 确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的概况。掌握明长城和明朝北京城的基本情况。了解明朝小说和戏剧的代表作品及主要内容,明确其思想艺术特点。, 一、科技名著1本草纲目(1) 作者: _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2) 内容: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3) 地位: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天工开物(1) 作者: _。(2) 内容: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3)

2、 地位: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 _”。3农政全书(1) 作者:明代农学家 _ 。(2) 内容: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 _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3) 地位:是明 代末年一部重要的 _巨著。二、明长城和北京城1名校名 推荐上图是明长城示意图,与秦长城相比,明长城有哪些变化?1明长城(1) 修建目的:防御北方 _南扰。(2) 起止地点:东起鸭绿江边、西至_。(3) 历史地位:在长城修筑史上,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 _,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坚固。(4) 作用:

3、成为各民族 _的纽带。2北京城(1) 迁都:明朝的北京城是在_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_ 选定北京为都城,于1421 年正式迁都北京。(2) 布 局:明朝北京城有宫城、 _、内城和 _。宫城即 _ ,是北京城的核心。(3) 建筑:北京城的建筑,以宫殿为重点。_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三、小说和戏剧1小说(1) 三国志通俗演义 ( 三国演义 ) :成书于元末明初,作者 _,是我国 _ _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2) _:元末明初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3) 西游记:出现于明代中期,作者 _,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

4、小说。2戏剧: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是_。, 时最久。皇帝故宫紫禁城,世界瑰宝最出名。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写成功;同时还有水浒传,作者大名施耐庵。明朝中期西游记,长篇神话吴承恩。汤显祖著牡丹亭,戏剧作品负盛名。预习反馈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吧!(1) 天工开物反映了清朝前期手工作坊的生产面貌。()2名校名 推荐(2)我们今天见到的长城是明朝修建的,西起临洮,东到辽东。()(3)北京城的核心宫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4)三国志通俗演义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事实。()快学快记数字记忆一座长城:明长城(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

5、峪关) 。一座都城:北京城。一出戏剧:牡丹亭。三部科技著作: 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三部古典小说: 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演义) 水浒传西游记 。歌谣巧记明代药学李时珍, 编写巨著 本草纲目;总结药物学成就, 广为流传遗至今。 宋应星勤奋好学,公务闲暇研科技;总结 农业、手工业,编写著作天工开物 ;流传国外获美誉, “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农政全书徐光启,明末农学是巨著。明朝长城大发展,规模最大探究点明朝科技取得一定成就的原因素材一: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 5 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 两倍。当地部分

6、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 “不产米,仰食四方” 。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 ( 白银 ) 有至百万者” ,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素材二:为了深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李时珍冒着生命危险,吞服了曼陀罗,体验这种药的麻醉作用,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痛觉的程度。古书上说大豆能解毒,他为了试验,先后做了不少试验,自己还亲自尝试,才发现大豆要加上甘草,解毒效力才会显出来。阅读素材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科学家能够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是什么?3名校名 推荐易错易混北朝贾思勰撰写的 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7、;明代徐光启的 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特别提示(1) 唐朝最著名的宫殿建筑是长安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明朝最著名的宫殿建筑是北京城内的紫禁城 ( 故宫 ) 。(2) 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而不是历史著作。(3) 元代最著名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窦娥冤 ;明代最著名的戏剧家是汤显祖,代表作是牡丹亭 。课堂小结课外链接华表华表是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相传华表既是道路标志,又可供人书写谏言,针砭时弊,出现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北京天安门前后

8、,各有一对华表,华表的柱身上雕刻着盘龙,柱头上立着瑞兽,它们和天安门前的石狮以及两侧的金水桥一起烘托着这座皇城的威严气势。古朴精美的华表,与巍巍壮丽、金碧辉煌的故宫建筑群浑然一体,使人既感到一种艺术上的和谐,又感到历史的庄重和威严。一、选择题1众所周知,中医学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朝李时珍的一部医书里面,收集了药物1800 多种,药方11000 多个,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这部医书是()4名校名 推荐A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 千金方2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历时27 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B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药物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

9、疗效C被誉为“中国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D被译成多国文字3小明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工场生产的历史小论文。他主要查阅的著作是()ABC5名校名 推荐D4明朝时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的书籍是 ()A齐民要术B 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D 天工开物5右图是一枚纪念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邮票。宋应星的重要成就是()A编著本草纲目B发明活字印刷术C编著农政全书D编著天工开物6现存的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的长城建成于()A战国时期B 秦朝时期C宋朝时期D 明朝时期7明朝修筑长城的直接目的是()A防止蒙古骑兵南下B巩固北部边防C维护边境安定D阻绝边境走私贸易8绵

10、阳市平武县城内的报恩寺被誉为“深山故宫”,距 今已有 500 多年的历史,它是由当地土6名校名 推荐司在北京故 完工后不久,仿照其 式修建的。它修建的 代 是()A唐朝B 北宋C 元朝D 明朝9 三国是一部 模巨大的史 大 ,此 根据三国志通俗演 改 ,再 了下列哪一 史 期 复 的政治和 事斗争()A西 初期B 三国 期C南北朝 期D 隋唐 期10“路 不平一声吼呀, 出手 就出手呀, 火火 九州哇” 是 水 的片尾曲。水 再 了哪一 期英雄好 反抗 迫的故事()A宋朝B 唐朝C三国D 清朝11明代著名 牡丹亭通 杜 娘和柳梦梅神奇的 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其作者是()A 祖B 致 C关 卿D 曹雪芹二、非 12 合下列材料, 我 共同感受明清科技的 展, 行相关 的探究。【 票建筑】材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