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的宏大主题的高考作文(共40张PPT) (1)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569608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背景下的宏大主题的高考作文(共40张PPT) (1)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新高考背景下的宏大主题的高考作文(共40张PPT) (1)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新高考背景下的宏大主题的高考作文(共40张PPT) (1)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新高考背景下的宏大主题的高考作文(共40张PPT) (1)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新高考背景下的宏大主题的高考作文(共40张PPT) (1)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背景下的宏大主题的高考作文(共40张PPT)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背景下的宏大主题的高考作文(共40张PPT) (1)(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写好宏大主题的高考作文,目 录,二、技法指导,一、思想引导,三、素材运用,当前,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新高考带来了新变化,强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在写作方面呈现出宏大主题作文命题的新趋势、新特点。 如17年高考全国卷三道作文题,17年北京卷“共和国,我为你拍照”、18年课标1卷“我和2035有个约定”、18年北京卷“新时代青年或绿水青山图”等,均反映时代主题,正面传递价值观念,突出高考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 。 语文高考备考要注意引导学生适应宏大主题的写作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关于宏大主题的高考作文,先回顾一下 2017 年全国 I 卷作文

2、题: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试题意在引导考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让考生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条件下,面对中国和世界的互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正确的立场和方法认清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在此基础上向外国青年“讲好中国故事”。鼓励考生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关

3、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 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理性思辨。 教育部考试中心解读 2017 高考语文积极主动地呼应国家总体战略和宏伟蓝图,倾心倾力地凸显战略决策,反映热点话题,坚持服务大局,打造思想高地。通过大量生动鲜活的事例,引导考生在展示语文学习成果的同时,从世界看中国,从历史看当下,正确把握国家的历史坐标、个人的时代坐标,也向整个社会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教育部考试中心权威解读高考命题导向,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大视野大情怀,高晓松批评清华学霸:“一个名校生走到这里来,一没有胸怀天下,二没有改造国家的欲望,而是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 你觉得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来对你的教育

4、?” 这是大视野怒斥小视野,大情怀怒斥小情怀。没有大视野大情怀,清华学霸也未必有大成就。 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大视野大情怀,学会“睁开眼睛看世界”,树立“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的理想和 抱负,人生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是一个人立身的基石,也是作文的基石。一个眼光狭隘的人一定写不出大文章好文章,一个孤芳自赏(或自暴自弃)的人也一定不会写出大文章好文章。,二、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和社评,提高认识,积累素材,学写时评,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时事教育和生活教育,注意引导学生把日常的语文学习和鲜活的时事政治、热点问题、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寻找联系点、结

5、合点,辐射联动,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素材积累,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 除了课堂渗透教学外,重点还在于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关注时事和生活,沟通课内外,既要积累鲜活的写作素材又要多看社评,更要学写时评,通过动笔写,把在现实生活中获取的新方法、新观念、新理论和课内所学知识有机结合,根据所学的新方法、新理论、新思路进行分析议论,表达观点,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看时事和社评,可关注央视新闻周刊、 新华社、人民日报、半月谈等媒体(报刊)的相关内容。人民日报2016年12月发表社评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2017 年全国I卷的作文题正是要求写一篇“呈现

6、你所认识的中国”,旨在向外国青年“讲好中国故事”。人民日报2018年1月发表的社评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这也是一篇很有导向性的大文章,和今年的课标卷内容又相契合。强调学生关注时政,多写时评,有助于学生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活学活用,快速适应宏大主题的写作任务。,三、指导学生掌握“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等写作方法,宏大主题作文的写法,与一般性的议论文和记叙文等的写法有所不同,它直面大主题,需要“大处着眼”,但不能一味大而无当地发表议论,写作切入的角度要小,需要从具体的材料(事例)出发,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挖掘拓展。 这不同于散文“以小见大”的写法,它讲究“大 处着眼

7、”与“小处入手”的统一;分析说理不同于一般的就事论事,它侧重于“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由事及理地凸显主题。 当前,新高考作文是一种在新材料作文基 础上升级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既有作文材料又有任务指令(具体的写作要求),任务指令往往提出宏大主题的写作任务。掌握“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等写作方法,是写好宏大主题作文的关键。 我们高三语文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认真思考这个热点话题,并要学会运用“大处着眼、 小处入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写法来训 练这道作文题。,四、指导学生增强“明确任务、有的放矢”的写作意识,要写好宏大主题的高考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作要求,明确任务指令,不能

8、凭着宏大主题就天马行空地乱发挥。与新材料作文相比,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有更为明确的任务指令,考生必须按照写作要求完成写作任务。但有不少考生在审题上还缺乏“任务意识”,未能很好地完成写作任务。 因此,高考作文备考一定要指导学生重视 全面落实写作指令。增强“任务意识”,认真审题,首先审清有几个写作任务,才能围绕题意, 有的放矢地、有条理地就事析理,展开论述,避免跑题、偏题。,以“望闻问切”中医四步法把脉高考作文,志远情未弃,心高意已深,纵观近年考题,其传达出来的家国情怀、哲理之思,让我们觉得高考似乎跟生活离得越来越远,又似乎越来越近,特别是作为00后的高中生,因为个人经历和眼界的局限,他们很难写出一

9、篇有思想、有深度的高考作文来,他们的作文更多的被贴上“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等标签。 口号式的语言显然不能传达出家国情怀和哲理之思,如何处理好作文里的大时代和小人生,如何取材是当前写作中的最大难题。,望,研究近几年的课标1卷作文,我们会发现以下特点: 【内容上】 2017年的全国一卷作文题目是给出了关于当下中国的12个关键词,2018年则是给出了7个年份以及该年发生的大事。比较来看,2017年的题目更多的是关注已经发生的变化,如高铁、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而2018年的题目却是在回顾过往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17年以后,这样对考生写作的要求不仅仅是了解我们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还需要考生发挥想象,

10、设想一下十几年后的情况。 当然,从延续性来看,仍然是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关注中国的改革发展,关注时事,引导学生走出书斋,要把自己投入到时代中,要求考生既要扎根中国国情,又要拥有世界眼光。其实就今年8套作文题而言,多套作文都紧扣时代热点,要求抒写家国情怀。,【形式上】 课标卷两套作文题在文体上都颇有特点,去年的是书信体,明确写作对象和写作内容。今年写作要求为“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咋一看没有明确写作文体,但是聪明的考生可明白既然是装进时光瓶内,又是给那时18岁的人阅读,可推断此作文同样适合写成书信。当然,相较于去年的作文而言,这篇作文在文体

11、上是更灵活和自由的,考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写议论文、记叙文或者小说。,闻,材料主体既罗列了新千年以来的“中国大事件”,也描绘了近在眼前的“中国蓝图”,一实一虚,共同诠释着伟大的中国梦。这是“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与去年考题的大视野一样,今年又是大背景、大题材,又是需要大襟袍、大情怀、大格局。材料立意很明确,文章切入可以从个人的角度,也可以选择直接从集体入手。 以小见大,生活入文,满怀期待,娓娓道来。 材料涉及的7个大事件或与此相关的时间可以作为背景素材,以“我”的视角,写过去与未来里的“我”,“我”的观察、见闻、经历、感受和所思所想等,现实的不如人意、挣扎、拼搏和奋斗,未来的光明

12、与灿烂,历史的沧海桑田,命运的枯荣浮沉,可以尽收笔下。小角度、小人物,精雕细刻,娓娓道来,以小见大,以小搏大。,1. 烈日暴晒、热蒸气烤,这样的 工作环境在常人看来不可忍受。但负责短停飞机检查和维修的机务人员郑 健却很平静地说,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把工作做到最好。一滴不起眼的油 污,一抹细微的颜色异常,都有可能是 飞行隐患。每天近十架飞机,每次数十项检查,每项检查都要确保安全。“ 每次飞机飞走了,心里反而更沉重了,签下的不仅是自己的名字,更是责任。”郑健说。 2. 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的范豪伟,专业是土木工程,却爱好摄影。大四那年,他突然有了拍下祖国美景的冲动,于是背着30多斤重的器材踏上了旅程

13、。整整一年,他拍下了10个省、20座城。2017年,他将素材 剪成了短片映像 中国发到网络上,被多家媒体争相转载。范豪伟说:虽然拍摄的时候很累,但能看到祖国的壮美山河,一切都值得。张爱玲曾说,青春就是这样脆弱到无法挽留。可范豪伟把青春装进了镜头,这一辈子都不会败落。,大处落笔,以史为鉴,纵横捭阖,以理服人。 文章着眼于“中国的过去和未来”的整体或局部内容,以论述或夹叙夹议的手法,考生可做一个理性的思考者,思索未来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和阻力、迷惑与彷徨,抒写00后人生的肩负责任的任重道远,抒写中国发展道路的崎岖曲折,以一种理性的姿态去审视现时 代中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难题。 选材上,考生可以选取中国

14、发展瓶颈中,如贫富、环境、腐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家的和平统一等相关素材。,1. 我们的铁路跨隧道过千山,那是中国铁建人一锹一锹挖出来的声音;我们的卫星上九天闹凌霄,那是中国设计师在图纸上画出来的声音;我们中国撤侨军舰 发出的舰笛声,我们歼20发出的轰鸣声,都是我们中国的声音。这些声音汇聚在 了一起,让全世界的目光都寻着这个声音的源头,投向了中国! 我是演说家中南京师范大学90后女大学生王旭珊的演讲在微博火 了。她讲到了中国的屈辱史:“ 一百多年前,我们还在牢笼之中,只能发出阵阵的 低吼。” 而现在,“ 我们中国发出的声音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更是一种大 国的姿态。” 而网友们也深深受

15、到触动: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生种花家。 2. 这是进步的年头,这是充满未知的年头;这是意见多元的时期,这是观念解构 的时期;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失望的冬天。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最美好的时 代。这种混合又对立的状态,构成了这个变革时代最真实的图景。在广阔的蓝图 背后,是激烈的重构,以及重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与挑战。然而,问题和挑 战也好,困难和不确定性也罢,这些都是变革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回潮。不能因为担心风险就排斥变革,不能因为害怕后果便拒绝挑战。 大道直行,其命维新。40 年激荡,改革是波,开放为浪。也正是这40年的浪奔波涌,形塑了我们今天所处所在的这个时代截面。 新京报、红网所有媒体的

16、2018年新年致辞,都兴奋于这个时间节点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而最好的纪念,就是有勇气去直面问题、风险和挑战,去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问&切,【病例呈现】 2000年,千禧龙年,人类迈向新的千年,万千“世纪宝宝”诞生,而我也有幸是其中一个,蕴藏着新千年的蓬勃朝气与美好希望,万千中国青年将与中国一同开启新时代。 2008年,八岁的我目睹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令无数国人痛心不已的汶川大地震。自然的力量无情地摧毁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也震伤了这条腾飞的东方巨龙,万千同胞留下沉重的泪。 2013年,我带着青春气息踏进中学校园,中国也在开拓新领域。太空授课让中国青少年燃起对科学的兴趣,13岁的我同样被深深吸引。那是中国踌躇满志地向科技大国迈进的号角 2017年悄然而至,作为高中生的我生活忙碌却不慌乱课堂上,老师用多媒体设备讲解知识,生动又有趣。最令我兴奋的是如今几乎全覆盖的移动网络。 2018年,我将迎接高考,即将踏上一段新的旅程,而中国也在决胜小康的关键时期。过去的18年,中国的辉煌与成就,是无数中国人齐心协力共同铸造的,一代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