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569216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二单元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年《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二单元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年《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二单元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年《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二单元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二单元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二单元复习要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阿拉伯人。 (1)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造纸术 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火药在欧洲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是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 (3)指南针的使用,使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整个世界在起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 汉字起源于六千年前的“文字图画”。商代形成完整体系。 演变脉络: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2、。 总趋势由繁到简。 楷书:始于东汉,笔画详备、结体严整。代表:初唐欧阳询的 _宫醴泉铭;盛唐颜真卿颜氏家庙碑;晚唐的柳公权玄秘塔碑 草书:起于汉初,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盛唐张旭、怀素 行书:最活跃的书体,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雅俗共赏。代表:王羲之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元杂剧:元朝时,一些士子与民间艺人一起,吸取杂剧和诸宫调之长,把音乐、说唱、舞蹈、表演融于一炉,形成一种新的戏曲元杂剧。元杂剧把我国戏剧推向成熟阶段,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 京剧: 背景:(1)乾隆年间形成昆曲和各种地方戏曲争雄局面;(2)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3)乾隆末年,安徽徽班戏曲进京,风行一时。 形成:道光年间,徽班和汉剧互相融合,吸取昆曲和其剧种的艺术优点而成。 成熟: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绝”。 发展:清朝由北京走向全国;民国时期走向世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二单元复习要点】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