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专版中考历史高分复习七下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9单元明清时期的政治更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690406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州专版中考历史高分复习七下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9单元明清时期的政治更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柳州专版中考历史高分复习七下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9单元明清时期的政治更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柳州专版中考历史高分复习七下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9单元明清时期的政治更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柳州专版中考历史高分复习七下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9单元明清时期的政治更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柳州专版中考历史高分复习七下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9单元明清时期的政治更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柳州专版中考历史高分复习七下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9单元明清时期的政治更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专版中考历史高分复习七下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09单元明清时期的政治更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一部分七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明清时期的政治更迭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第 37 课明朝的建立和明初政治实战演练一、选择题1. 在全国结束元朝统治并在应天( 今南京 ) 称帝的历史人物是()A. 努尔哈赤B. 朱元璋C. 皇太极D. 李世民2. 下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 据此判断该朝代是()A. 秦朝B. 西汉C. 唐朝D.明朝3. 洪武十三年 (1380),明太祖以谋反罪诛杀了左丞相胡惟庸, 下令裁撤中书省, 废除丞相制度 , 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A. 强化封建皇权B. 便于传达中央政令C. 监视官民D.控制国家兵权4. 2017 娄底 明初在地方废行省, 设三司 , 分别

2、掌管一地行政、司法和军事。这一措施有助于()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 削弱地方行政权力C.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5. 为了监视官吏、镇压人民、加强皇权, 明朝设立了()A. 厂卫制度B. 丞相C. 驻藏大臣D. 宣政院6. 2018 百色 明朝时期 , 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四书五经, 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出题, 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 , 以“八股”为应试文章的程式。此举()A. 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B. 有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C.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1名校名 推荐D. 严重禁锢知识分子的创新思维二、材料分析题7. 阅读下列材料 , 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示能形象直

3、观地展示历史知识 , 有助于理清线索 , 构建知识结构。下面是王明同学依据初中教材而绘制的我国古代部分朝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材料二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 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历经汉魏至明清 , 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 中央与地方争权斗争接连不断, 最终皇权不断强化, 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 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1) 材料一中的示意图一所示是我国的哪一项政治制度?

4、图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个朝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 指出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8.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魏晋以来 , 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 都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 ,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 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从此, 门第不高的读书人, 可以凭才学做官。唐朝时科举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最重要, 武则天时又推行了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宋朝时考试内容重经义,大幅扩大进士录取名额。明清时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 被

5、称为“八股文”。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材料二愚以为八股之害, 等于焚书 , 而败坏人才 , 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顾炎武(1) 根据材料一 , 简要梳理中国科举制的主要发展历程。2名校名 推荐朝代发展概况设置进士科唐朝进士、明经最重要; 殿试、武举开始; 重诗赋宋朝严格考试程序 , 增加录取名额 , 提高地位明朝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答卷文体是(2) 科举制度在明朝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变化有哪些 ?结合材料二 , 谈谈“八股”给当时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参考答案【实战 演练】1.B2.D3.A4.C5.A6.D7.(1) 图一 : 三省六部制 ; 图二 : 明朝。 (2) 发展

6、趋势 : 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8.(1) 隋朝进士八股文(2) 变化 :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 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 , 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危害 : 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扼杀了人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 阻碍了社会的进步。3名校名 推荐第 38 课 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的“倭患” 演 一、 1.600 多年前 , 先后七次 洋航行的中国航海家是()A. 岳 B. 成功C. 和D.戚 光2. 2017 南 在北京召开“一 一路”国 合作高峰 期 , 某同学 一首: “ 往昔 , 和壮 , 美名 播 ; 看今朝 , 一 一路 , 合作共 。” 和“美名 播”的“壮 ” 包括()明成祖派遣 和下

7、西洋1405 年 1433 年 , 前后七下西洋到 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比欧洲航海家的 航早半个多世 A. B. C.D.3. 2018 大 央 播放的 和下西洋引起了 众的广泛关注, 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宣 国威和到西洋“取宝”B. 取 效益C. 海外移民D. 殖民 4. 2018 青 “ 和 次 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 、 只要不 掠宝船的 物 , 或先向 和的 , 和是不使用武力的。 ”材料表明“ 和 次 航”的特点不包括()A. 利 丰厚B. 模 大C. 技 先 D. 和平交往5. 2018 南充 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 入“1405 年 1433 年”“

8、七次 航” “刘家港” 三个关 , 最有可能出 的事件是()A. 哥 布 美洲B. 达伽 到达印度C. 麦哲 球航行D. 和下西洋6. “封侯非我意 , 但愿海波平。 ” 中的“我”是明朝抗倭英雄()A. 岳 B. 戚 光C. 和D.林 徐二、材料分析 4名校名 推荐7. 材料 , 回答 。材料一一支从 安出 的和平使 , 开始打通 方通往西方的道路。15 世 初的明代, 一位中国著名航海家( 从刘家港出 ) 些开拓事 之所以名垂青史, 是因 使用的不是 和 矛, 而是 和善意; 依靠的不是 船和利炮, 而是宝船和友 。摘 自 近平在2017 年“一 一路”国 合作高峰 开幕式上的演 材料二明

9、朝 期 , 和率船 七次下西洋, 去瓷器、 、茶叶等中国特 , 同 也 回了 非各国的 多特 , 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等。 和所到之 , 受到各国的 情接待。改 自岳麓版教材七下(1) 材料一中提到的明朝著名航海家 , 他的足迹最 到达哪里 ?他的 航有什么重要意 ?(2) 根据材料一、二 , 指出 和船 受到 情接待的原因是什么。8. 中国需要世界 , 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提出的“一 一路”建 将 中国与世界更加 密的 系在一起。 下列材料 , 回答 。材料一2000 多年前 , 欧大 上勤 勇敢的人民, 探索出多条 接 欧非几大文明的 易和人文交流通路, 后人将其 称 “ 之路”是促

10、沿 各国繁荣 展的重要 , 是 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推 共建 之路 和21 世 海上 之路的愿景与行 材料二明初 , 社会安定 , 国力雄厚。 1405 年 1433 年 , 明政府先后七次派 和下西洋。5名校名 推荐北 大版初中 史教材材料三与外界隔 , 曾是保 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克思(1) 依据材料一并 合所学 , 出 代“ 之路”的起点。 合所学知 , 回答 代“ 之路”的开辟与哪一 史事件有关。(2) 依据材料二 , 指出 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 合所学知 , 出 和下西洋船 最 到达的地区。(3) 依据材料三并 合所学知 , 指出清朝“与外界隔 ”采取了什么 外政策? 政策的主要含 是什么?(4) 合上述材料并 合所学知 , 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6名校名 推荐参考答案【实战演练】1.C2.D3.A4.A5.D6.B7.(1) 最远到达 :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意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