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689435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什么是哲学? 2、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联系?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与 联系?,回顾,一艘轮船在航行中遇到了风暴,船长大声喊到:“谁会祷告?”船上一名神父自告奋勇地回答:“我会!”船长说:“那好,你祈祷你的主保佑你吧!其他的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逃生。因为正巧差一个救生圈!”从哲学的角度,船长的做法( ) A.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B.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C.是对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肯定 D.是对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嘲讽,课前热身,D,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 百舸争 流的思想,高考考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及其基本形

2、态 3、唯心主义及其基本形态,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 (2)为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可知论,不可知论,为什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课堂演练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C、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对世界可知与不可知的不同回答 B、对物质与意识何为第一性的不同回

3、答 C、对意识是否具有能动作用的不同回答 D、对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不同回答,D,B,二、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与唯主义的根本分歧及根本观点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4)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1)唯物主义与唯主义的根本观点及根本分歧,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根本对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

4、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正确性,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A 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 B 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依据 C 不系统性,局限性,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泰勒斯、荀子、王夫之、范缜、五行说、王充等,古希腊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活火说),古希腊泰勒斯:水是世界的始基。,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荀子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明朝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气理说),南北朝范缜:形存则神存,形

5、谢则神灭(形谢说),中国古代“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共同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具体形态天、地、气等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肯定世界本原是物质,A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B 机械性,C形而上学性,D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或半截子唯物主义),正确性,局限性,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认为“理性”、“意识”支配社会的发展,法国 伽森秋:宇宙间只有两个本原:原子与虚空。虚空是永恒不动的,是物质的否定;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它运动的场所。(原子说),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

6、义代表人物及观点,法国拉美特利:。“人是机器”。人归根结蒂是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而已。人和动物的不同,只不过是人比动物多几个齿轮、多几条弹簧,霍布斯(英,15881679),提出“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认为国家是人们为了遵守“自然法”而订立契约所形成的,是一部人造的机器人,反对君权神授,主张君主专制。,他又力图以机械运动原理解释人的情感、欲望,从中寻求社会动乱和安宁的根源。,德国 费尔巴哈:(18041872年)德国古典哲学最后的一个伟大代表,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在自然观方面是唯物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存在;但在社会历史观方面是唯心的。,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费尔巴哈批判

7、黑格尔时,连糟粕带精髓一股脑地全部抛弃,“就像一个给孩子洗澡的母亲,洗完后连孩子带脏水全部倒掉了(马克思语)。”,到了19世纪,社会实践和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批判地吸收了包括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核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猜测性、简单化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四个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8、统一,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还能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克服了“ 理性、意识支配社会历史发展”的观念,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3)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

9、现。,代表人物:王守仁、贝克莱、笛卡尔、康德、休谟、陆九渊等,代表人物:朱熹、柏拉图、黑格尔,主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中国宋朝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中国明朝王守仁(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一切由人心派生,英国大主教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贝克莱,法国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德国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英国休谟: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主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共同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人的诞生和人类社会的安定都归功于女娲一位人身蛇

10、尾的女神。,客观唯心主义代表观点,而西方世界认为,世界的诞生和安定归功于上帝一位长相英俊、无所不能的男神。,南宋朱熹: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古希腊柏拉图: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 。,德国黑格尔:绝对精神或绝对观念.这是唯一真实存在的东西,它是整个宇宙的基础,是一切存在的源泉., 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共同观点: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3、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五行”,认为宇宙万物都是

11、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的。这种观点( ) A、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C、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缺乏科学依据 D、是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C,4、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看法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5、(2009年江苏高考)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

12、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B,(4)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哲学上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 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误区:1、辩证法始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 形而上学必然与唯心主义相结合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马克思、恩格斯,董仲舒,黑格尔、朱熹,费尔巴哈,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发展的联系的矛盾的。(马克思、恩格斯)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否

13、认运动、否认发展,否认联系。(费尔巴哈) 辩证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矛盾是发展过程的内在源泉和根本动力。 (如黑格尔、朱熹)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世界本原是精神,否认运动,否认发展,否认联系。 (如董仲舒“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6、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 ) 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 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了人与规律的统一 D、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C,B,7、孔子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

14、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A、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 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D、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强调意识反映物质,8、(2010年山东文综25题) 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到“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 B、 C、 D、,A,两大基本派别 五种形态,基本派别,形态,唯物主义:物质为本原,决定意识,小结,唯心主义:意识为本原,决定物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超越自我,让梦想飞!,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花的苦恼,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败,真累啊,这个人的眼睛看到了我,我就应该开放了,但是还有人没看到我,我又应该不开放,那我到底应该开放还是不开放呢?唉比较烦,比较烦呐。早知道我就信唯物主义了,呜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