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568589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石室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期高2021届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7题,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字迹清楚。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

2、,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反映出春秋战国的时代主题是()学派主张儒家以德治国:有德行的君主能治理好天下道家以道治国:遵从规律,无为而无不为墨家以爱治国: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法家以法治国:制定法律、制裁民众不法行为稳定社会A重建政治秩序 B变革政治制度 C发扬民本思想 D构建官僚政治2下表是秦朝部分律法,这一现象反映了秦朝()律法主要内容田律及时以书面形式汇报降雨量和受益田地的面积以及受灾的面积,中央政府严密关注生产进度等厩苑律规定四月、七月、十月和正月评比耕牛,奖罚制度十分明确,如牛因劳累而腰围每瘦一寸,主事者受笞打十下的惩罚等仓律对不同身份人

3、的口粮定量都做了严格明确规定等A农业上的精耕细作 B法律体系十分完备C经济管理的法制化 D户籍管理较为严密3史料是认识历史的桥梁和纽带。下列史料可以证明()在今土库曼斯坦境内属于公元前4世纪的居民点遗址中,发现有葡萄籽核。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大宛国首府贰师城,即今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A公元前4世纪中亚能酿造葡萄酒 B大宛国向汉朝学习葡萄种植技术C西汉时期大宛国已能够食用葡萄 D西汉时葡萄酒酿造技术传入中原4宋史专家漆侠指出,我国古代城市往往随着政治军事中心的转移而表现出它的盛衰。北宋灭亡,汴京也随之而萧然一空;南宋

4、灭亡,临安也失去了往昔的光彩和繁华。这说明()A城市发展受制于政治因素 B城市的经济职能薄弱C两宋时期城市的发展缓慢 D古代城市发展不稳定5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认为“今天下之大患,莫大乎贫”,因而提出“有道之世”“必以厚生为本”。这些主张()A与传统儒家执政理念相背离 B蕴含了进行社会改革的愿望C猛烈地抨击了八股取士制度 D表达了实行民主政治的请求6婆罗门曲为天竺佛教舞曲,后从西域、中亚诸国传入唐朝,经凉州(甘肃武威)都督杨敬述改制、加工,传入长安后又经唐玄宗修改、润色, 更名“霓裳羽衣舞”,风靡一时。这反映了()A民族交融助推文化趋同 B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C丝绸之路成就盛唐气象 D文化交

5、融推动艺术创新71884年新疆建省后,哈密、吐鲁番、和田等地成立蚕桑局,指导蚕桑生产,到清末,新疆年产丝由过去的30万斤,增加到70万斤。由英俄商人贩茧出国的,每年达到150万斤左右。这一现象()A推动了新疆的工业化进程 B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C体现了政府重视边疆开发 D反映了自然经济的破产818731892年,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四次签订合同,规定了三公司在中国各航线的营业份额(表2)这些合同的签订()表2航线次数份额单位长江北洋上海宁波上海福州招商局55423840604444375550505055505050太古4538353528283245505050怡和2027254

6、028283150505050A暴露了洋务运动的根本缺陷 B提高了轮船招商局的行业地位C反映了洋务派的妥协与退让 D客观上有维护中国权益的意义9下表是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这反映了该地区()人数时期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18201849年29290018501879年721549818801911年156011838A农业生产商品化加强 B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C主动融入了世界市场 D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10清末“新政”期间,清廷制订颁布了商律,随后在当地由不同籍贯和不同行业的商人组成的新型商会出现,这类新式商人

7、团体明显打破了传统工商业“行帮壁垒”森严的弊端。据此推知这一现象()A使清末商人的国家民族意识增强 B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C推动了商会联动机制的政治化 D导致晚清政府的商业政策转变11据学者统计,18611900年间,意识到并忧虑“中国变局”的士大夫不少于37位,而反对西学并诉诸文字的士大夫是这个数字的50-100倍。这种现象反映了()A天朝上国观念已被摒弃 B民族危机日益加深C兴办洋务成为社会共识 D传统思想根深蒂固12 19世纪末,梁启超持“儒学本位”主义立场,认为治天下当以儒学为主、科学为辅;20世纪初,他则坚持“科学万能”主义,以科学评判儒学;20世纪20年代,他又认为儒学以人

8、生问题为旨趣而科学以客观知识为归宿,二者不可相互取代。梁启超思想观念的变化说明()A在东西方文化冲突背景下的理性认知 B先进知识分子致力于中西文化融合C“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影响深远 D民主和科学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13鸦片战争后,西方近代科技大量传入中国。数学中微积分的引入,使得数学研究从宏观走向微观;化学中的定性、定量分析法改变了过去满足于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描述。这表明西方近代科技的传入()A推动了中国科技的转型 B完善了中国传统科学体系C改善了中国社会的风气 D动摇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14陈独秀主张国民应该“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李大钊主张“介在我与世界中间的家园、阶

9、级、族界,都是进化的障碍,生活的烦累,应该逐步废除。”鲁迅主张“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A提倡民主科学 B批判伦理纲常 C呼吁人的解放 D倡导文学革命15下表为中国19892000年城乡贫困线统计表,该表反映了()城市绝对贫困线(元)农村绝对贫困线(元)19891433972199115251040199319231238199731231985200031151934A政府扶贫力度不断提高 B城乡贫困人口减少C城乡收入水平差距拉大 D改革开放成就显著16在希腊文里,“公民”(Polites)一词本身就源自城邦(Polis),意为“属于城邦的人”。亚里士

10、多德说:城邦的含义就是为了要维持自给生活且具有足够人数的一个公民集体。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城邦公民的基础逐步扩大 B自然经济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C城邦与公民互为存在条件 D城邦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17“事实上,不但近现代西方社会的学说、制度和科学受到过(古)罗马私法的洗礼,而且在近现代西方人们的信念和生活方式里面,也渗透着罗马私法的精神在这个意义上说:西方文化就是法律文化,而且首先是私法文化。”由此可知,古罗马私法()A奠定了西方法治精神的基础 B提供了西方社会生活的规范C描绘了西方近代社会的蓝图 D束缚了西方法律文化的发展18布尔人是生活在南非和纳米比亚的白人种族之一,由荷兰裔移民融

11、合了少数法国、德国移民发展而来,多信奉基督新教,长期掌握南非政权。布尔人的形成()A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B是近代欧洲殖民扩张的结果C导致了非洲地区长期落后 D说明宗教改革助推欧洲扩张19 1853年,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称,英国殖民者对印度土地公有制和村社制度的破坏是一场“革命”,认为它充当了印度社会发展的“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1879 年。马克思在笔记中指出,印度村杜等传统制度存在着发展动力,英国殖民者的破坏行为“不是使当地人民前进,而是使他们后退”。可见,马克思()A批判了资本主义文明的扩张性 B认识到现代化道路具有多样性C揭示了传统文明消亡的危害性 D强调了殖民主义影响的进步性2

12、0自然哲学主要是思考人对于自然界的哲学问题,包括自然界和人的相互关系、人造自然和原生自然的关系、自然界的最基本规律等。17 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曾为自然哲学编写过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由此可知,自然哲学在近代的发展()A得益于近代科学的确立 B全面阐释了人文主义精神C有助于科学世界观形成 D使人们摆脱了宗教的束缚21二战后,共同体一词的使用更为广泛。这些共同体理念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关注在具体问题领域内的联合,如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智慧共同体等;第二类则重视区域层面的联合,如欧洲共同体、东非共同体和加勒比共同体等。“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反映了()A区域集团化放缓 B多极化趋势加强C两极格局

13、的形成 D全球化进程加快22下表是一些经联合国或其他国际组织建议的每年在国际范围内开展的单项主题活动日,也被称为国际日(世界日)这可以说明()1月24日国际教育日3月21日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4月25日世界防治疟疾日6月20日世界难民日A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加剧 B世界性问题需要国际合作应对C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起决定作用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23小说悲惨世界主要以19世纪头30年的法国为故事背景,主人公冉阿让本是生性善良的劳动者,“法律和习俗造成的社会压迫”使他“逐渐成了猛兽”,后在米里哀主教的感化下,他的精神人格上升到了崇高的境界。据此可知,悲惨世界()A旨在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黑暗统治 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异化的命运C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国社会的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