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历史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68558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历史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历史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历史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历史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历史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历史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历史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18 届中考历史第一次练兵考试试题一、 (共25 小 ,每小 2 分, 分50 分。每小 只有一 正确答案。)1、“岱宗夫如何, 青未了。造化 神秀,阴阳割昏 。”是杜甫望岳中的 句,其中“ ”地名的称呼最早与哪一制度有关()A郡 制B 分封制C 科 制D行省制2、“商鞅的特殊爵 制度使得 外 争成了他 唯一的出路。以最 悍、最有 律的民族,用全力向外 展,秦人遂无 于天下。” 段材料主要解 了()A商鞅 法的原因B商鞅 法的作用C商鞅 法的目的D 商鞅 法的 3、“ 是一个划 代的突破和最 人听 的政治 构, 没有封国封爵 , 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

2、是大惑不解, 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 直就是打碎他 的 碗了。”上述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状况()A西周B秦朝C西 D唐朝4、 2015 年 , 屠呦呦 , 中医再次引 世界瞩目, 也引 了小明同学探究中医 史的 趣。下面搜集的 片中有一个与小明探究的范 不符, 片是()5、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 “ 之治” “开元盛世” “遣唐使和 真 渡”整合 一个学 元,符合 一 元内容的主 是( )A国家的 生和 一B政 分立与民族 聚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6、中国 大会嘉 王立群教授在 到李白与 的比 ,宋代 人群体的学 于唐代,下列各 中 一 象的出 影响最大的是()A科 制

3、的 立B印刷 的 展C 重心的南移C民族政 的并立7、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 并立的示意 是()ABCD8、英国作家培根 :“ 三种 西,改 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 争上,第三种在航1名校名 推荐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 化。 种 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 、一个赫赫有名的人能比 三种 明在人 的事 中 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 的“ 三种 西”是()地 印刷 造 火 指南 AB CD9、辛丑条 后,一本启蒙 物中 写道:“ 中国,哪一点我 有份; 朝廷,原是一个名存 亡 ! 替洋人, 做一个守土 官”下列辛丑条 的条款中, 最能体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 官

4、” 点的是:()A中国 款白 4.5 两B拆 大沽炮台,准 各国派兵 扎在北京至山海关 路沿 要地C划定 交民巷 “使 界”,界内不 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 D 禁人民参加反帝活 10、 史 上, 史老 学生提供了近代史上的12 位 史人物, 学生将 些人物 行一下分 ,下列是一位同学的分 果,其中有一 不恰当, 帮他挑 出来()A曾国藩、李 章、左宗棠B 之洞、 中山、袁世 C 独秀、李大 、胡适D康有 、梁启超、 嗣同11、近代中国面 着 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国人“向西方学 ” 程表述正确的是()A学技 学制度学思想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 C学思想学制度

5、学技 D学技 学思想学制度12、解放区流 着一首歌 :最后一瓢米送去做 粮,最后一 布拿去 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 ,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 首歌 反映了解放 争 的主要原因是()A解放 作 勇敢B国民党 斗力低下C民众的大力支援D解放 作 方 正确13、有人形象地 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也是中国近代史的 点, 下面能 反映 种 法的两个 史片断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 的 国民政府成立中 民国成立日本法西斯在此制造了惨 人寰的“大屠 ”人民解放 占 南京国民政府“ 府”ABCD14、 1957 年 , 一位 人写道: “ 看 , 中国 开了翅膀一 架 , 天 通途 ! 追 , 屋脊建

6、新路 ! ” 句表达了()A抗美援朝 争 利后的喜悦B三大改造 利完成后的 C“一五” 划超 完成后的欣喜D“大 ”运 全面展开后的 情15、作 文明古国之一, 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 其他地区文明 生了重大影响的有()2名校名 推荐汉谟拉比法典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佛教ABCD16、世界三大宗教给人类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下列图片中的建筑属于伊斯兰教的是()17、学者布克哈特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意识处在一层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组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这层纱幕”在意大利最先消散是由于A罗马共和国崛起B 新航路的开辟C

7、文艺复兴的兴起D 殖民扩张活动18、 1878 年,法国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材料中的“敌人”是指()A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B封建农奴制度C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D资本主义制度19、小明同学搜集了下面三幅图片,用以反映当今世界的某一发展趋势,下面三幅图片主要反映了()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B世界形成了美、中、日三足鼎立的局面C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D美、中、日既竞争又合作20、漫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以夸张的手法、简洁的笔锋、丰富的寓意展现着社会主题,与如右图漫画主题有关的是

8、()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21、有位西方学者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描述为“从和平走向战争”。下列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A经济危机的爆发、持续B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C成立国际联盟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瓦解3名校名 推荐22、中东问题一般指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热点问题。该问题的焦点是()A宗教冲突B印巴分治C巴以冲突D 石油争夺23、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A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B古巴导弹危机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D苏联的解体24、二战后,日本教育经费在

9、政府财政预算中所占比重超过20%,名列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首。20 世纪90 年代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成年人受过大学教育。这说明日本()A大力扶植私人企业B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C接受美国的经济援助D十分重视教育25、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B美军在日本投放原子弹打击日军C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D苏联在苏德战场抗击德军和参加对日作战二、非选择题(50 分)26、( 14 分)科技与思想的发展是社会发展重要的推动力。我国从近代到现代,在科技与思想方面的发展影响着现在,也启迪着未来。(1) “论从史出”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请按此方法完成下列空格。 18

10、25 年,英国工程师 _发明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19 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 _于西方。 1876 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由英国商人修建的铁路,称为淞沪铁路。( 2)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在不断追赶世界的步伐。请结合相关史实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魏源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编写目的,编成了海国图志一书。_严复译著天演论,阐释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步观点。_詹天佑钻研并改进制碱方法,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制碱业的垄断。_( 3)在研究历史问题时,需要区分“原因”、“现象”、“认识”。请根据这三个方面,对我国在建国后科技发

11、展的相关信息进行分类并将“原因”、“现象”、“认识”这三个词分别填在空格中。 1999 年我国第一艘飞船发射成功,截止 2017 年 6 月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达7.51 亿人;_我国在科技上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_党和国家领导人越来越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制定 863 计划纲要,提出科教兴国战略。_(4) 结合我国从近代到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概括其发展的总体趋势。27. ( 18 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探索、有错必纠、曲折前行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名校名 推荐材料一: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1927 年毛泽东在中共

12、“八七会议”上的讲话(1)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 1927 年中国革命面临怎样的形势?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做了哪些努力 ? ( 4 分)材料二:( 1936 年) 12 月中旬,周恩来到了西安,他马上去见蒋介石。蒋介石这时仍很虚弱,背上的伤口还在疼痛,在心理上,他也为自己的痛苦遭遇感到苦恼。一看到周恩来,蒋介石脸色变得苍白他一定记起了自己曾悬赏80,000 元买这位客人的头。但周恩来很克制,表现得很友好,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少帅, 两人都称呼蒋介石为委员长。 经过一阵很冷淡的沉默, 蒋介石听了周恩来对共产党观点的详细说明。美国传记作家兼历史学者布赖恩克罗泽蒋介石传(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周恩来与蒋介石的会面,是在一个怎样的历史事件背景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对此事件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针?共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