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康复-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568244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心肌梗死康复-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急性心肌梗死康复-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急性心肌梗死康复-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康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心肌梗死康复-(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李保 2014年10月8日,传统观念认为,得了心脏病就该静养,特别是对于心肌梗死的患者,运动一度被认为是禁忌。 其实,介入或搭桥手术仅完成了心肌梗死治疗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长期的药物治疗和心脏康复治疗。,心脏康复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药物、介入和外科手术无法替代的一环。 美国专家Thomas G.Allison介绍,通过对8440例冠心病患者的康复程序追踪显示,与没有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相比,全因死亡率降低27%,而冠心病死亡率减少31%。由此可见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意义,心脏康复,2013年4月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

2、共识 心血管病分学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心脏康复的益处已得到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心脏康复能够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全因死亡率8%37% 心血管死亡率的7%38%1-2. 心脏康复的AMI患者1年内猝死风险降低45%3.,3,心脏康复工作流程 五大处方,心肌梗死康复治疗的内容,一、运动处方 二、心理干预 三、营养指导 四、戒烟管理 五、循证用药,心肌梗死康复治疗的内容,一、运动处方 二、心理干预 三、营养指导 四、戒烟管理 五、循证用药,国内外多年的研究已经证明,急性心肌梗死后适当的有氧运动: 减低病死率和心脏事件的再发生率 改善心室重构,改善

3、心功能 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医学监督下的心脏康复安全可靠,有氧运动改善心功能,增加冠脉储备 运动锻炼和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如在住所周围或庭院工作、爬楼梯、步行或骑车),为心梗后恢复心功能必不可少。 医生监督下康复运动3-6个月,病人氧最大摄取增加11%-36%。有氧运动可减少患者心肺症状,提高生活和工作的自信心 Mark DB etal. Exercise capacity: the prognostic variable that doesnt get enough respect. Circulation 2003;108;1534; 有氧运动改善代谢综合征

4、调节血脂使甘油三酯降低,HDL升高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稳度 促进血压降低 有助于减肥 Grundy SM etal. AHA/NHLBI/ADA Manage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 Circulation 2004;109;527;,有氧运动对冠心病患者的益处,有氧运动对冠心病患者的益处,有氧运动锻炼可能减低交感神经活性,强化副交感神经活性 减少室速致猝死危险 心率变异增加 压力受体敏感性增高 Iellema F etal. Effect of residential exercise training on baroreflex sensitivity

5、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p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Circulation 2000; 102; 2588 运动锻炼对凝血方面有良好效应,减少斑块破裂之后的冠脉血栓性闭塞 包括增加血容量 减少血液粘滞度 减少血小板聚集 增强溶栓性能 Church TS etal. Improvements in blood rheology after cardiac rehabilitation and exercise training in pts with coro

6、nary heart disease. Am Heart J 2002;143:349; Rauaman RM etal. Dose-response and coagulation and hemostatic factors Med Sci Sports Exerc 2001;33:S516,有氧运动对冠心病患者的益处,有氧运动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运动时流量-介导对血管壁的切应力,改善内皮功能,使NO的合成,释放和作用时间增多。 有氧运动锻炼有抗炎作用,慢性炎症对CAD发病机制和斑块稳定性方面有重要的影响 Niebasr J etal. Cardio

7、vascular effects of exercise: role of endothelial Shear Stress JACC 1996;28;1652 运动锻炼可能有抗心肌缺血效应 可以降低晚期CHD病人RPP和心肌耗氧量,提高缺血阈,从而减少心肌缺血。 运动锻炼还改善冠脉的顺应性或弹性,使内皮依赖的扩血管,而增加冠脉血流量; 通过重塑或血管生成,增加传导血管的腔面积,通过血管生成增加心肌毛细血管密度 Toyner MJ Effect of exercise on arterial compliance. Circulation 2000;102;1214;,体育锻炼时间与急性心肌梗

8、死发生风险,注:*,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腰臀比值、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吸烟、饮酒、受教育水平、家庭经济收入、婚姻状态、心理因素、膳食因素和研究对象的居住地区,AMI患者I期心脏康复,时间:从发病至出院,发病后两周内,包括CCU和普通病房 目标:促进日常生活及运动能力的恢复 避免卧床带来的不利影响(运动耐量降低、血栓栓塞等) 增加患者自信心,减少心理痛苦 内容:病情评估:症状、诊断、治疗、危险因素, 患者教育:生存教育、戒烟 运动康复及日常生活指导: 病情稳定:入院24小时内开始, 病情不稳定:延迟至3-7天开始,AMI患者I期运动康复,运动康复时机选择 过去

9、8小时内无新发或再发胸痛 无明显心力衰竭失代偿征兆 无新发严重心律失常或心电图改变 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没有进一步升高 安静时心率110次/分 血压基本正常 体温正常,AMI患者I期运动康复,监护下运动:医护人员、心电、血压 运动量:静息心率增加约20次/分 感觉不大费力(Brog评分12) 运动训练步骤,步骤 METs 活动类型 第1天 1-2 被动运动:缓慢翻身、坐起;床边椅子坐立 床边坐便 第2天 2-3 床边坐位热身;床旁行走 第3天 2-3 床旁站立热身;大厅行走5-10min,2-3次; 第4天 3-4 站立热身;大厅行走5-10min,3-4次;上一层楼梯或固定踏车训练 坐位淋浴,

10、AMI患者I期运动康复,评估出院前功能状态、制定运动处方依据:6MWT、ET、CPET 未行冠脉造影者评价心肌缺血,评价非梗死相关血管病变的功能状态 CPET 绝对禁忌症 相对禁忌症 试验终止指症 AMI(2天内) 左主干狭窄 出现明显症状、体征 不稳定性心绞痛 重度狭窄瓣膜病 出现典型心绞痛 未控制心律失常 电解质异常 达到目标心率 伴血液动力学障碍 心动过速或过缓 心电图出现异常 心衰失代偿期 房颤心室率未控制 血压异常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未控制高血压 患者要求结束 急性非心源性疾病 运动系统功能障碍 患者不配合 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AMI后14天以上,出现症状为终止标准,AMI患者期心脏

11、康复,时间:出院后2周-6个月(核心阶段) 内容: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增加中等强度运动 运动方式:有氧运动、阻抗运动及柔韧性训练(监护) 运动频率:3-5次/周,30-90分/次,总计3月 推荐运动康复次数为36次,不低于25次,AMI患者进行运动训练的益处,有氧运动改善心脏功能,增加冠脉储备 康复运动3-6个月,使AMI患者最大摄氧量增加11%- 36%,减少患者心肺症状 提高生活和工作自信心。 有氧运动改善代谢综合征 调节血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稳度血糖、降低血压、有助减肥,有氧运动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改善内皮功能,使NO的合成、释放和作用时间增多、抗炎作用 运动锻炼有抗心肌缺血效应 降低

12、心肌耗氧量,提高缺血阈,从而减少心肌缺血 改善冠脉的顺应性或弹性,使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从而增加冠脉血流量 通过重塑增加传导血管腔面积,通过血管生成增加心肌毛细血管密度,AMI患者进行运动训练的益处,减少室速致猝死危险、心率变异增加、压力受体敏感性增高,有氧运动锻炼能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强化副交感神经活性,减少斑块破裂之后的冠脉血栓性闭塞,增加血容量、减少血液粘稠度、减少血小板聚集、增加溶栓性能,国内外多年的研究已经证明,AMI后适当的有氧运动: 降低病死率和心脏事件的再发生率 改善心室重构和心功能 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AMI患者期心脏康复,运动处方: 运动强度 运动

13、方式 有氧运动:行走、慢跑、爬楼梯、踏车等 阻抗运动:心梗后5周,4周监护有氧训练后进行 自身体重量(如俯卧撑)、哑铃或杠铃、弹力带 柔韧运动:缓慢、可控方式进行,逐渐增加活动范围,无氧阈法:最大摄氧量的50-80%、低于无氧阈值 心率储备法:(不受阻影响)目标心率法 (最大心率-静息心率)x0.40.6+静息心率 自我感觉劳累程度分级法:Brog评分表(1216分),运动康复程序,体力耐受轻度受损 体力耐受中度受损 体力耐受重度受损 18ml/kg/min 1018ml/kg/min 10ml/kg/min 60%-80% 60%-80% 40%-50% 30min(3-5次/w) 15mi

14、n(1-2次/d) 5-10min(1-数次/d),持续时间,5-10min准备活动,30-60min训练阶段,峰耗氧量,强度 (峰耗氧量的%),低水平有氧运动:3METs,有氧运动为基础,阻抗和柔韧运动为补充,5-10min放松活动,慢节奏的有氧或柔韧训练,AMI患者期心脏康复,时间:AMI6个月-1年后 目标:维持已形成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 监护强度: 低危患者:无需医学监护 中高危患者:仍需监护 建立慢病随访系统 监督患者生活方式改变、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情况、 药物治疗情况,指导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AMI患者运动训练的安全性,年龄 心肌梗死的危险度(高危、中危、低危) 运动强度,

15、运动危险相关3要素,在医生监督下运动训练发生心血管事件率为1/5 万 1/12万(每患者-小时),AMI患者运动训练的安全性,危险分层 心理障碍 LVEF 功能储备(METs) 肌钙蛋白浓度 低危 无心理障碍(抑 50% 7.0 正常 郁、焦虑等) 中危 无心理障碍(抑 40%49% 5.07.0 正常 郁、焦虑等) 高危 严重心理障碍 40% 5.0 升高,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AMI患者运动训练的安全性,运动后稍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对话,全天感觉舒适,无持续的疲劳感 无症状或原症状未加重,饮食、睡眠良好 运动后脉搏、血压不能在6-8min内恢复者,说明运动量过大,应及时加以调整 若脉搏次数不增加或增加较小,说明运动量不足,不能达到治疗目的应逐量加以调整,合适运动量的主要标志,AMI患者运动训练的安全性,运动时间:选择在下午为宜,餐前、后2h为宜 安全合适的环境:空气新鲜、清洁卫生、阳光充足 穿着:宽松、舒适、通气、吸水好的衣服 运动前后:不宜大量饮水,避免增加心脏和胃的负担 运动后:不宜立即热水洗澡,以防血管扩张,出现头晕、恶心,运动停止后先用毛巾擦干汗水,再用温水擦身,有助于消除疲劳或预防感冒;休息15min后洗澡,水温40左右 避免Valsalve动作: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运动注意事项,AMI患者运动训练的安全性,出现胸痛、胸闷,在休息或含服硝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