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名师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673345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名师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名师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名师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名师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名师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名师教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 14 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 2)通过对各种历史现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理解、分析、归纳、知识迁移等能力以及组织表达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 2)通过对各种历

2、史现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理解、分析、归纳、知识迁移等能力以及组织表达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明的门户,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壁之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3)强调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懂得学以致用。【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教学重点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

3、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播放石榴、葡萄等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些食物你吃过吗?你知道它们是哪里出产的吗?又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原的呢?(西域, 汉朝时期) 那么, 西域到底是什么地方呢,又是谁把这些食物带入中原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二、授课与活动(课件显示标题:第14 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多媒体展示张骞出使西域图,引导学生思考1、根据地图, 讲述西域的地理位置:两汉时期, 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1名校名 推荐也就是 在新疆和中 以至更 的地方,称 西域。2、大家回 一下,在 武帝之前我 朝跟匈奴之 的关系如何?培养学生 、 探究知 的西 初期国家 力衰弱,不足以与匈

4、奴抵抗,所以 行的是和 政策,但是匈奴能力仍然南下 行掠 ,而且控制了天山以北的小国。而到了 武帝 期,西 国力不断的 盛起来了, 武帝一直筹划着要反 匈奴。因此,他 布了一 招 令。我 一起来看一看 招 令,然后思考: “招 令”所招募的使者是 ?他要完成的任 是什么?( ; 合大月支, 匈奴。)3、播放“ 出使西域路 ”, 想 出使西域会遇到的 :(自然 境 劣;被匈奴俘 ;食物 乏) 有哪些精神 得我 学 ?不畏 、勇于奉献、志存高 、百折不 、忠于祖国培养和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知 的能力。第一次第二次 公元前 138 年公元前 119 年目的 大月氏, 西域各国, 匈奴(目的没有达建立友好

5、关系到)成果熟悉了西域地理 境和互派使 , 土人情,及想和 朝交往日 繁往来愿望多媒 体展 示 通 文、 看 片。丝 绸 培养学生 史知 的 之 路 能力。 ,引 学生 1、 什么把 条商路叫 之路呢?因 在 条商路中,中国 出的商品以 最具代表性。2、那么 之路的路 到底是怎么 的呢?我 合地 来看一看: 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 欧洲3、 是一条路上 之路, 有一条海上 之路。4、大家想想看 之路 代社会有什么影响? 上:中国运往西方: 、瓷器、茶叶培养学生从 史人物身上西方运往中国:香料、琉璃、胡椒学 秀品 学生在自己文化上:中国运往西方:造 、印刷 、火 探究的基 上 生成就感,西方

6、运往中国:佛教、基督教、伊斯 教从而增 学 的信心,激 1)丰富了中原的物 文化生活,促 了 朝的 盛。学 的 情。2)促 了西域社会 的 展。3)促成中西方文明互相渗透,促 中西方 文化交流。 筋: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 多 代的 品,在 来西 掘出与 代陶片 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 出土了 代的 和陶器, 些考古 , 明了什么 ?新疆是 上 之路的必 之地, 来西 和印度尼西 地 海上 之路的交通要道,从 些地方考古 掘 代的 品、 和陶器,不 当 之路的存在,而且 明当 我国的 外 易已相当繁荣。5、海上 之路的开辟小 合作,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回答出海上 之路的形成( 示海上 之路的 )2

7、名校名 推荐(动手试一试)投影学生绘制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广东沿海沿海岸线,从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思考: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多媒体展示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引导学生讨论,( 1)大家看到这张地图,对比秦朝的疆域,多了什么地方呢?(西域)( 2)西域是怎么纳入到汉朝的版图之中的呢?大家在课本上找找答案。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 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8、3)班超经营西域这里有两个成语故事,一个是投笔从戎,一个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两个成语故事跟哪个历史人物有关呢?生:班超师:那么班超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的最后一目班超经营西域的这些小字部分。时间:公元73 年目的:恢复对西域的管辖。意义:进一步加强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三、布置作业议一议: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

9、利用。四、课堂小结用“一、二、三”三个数字来总结本课内容,一是一条古道,即东西方文明世界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 二是两件大事, 一件是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一件是公元 166 年,大秦使臣来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端。三是三位人物:张骞、班超、甘英。他们为中西交通的开通、畅通和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重点突出丝绸之路和张骞在中国历史的地位。培养学生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思考问题、 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历史学习能力。通过出示材料,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分析材料、 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小结3名校名 推荐【板书设计 】第 14 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张骞通西域二、丝绸之路三、对西域的管理【教学反思 】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这里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设置问题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