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名师教学设计2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673186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名师教学设计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名师教学设计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名师教学设计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名师教学设计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名师教学设计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名师教学设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名师教学设计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七年级上册第 6 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2课标要求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东周概念的内涵及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列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知道齐桓公争霸、晋楚争霸及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比较、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发挥重塑历史特色人物的想象能力。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建立霸业的过程,使学生懂得国强要革新,国立靠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旺追求更高目标,增强毅力,

2、发奋学习。认识到分解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重点因为齐桓公第一个称霸而且其过程在诸侯国中具有代表性,所以齐桓公称霸作为一个重点。城濮之战,长平之战为代表的战役对于争霸局面和历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也为重点。难点正确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不易自己领会。教学方法重点的突破方面齐桓公称霸可根据问题的难度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谈话、组织讨论,并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齐国和晋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两个战役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讲述故事演故事的活动中去,用文艺形式深化本课知识,加强学生对成语故事重新思考,使学生的情感认识不断升华。难点方面,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的对比和辩论,由浅入深地

3、使学生了解这一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是战争,并以战争为主线,贯穿整个历史时期的始终,了解战争既有残酷的一面,同时又具有现实作用的另一方面,突破难点。同时使用多媒体课件。学法指导1名校名 推荐老师方面:根据教学实际,对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二幅地图进行多媒体处理;指导学生编排“纸上谈兵”的历史小话剧。设计好几组问题的讨论方案。学生方面:1、利用历史成语故事的出处,让学生根据史实解释成语,得到启示,提高文学修养。2、通过绘制“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方位示意图,渗透地理学科知识。3、设计历史小话剧“纸上谈兵”,并编排。4、利用齐国、晋国进行的改革,让学生联系今日中国之改革,渗透改革是强国之路。5、用“卧薪

4、尝胆”的启示,向学生渗透人应该有志向和毅力。6、通过学习本课的史实,挖掘人才、改革、富国的关系,渗透创新的观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按历史发展进程,回忆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指出春秋、战国的历史特点导入。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年至前 476 年),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公元前475 年至前 221 年),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公元前475 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还有可能有新的切入点一起回到那西周以后,中国进入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让我们一起七我们一起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年代,共同学习第六课春秋战国春秋战国的纷争授新:一、东周的两个分期教师讲述: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

5、个时期。春秋和战国的起止时间和特点2名校名 推荐图示二个分期:(可用多媒体,也可板书)春秋(前 770 年前 476 年)奴隶瓦解一:东周战国前 475 年前 221 年,封建形成二:东周:看 P30 注释了解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引导学生联系 4、5 课内容提问:我们已学习了奴隶社会的几个朝代?每一朝代的时间及特点?老师可将学生发言情况副板书, 有条件的用课件展示, 形成中国奴隶社会夏、 商、西周、春秋的完整概念。举手发言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春秋争霸1、王室衰微(争霸背景)提问:春秋争霸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的?在此基础上,老师举出一两个具体、生动的例子,补充说明王室衰微情况。提问:“王室

6、衰微与诸侯争霸之间有何因果关系”?3名校名 推荐指导思考,就势引导。看书回答小组讨论,推代表归纳、发言2、春秋五霸提问:春秋五霸指哪些?补充:除书上的三人外,还有秦穆公、楚庄王(课件展示)春秋战国形势图看书回答三人掌握好五霸名称观察形势图,介绍春秋大国位置,画出方位示意图。3、齐桓公争霸原因设计问题组(课件展示)1、齐国发展生产,有哪些有利的环境资源条件?2、如何把资源条件转化为经济优势?(改造、开发、利用)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先组内发表意见后在班上交流4、管仲改革老师采取边叙边议的教法提示学生引用论语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强调改革的进步意义提出问题:改革与富国强兵之间有什么联系?渗透改革是强国之

7、路的思想学生叙述改革措施,评说管仲改革的作用。4名校名 推荐小组充分讨论,作好笔记,比一比,哪个小组看问题最深刻。再进行班内交流5、“尊王攘夷”政策提问:为何说“尊王攘夷”的口号高明?设计问题组(课件展示)1、什么是“尊王”?什么是“攘夷”?2、“尊王攘夷”这一口号是在怎样的形势下提出的?3、既然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已名存实亡,为何还要尊王?4、“尊王”会有哪些影响力?5、“攘夷”为什么在当时很有号召力?6、“尊王”起到了哪些作用?看 P31 注释解决第 1 问小组讨论,分析原因得出认识:“尊王攘夷“是齐桓公成功的外交政策,也是他争霸的有利手段6、小结:提问:齐桓公争霸的原因有哪些?将归纳要点

8、课件展示一下学生议论,从自然条件、实力、争霸手段(政策)三个方面发表看法7、齐桓公称霸标志 葵丘会盟指出葵丘会盟的时间、盛况、意义掌握公元前 7 世纪中期葵丘会盟三、晋楚争霸1、晋文公改革提问:晋文公改革的措施有哪些?有何作用?联系齐国改革,让学生思考: “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看书、总结5名校名 推荐思考、找到二者的共同点,明白国强要革新,国立靠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2、城濮之战提问:在晋楚争霸过程中,最著名的战役是什么?晋国为何会以少胜多?补充:“退避三舍”的故事退避的目的是什么?(以退为进和战略)提问:“退避三舍”的作用?归纳要点:1 、诚信:实现诺

9、言,报答谢恩2 、避其锋芒,诱敌深入学生介绍城濮之战情况展开讨论作用学习古人诚信的态度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楚庄王称霸讲述“一鸣惊人”和“问鼎中原”的故事。吴越争霸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看书问:在吴越争霸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在同学们熟知的成语中,哪一个成语是“卧薪尝胆”的反义成语?(乐不思蜀)投影卧薪尝胆图问:从卧薪尝胆与乐不思蜀中谈启示6名校名 推荐教师补充材料:历史上确有“尝胆”,卧薪是后人加上去的,以“卧”与“乐”的启示教育学生,同样是国君,同样的经历,却由于他们不同的抱负,不同的志向,导致了不同的结局看小字,回答观察此图讲述卧薪尝胆故事,学生畅谈,从中得到启示,学习他们的志向毅力四、

10、小结提问:1、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他们最突出的成就有哪些?2、从他们身上,你看到国家富强的启示和个人事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归纳要点齐桓公:革新强国,首成霸主。(革新)晋文公:勤业治国,跃居霸位。(勤业)越王勾践:雪耻复国,终建霸业。(毅力志向)讨论:春秋时期的霸主有哪些共同点?有成就宏图霸业的雄心壮志;重用人才;重视改革内政和发展生产,增强国力;能运用正确的谋略,取得政治上、军事上的优势;五、争霸战争的影响可用提问方式指导学生看 P32 课本,这一部分不用多加分析,战争的影响放在讲完战国后分析比较妥当学生讨论,对知识进行横向联系,比较确立霸主的方式,从中受到教育附历史课本剧纸上谈兵扮演者

11、:赵括、赵括之母、廉颇、旁白等。7名校名 推荐旁白: 平之 ,秦 相持不下,秦国四 散布 言, 秦国最怕 括, 王听信 言,撤下廉 ,而 上 括。廉 :( 重心 ):秦 在士气正盛, 不可当。我等 以守 攻,耗其士气,以待其自退。 括:(漫不在乎)大 当前 能不打?你没有听 秦 最怕我 括 ?你是老了,我可不能辱没了我将 虎子的名声。 母:(担 ):孩儿,你空有腹中的万卷兵 ,而无 , 上 兵是万万不可的。你要听廉 老将的 才是。 括(不以 然):他只是胆小如鼠之 而已,母 , 放心,我一定不辱 王使命,全 出 ,攻破 。 母(无奈):哎, 国亡矣。廉 ( )旁白: 括到了前 ,不 廉 阻,全 出 ,落入秦 的重重包 之中,自己被射 , 40 万 群 无首,投降秦 ,大多数被秦 坑 。 括的一 之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