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系列)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名师教案1新人教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67312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滴系列)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名师教案1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水滴系列)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名师教案1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水滴系列)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名师教案1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水滴系列)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名师教案1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水滴系列)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名师教案1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滴系列)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名师教案1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滴系列)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名师教案1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 3 课 西方文明之源教学模式 :情境体验式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程标准: 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知道罗马城邦。教学目标:了解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改革,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引导学生比较雅典和斯巴达的不同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通过对伯利克里改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木马计并讲述或鼓励学生讲述木马计的故事。木马计说明:木马计是古希腊

2、传说中的一个脍炙人口故事,学生对此的了解程度不同,根据学情可鼓励学生讲述或由教师讲述以增强趣味性。教师:“木马计”是古希腊联军远征特洛伊所使用的计策。特洛伊战争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激烈碰撞。这说明当时除了大河流域的东方文明之外,西方文明也已经产生。西方文明起源于哪里?它又是怎样的一种文明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循着历史的足迹去探究西方文明之源。(二) 体验情境,学习探究; 相机引导,诱思解疑教师:公元前2000 年前后,希腊大地透射出了欧洲大陆第一缕文明的曙光,被看成西方文明的摇篮。一、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希腊1名校名 推荐展示:古代希腊地图。教师:西方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古代希腊与今天的希腊不同,它

3、是一个地区,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岸,位于欧亚非三洲交通的要冲。教师: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请看地图概括。说明:学生结合地图及所学地理知识了解古希腊的地理环境特征,为后面学习希腊城邦做铺垫。展示:“我们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 ”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思考:这句话说明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什么?教师:同学们还记得东方的亚非文明发源于什么吗?(点明:亚非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海洋,是一种海洋文明,也称蓝色文明。)说明:对大河流域文明的回顾,由师生谈话的方式完成,最后由老师点明,除了让学生认识东西方文明发源地的不同,还为后

4、面学习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文明类型打下基础。教师:爱琴文明是古希腊的源头,公元前2000 年左右兴起,历时约800 年,先后以克里特和迈锡尼为中心,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城邦,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展示:迷宫遗址及复原图和迈锡尼文明遗址及复原图。让学生感受爱琴文明的辉煌。总结:由于受到北方部落的大规模入侵与破坏,爱琴文明渐趋没落。经过三百多年的混沌、动荡以后终于尘埃落定,一个新的文明破茧而出,而这个新的文明就是希腊城邦文明。教师:公元前 8 世纪,希腊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什么是城邦呢?展示:城邦面积狭小,人口不多,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2名校名 推荐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师:这是由希腊的地

5、理环境特征所决定的。希腊城邦很多,虽然也相往来,但各自是独立的,每一个城邦都是一个国家。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展示:古代希腊地图(同上)教师:明确雅典的地理位置,引导分析雅典城邦共和国的特点。教师:同学们还记得大河流域的经济特色吗?说明: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在古代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方式影响重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文明类型。教师:谁当政时雅典全盛?全盛时的表现有哪些方面?展示:雅典全盛表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伯利克里思考: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同桌讨论)教师:伯利克里是古希腊政治家,他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扩大奴隶主

6、民主,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以至于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的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雅典的民主究竟是怎样的呢?展示:“我们的制度被称做民主政治,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伯利克里思考:这里的“全体公民”指的是什么人?他们是怎样享受民主的?展示:据统计,公元前5 世纪后半期,雅典人口约三十万,其中几乎一半是外邦人和奴隶,成年男性公民只有 5 万。思考:按照伯利克里的说法,享受民主的约占雅典人口的几分之几?3名校名 推荐教 :很明 ,在雅典 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

7、排除在民主政治之外,他 根本没有公民 。雅典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展示:“在庭院的一角,厨 (是奴隶)准 食物;在另一个角落里,教 (也是奴隶)教孩子 希腊字母和乘法表;在又一个角落里,家庭主 和女 工 (也是奴隶)一起 她丈夫的上衣。他很少离开 地,因 一个已婚 女 人在街上看到的次数太多是有失体 的。就在 内的一 小 公室里,主人在 的 工(也是奴隶) 送来的 目。”房 人 的故事希腊人的生活思考:据 由全体公民参加的公民大会 每隔 89 天召开一次,古希腊人老跑去 国事,他 怎么有 去照管家庭和 呢? 合材料回答。教 :是的,如果没有人数比他 多四五倍的大群奴隶供 使,是 不到的。雅典的

8、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 上的, 上是奴隶主 奴隶的 政。思考:通 以上的学 ,你来 伯利克里 代高度 展的奴隶主民主政治的 ? :雅典民主政治所体 的平等和公正等民主原 , 适用于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众多的 女和外邦人无 享受 种民主。但它 竟在盛行 制的古代社会开 了民主政治的典范, 后世留下一笔宝 的政治 。雅典正是在民主政治的基 上 造了希腊文明中的大部分 煌。 此,伯利克里 予极高 价, “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 ”教 :古希腊的另一个著名城邦斯巴达, 与雅典截然不同, 又是一种什么 的情形呢? 看 P15 下面小字。活 :假 你生活在公元前 5 世 的古代希腊,你愿意生活在雅典 是斯巴达

9、? 明: 于斯巴达城邦教材用小字介 ,在此 开放性的 ,旨在 学生在看 的基 上有理有据的自由 表自己的 点。教 :正当希腊文明之花在地中海 部蓬勃 放之 ,一个新的 国在地中海中部崛起, 就是 。 史把古代西方文明又交 了 。二、希腊文明的弘 古代 展示: 片母狼乳 像4名校名 推荐母狼乳婴铜像说明:鼓励学生讲述或由教师讲述罗马城的狼孩起源传说以增强趣味性。教师:但历史学家都不以这一传说为凭信。罗马城的建设经历了较长的过程,所以西方有这样一句谚语。展示:“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西方谚语说明:点拨学生引申理解为:成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努力。活动:请看书整理出罗马历史发展的线索。(提示:可以按照时

10、间的顺序以箭头的方式,也可以年代尺的方式制作。)展示: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简表一: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简表二:展示:地图意大利半岛5名校名 推荐教师:公元前8 世纪,在意大利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教师:公元前509 年,罗马共和国在罗马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在共和国早期,最高行政长官都由贵族担任,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掌握着统治大权。后来平民经过长期的斗争,取得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权利。但平民的权利是有限的,罗马共和国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思考:这与雅典民主制度有何不同?(点拨:从民主的广泛性与阶级性方面比较。)说明:罗马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教材叙述较少,教师以讲述的方式予以补充,并适当引导,让学生

11、认识它与雅典民主制度在民主的阶级性上是相同的。教师:早期的罗马共和国资源贫乏、疆域狭小,不断向周边开疆拓土,经过一系列征战,征服了意大利半岛。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和奴隶,罗马与商业强国迦太基爆发了布匿战争。经过长期征伐,公元前 2 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繁荣昌盛。展示:地图公元前 2 世纪末的罗马6名校名 推荐公元前 2 世纪末的罗马说明:让学生通过看地图直观感知罗马领土的变化情况。展示:布匿战争给罗马的发展带来了双重后果:一方面它导致罗马奴隶制经济的高度繁荣,使罗马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综合国力达到极盛;另一方面它也导致了小农破产、公民兵役制瓦解、社会道德风尚败坏沦落,从而为罗马共和国的衰亡埋下了隐患。罗马崛起思考:材料中所说的“布匿战争给罗马共和国的衰亡埋下了隐患”指的是什么?除此外,罗马共和国的衰亡还有什么因素?说明:对罗马共和国衰亡的原因的分析,运用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师生谈话的方式,便于学生把握。(可在分析社会危机时,简单提及斯巴达克起义)教师:公元前27 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被授予“奥古斯都”(意为“至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