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精编名师教案北师大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673113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精编名师教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精编名师教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精编名师教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精编名师教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精编名师教案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精编名师教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精编名师教案北师大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二课劫难中的抗争探究预习提纲: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探究预习习题:(一)连词成句太平军洋枪队要求:将以上两个词语连成一句话,要求语意正确、语气通顺。(二)超级联想它曾是明清时期的皇家宫苑;它被西方人称为“夏宫”;年月,英法联军烧毁了它。规则:在第一条说中答案的得分,在第二条说中答案的得分,依次递减。(三)真真假假中俄北京条约规定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中国领土割让给俄国。()年月至年月英法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年,清政府收复新疆,在新疆设立行省。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沙俄割东北、西北领土以及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等基本史实。在“清朝疆域图”上填充俄国割北方领土的情况且结合教材中的地图、图表讲解有关史实,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收集、整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有关资料,叙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说出圆明园残迹留给我们的启示。1名校名 推荐收集太平军的故事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料,提高收集历史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课前查找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料,通过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共同解决问题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学会合作交流和共同学习。情

3、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本课四目内容的学习,认识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而中国人民面对侵略是英勇不屈的,从而培养爱国情感以及保护国家文物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 再现史实, 体现“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的理念。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教学准备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俄国趁火打劫”让学生感受到鸦片战争后列强进一步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处于劫难之中;又通过“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和“左宗棠收复新疆”来突出表现中国人民面对

4、侵略英勇不屈的抗争精神。鉴于本课内容较多,授课时亦可将第四子目“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内容调整到其他课节中。学情分析部分学生曾观看过影片火烧圆明园或到过北京游览了圆明园遗址,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段屈辱历史有一定的认识;经常看故事书的学生也知道不少太平天国的故事和人物。通过本课,学生可以更进一步了解这段历史。教师活动将本课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痛打洋枪队”作为研究性专题:一个是侵略,一个是反抗。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和影像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预习本课;查阅汇总资料,选择专题研究汇报的方式;准备清朝疆域图和拼块。板书设计第 2 课劫难中的抗争2名校名 推荐

5、劫难: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沙俄趁火打劫(割北方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抗争: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播放多媒体课件,由浮雕虎门销烟 、出现在中国海面上的英舰及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组成的三幅图片在音乐中依次缓缓出现。教师:侵略者并没有满足已有的在华特权,更加肆无忌惮地对中国发动了新一轮的侵略。在祖国危机之时,爱国志士坚持着不屈不挠的抗争。我们今天来学习“第2 课劫难中的抗争”。(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几幅有代表性的图片,学生能很自然地回忆起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调整自己的情绪,集中精力进入新的一课)一、英法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教师:年月至年月,英法对中国发动

6、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者在战争中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请第一组同学为我们介绍这段史实。学生活动:主持人及发言的同学来到讲台上,汇报他们搜集学习到的知识内容,一名同学操作电脑,展示有关的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汇报时,看其是否把握住了如下内容,如有不足,可以进行补充。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简单经过;战争期间,各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尤其是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主持人:我们组经过大量资料的查找和整理,通过名称的原由、战争的经过、火烧圆明园三个方面向你们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学生: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名称的由来。学生:展示英法两次入侵的路线

7、,介绍战争的经过。教师:提供清政府与四国列强在年月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年月与英法签订的北京条约 ,指导学生将两个条约与南京条约进行比较,思考中国又遭受到了哪些更大的损害。3名校名 推荐学生活动:经过讨论、分析,达成共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主持人:年月,英法联军向北京进犯,咸丰仓皇出逃。月,侵略者控制了北京,并进犯了皇家园林圆明园。学生:介绍圆明园“万园之园”。学生: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断,展示圆明园被毁前后的图片、照片,朗读有关资料。学生:抒情演讲,与同学们产生共鸣。(附录一)师生活动:教师提供一份关于圆明园文物的资料,结合“每课一得”与同学们探讨如何收回遗失的文物和保

8、护国家文物。补充资料中国买回被掠走的圆明园文物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后,对园内的文物进行大肆地掠夺和破坏。后来,侵略者把掠夺来的文物集中到一起,公开进行廉价拍卖。有些被拍卖的文物辗转流落到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里,有的甚至在后来的拍卖市场上出现。如长春园海晏堂前的喷泉饰物十二生肖铜兽头中的三个,一个是猴头,一个是牛头,另一个是虎头。近年中国有关方面花费了数千万元的高价,从拍卖市场买回了这三件国宝。(设计意图:师生间畅所欲言,联系现实事例交流彼此感受,共同寻求良策。教师适时布置课余研究性课题关于保护国家文物问题。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二、沙俄趁火打劫教师:沙俄向中国领土扩张的野心由来已久

9、。 (引导学生回忆,清朝前期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终以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两国东段边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利用清政府无暇北顾的机会,也加入到侵略者的队伍当中。从世纪年代末到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领土多万平方千米。(一边演示课件“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示意图”,一边讲解)学生活动:四人一组取出清朝疆域图,在此图上用彩笔试着绘制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疆域界线,再将准备好的拼块试着填充到被沙俄割占的中国领土面积范围上,互相解释此图的含义。(设计意图:学生亲自动手绘制地图,体验中国领土被沙俄割占的痛心感受,加深记忆,增强爱国的情感)三、太平军痛打洋枪队教师:有侵略就有反抗

10、。面临着外国列强的铁骑践踏着我们的家园,中国人民反抗清朝统治、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风起云涌。请第二组的同学给我们介绍太平军的英雄事迹。4名校名 推荐主持人:同学们好!我们组在查找资料的基础上,编排了一场纪实报道:太平风暴,让同学们来了解太平军的事迹。教师活动:在课前对学生排演的课本剧观看一遍,提出指导性建议,应支持学生对整个剧目的构思设计,改正学生自编剧目中的疏漏和违背史实之处。剧目的内容应体现以下几方面:太平军的兴起(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太平军的性质太平军痛打洋枪队的事迹四、左宗棠收复新疆(提议:鉴于本课容量过满,将本目内容补充移到其他课节中)教师: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并没有因战事

11、结束而得到安宁,边疆出现了危机局面,特别是新疆地区。你知道新疆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新疆蕴藏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学生回答:(略)教师:(课件展示)“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歌颂扬了世纪年代中期,钦差大臣左宗棠率兵收复新疆、治理新疆的伟大业绩。那么,新疆是怎么丢掉的呢?左宗棠又是怎样收复的呢?学生活动:阅读有关内容,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认识。教师:介绍左宗棠及阿古柏占领新疆。(关于海防与塞防的争论由授课时间来定)1874 年,我们的祖国东南西北同时在频频告急的时刻,清政府内部出现一场严重的争论,这场争论就是海防与塞防的争议。海防是指沿海的军事防务;

12、塞防是指边疆内陆要塞的军事防务。李鸿章上书朝廷主张:“海防、西征力难兼顾。”西征就是征讨哲德沙尔国。他分析:“海防近京师,一旦有事,京师动摇,新疆不守,难以危及京师”,并主张暂时放弃玉门关外。对此,你认为如何?生 1:两次鸦片战争敌人都是从海上来的,海防决不能疏忽。生 2:清政府的财政确实特别困难。再说,收复新疆特别不容易。生 3:李鸿章这个看法是相当不好的,会使中国丧失很大一片领土。师:李鸿章讲得不是没有道理,海防也的确重要,而且国家财政也拮据。但是在一个根本问题上李鸿章是站不住脚的: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西汉时期就设置了西域督护进行管辖,怎么能置之不理呢!当时身为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得知后愤然驳斥。同学们能不能代左宗棠上书?生 1:因为阿古柏政权刚建立,羽毛未丰满,如果先建海防,阿古柏势力越来越大,就不好收拾了。生 2:假如他们进入蒙古,直接危及京师。师:对!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教师:展示课件“收复新疆示意图”,并讲述: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通向南疆的门5名校名 推荐户。清军挺进南疆, 得到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各族群众纷纷拿起武器, 痛击阿古柏侵略军。 不久,阿古柏兵败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