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人教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巩固练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答案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663663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人教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巩固练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届人教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巩固练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届人教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巩固练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届人教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巩固练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届人教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巩固练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人教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巩固练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人教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巩固练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人教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巩固练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答案专题: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选择题1、关于实验室中四个装置的说明符合实验要求的是()A若需制备较多量的乙炔可用此装置B可用此装置来制备硝基苯,但产物中可能会混有NO2C可用此装置来分离含碘的四氯化碳液体,最终在锥型瓶中可获得碘D可用此装置来制备乙酸乙酯并在烧瓶中获得产物1【分析】A电石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不能在启普发生器中进行;B在浓硫酸作用下浓硝酸与苯水浴加热制取硝基苯,结合浓硝酸易分解分析;C碘单质易升华,最终在锥型瓶中不会获得碘;D通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解答】解:A制取乙炔时电石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不能

2、用启普发生器,故A错误;B该装置可制备硝基苯,制备硝基苯是要加热,反应时浓硝酸可能分解生成二氧化氮,则产物中可能会混有NO2,故B正确;C碘蒸汽冷凝后变为固体,在锥形瓶中不能收集到碘,故C错误;D制备乙酸乙酯时,乙酸乙酯挥发出去,在烧瓶外冷凝成液体后收集,不能在烧瓶中获得产物,故D错误;故选:B。2、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将固体加热至恒重B制备无水AlCl3蒸发Al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C重结晶提纯苯甲酸将粗品水溶、过滤、蒸发、结晶D鉴别NaBr和KI溶液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解析】A项,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

3、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项,直接蒸发Al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AlCl3溶液,铝离子发生水解,最终得到的是Al(OH)3,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项,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的方法是将粗品水溶,趁热过滤,滤液冷却结晶即可;D项,NaBr和NaI都能与氯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单质,再用四氯化碳萃取,有机层颜色不同,能达到实验目的。【答案】D3、下列实验装置正确的是()。【解析】A项,MnO2与浓盐酸反应需加热且收集Cl2时应从长管进气;B项,Na2O2为粉末状,会从塑料板的小孔漏下来;D项,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不能伸入集气瓶太长。【答案】C4、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方案目的A验证氧化性:

4、Cl2Br2B验证溶解度:AgClAg2SC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2D比较乙醇中羟基氢原子和水分子中氢原子的活泼性【解析】反应没有加热,不能生成氯气,则实验不能完成,A项错误;含有硝酸银,通入硫化氢生成硫化银沉淀,不能证明沉淀间发生了转化,B项错误;SO2和CO2都与氢氧化钙反应,且反应现象相同,不能检验,C项错误;加入相同的钠块,分子中氢原子越活泼,反应越剧烈,可完成实验,D项正确。【答案】D5、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其中Y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M与N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MNXYZA.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MNZB.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ZMYC.单质的熔点:

5、XZND.简单离子的半径:ZNX【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Al元素,M为C元素,Y为Si元素,N为O元素,Z为S元素,非金属性OS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A项错误;非金属性SC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B项正确;Al为金属,熔点在这三者中最高,S常温下为固体,氧气为气体,则单质的熔点XZN,C项正确;一般来说,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的半径:ZNX,D项正确。【答案】A6、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

6、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NH4HCO3显碱性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C向2支各盛有2 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变化相同温度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AgI的溶解度D在以镁、铝为电极,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装置中镁表面有气泡产生金属活动性:AlMg答案C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的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而不是碳酸氢铵显碱性,A错误;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可能是盐酸被氧化生

7、成的氯气与水反应能够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B错误;向2支各盛有2 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生成了AgI沉淀,没有生成AgCl沉淀,所以Ksp(AgI)Ksp(AgI)答案B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酸性:H2CO3苯酚HC,Na2CO3溶液使苯酚浊液变澄清,是因为反应生成了HC,A错误;密度:水CCl4,上层为水层呈无色,下层为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CCl4萃取了碘水中的I2,即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B正确;铁粉与Cu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了Fe2+与Cu,故氧化剂Cu2+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Fe2+的氧化性,C

8、错误;原混合液中c(Cl-)与c(I-)关系未知,故不能判断Ksp(AgCl)与Ksp(AgI)的大小关系,D错误。二、非选择题(一)锰的化合物种类较多,大多具有广泛的用途。.MnO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MnO2的性质。(1)该小组设计了如下4个方案以验证MnO2的氧化性,其中可行的是。A.把MnO2固体加入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黄绿色气体生成B.把MnO2固体加入H2O2溶液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C.往Na2SO3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再滴加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D.往FeSO4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再加入MnO2固体,观察溶液是否变红(2)为研

9、究溶液中MnO2的氧化能力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对比实验:在室温下,取A、B、C三支试管,用等浓度、等体积的KI溶液和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MnO2固体反应,然后分别加入1 mL 0.2 molL-1 NaOH溶液、1 mL水、1 mL 0.1 molL-1硫酸。现象记录如下: 试管编号实验现象A溶液不变色 B溶液缓慢变浅棕褐色 C溶液迅速变棕褐色 从以上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出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铁酸锰(MnFe2O4)可用于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可有效缓解能源危机。MnFe2O4的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已知Fe3+、Mn2+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开始沉

10、淀 完全沉淀 Fe3+ 2.74.2Mn2+ 8.310.4(1)步骤一中投入原料Fe(NO3)3和Mn(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理论上应为。(2)步骤二中需控制pH的范围是。(3)步骤三沉淀中是否洗涤干净的判断方法是。【解析】.(1)MnO2需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且需要加热,方案A错误;MnO2作催化剂,不是氧化剂,方案B错误;BaSO3和BaSO4均为白色沉淀,方案C错误;如果溶液变为红色,说明MnO2具有氧化性,方案D正确。(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酸性条件下溶液迅速变为棕褐色,说明I-迅速被氧化成I2,因此得出的结论是酸性越强,MnO2的氧化能力越强。反应中I-I2,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MnO2中Mn元素由+4价+2价,化合价降低,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I-Mn2+I2+2H2O。.(1)根据铁酸锰的化学式MnFe2O4,以及元素守恒,推出Fe(NO3)2和Mn(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根据工艺流程,需要保证Fe3+、Mn2+全部转化成沉淀,因此调节pH10.4。(3)沉淀表面是KOH溶液,因此检验沉淀是否洗净,可以检验洗涤液是否呈中性。【答案】.(1)D(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