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件

上传人:w****7 文档编号:145663150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复习课,指阳中学,课时一:复习目标,1、知道空气的组成和保护措施; 2、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考点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21%,78%,0.03%,0.94%,0.03%,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1、 法国化学家 用最早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组成,得出空气是由 和 组成的结论。,拉瓦锡,N2,O2,化学性质不活泼 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密度 比空气略小,常用作保护气; 医疗上用作冷冻麻醉;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等,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利用惰性作保护气;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

2、的光源;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等,稀有气体,氮气,3、空气中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与用途:,考点二: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1、空气被污染危害:,2、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_ (CO、SO2、氮的氧化物如NO2 )和_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 等。,有害气体,烟尘,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3、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温室效应( 等) 酸雨( 等) 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4、保护空气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

3、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CO2、CH4,氮的氧化物、SO2,课堂检测,1、下列关于空气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大约含有21%的氧气是指100g空气中含有21g氧气。 (B)人类呼吸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最大的污染源。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的主要成分比较固定,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D,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澄清石灰水露置空气表面会 这说明了空气中含有 ;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了空气中含有 。,氮气,形成白膜,二氧化碳,水蒸汽,3、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下表是吉安市

4、一年四季空气质量监测的平均数据。请你根据表回答下列问题:,(1)、 对该城市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 (2)、哪个季节空气质量最差 (3)、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4)、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加以防治,对我市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TSP,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是冬季,原因冬天是取暖燃烧大量的煤炭,可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是改个体取暖为集体供暖,4(拓展)、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1年12月5日,环境空气质量标

5、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截止,将PM2.5纳入国家环境质量监控体系,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施 (1)PM2.5属于下列空气污染物中的( ) A、可吸入颗粒物;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二氧化氮。(2)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等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天然气B石油C酒精D煤 (3)雾霾天气可入肺颗粒物较多,医生指导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减少户外活动,若外出必须戴口罩,常用的三种口罩过滤孔径如下:普通16层纱布口罩在100微米左右;单层无纺布口罩在10微米左右;N95专业口罩在0.1微米左右则选择更有效的口罩是( )(填序号),,其中口罩的作用是过滤,由此

6、你对过滤有何新的认识呢 (4)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天空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大气的是( )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B、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C、焚烧落叶和垃圾D、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A,C,过滤也可将固、气进行分离,C,5、小明在商店购卖了一包“上好佳”天然薯片,发现里面鼓鼓的,充了气体。,提出问题:里面充的是什么气体?,提出猜想:猜想一:氧气; 猜想二:氮气; 猜想三: 。,小华提出,猜想一肯定不可能,他的理由是:,设计实验:验证哪种猜想是正确的?,反思与应用:你认为能充当食品保护气的气体,要满足哪些条件?,二氧化碳,氧气会与食品反应,加快食品的腐蚀。,无毒;化学

7、性质稳定不与食品反应;来源要广。,考点三、合作探究:空气中O2含量的测定方法:,如图是实验室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 气含量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探究下列问题: (1)、原理:利用红磷燃烧,将瓶中的 消 耗完,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瓶内 减少,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外界气压将 压入瓶中, 占去消耗 的体积。 (2)、对装置要求: 。 (3)、实验现象:_ (4)、实验结论:空气是 ; (填物质类别) O2约占 ,同时能得出氧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N2约占 ,同时能得出氮气具有的性质是 ; (5)、探究:实验误差分析: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_ _ _ _,O2,气压,水,O2,气密性良好,红

8、磷燃烧有大量白烟产生,,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混合物,1/5,能支持燃烧(助燃性),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就打开了止水夹。,实验拓展: 1、已知镁不但能在氧气燃烧,还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炭黑。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实验室能否用燃烧镁的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什么? (2)、反思与应用:实验室用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对反应物的选择要是 ;同时你对燃烧与灭火有何新的认识: 2、实验室能否用燃烧木炭的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原因是: ; 但若预先在集气瓶底装入少量的氢氧化

9、钠溶液,则用燃烧木炭的方法也可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什么?,不能。因为镁燃烧不但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还将氮气与二氧化碳也消耗。此时测出的体积不是氧 气的体积了。,反应物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能与空气中的其它成份反应。,燃烧不一定是与氧气反应;活泼金属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不能;因为生成的气体(二氧化碳)又会占去消耗氧气的体积,不能产生压强差,因为生成的气体(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瓶内气压又会减小,从而产生了压强差,处界气压将水压入瓶中占去消耗氧气的体积。,小结: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1)、原理:利用红磷燃烧,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瓶内(气

10、压)减少,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外界气压将(水)压入瓶中,占去消耗(氧气)的体积。 (2)、对反应物的要求:反应物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能与空气中的其它成份反应。 (3)、对生成物的要求:生成物为(固体或液体),若为气体则必需要用试剂吸收。 (4)、实验误差分析:,(1):红磷要足量,才能将瓶中的氧气耗尽。(2):装置的气密性要强,不能漏气;(3):冷却后才能打开止水夹。,练习检测二:,1、(2014山东烟台中考)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装置一 装置二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

11、位置不同, (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是 。 (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 ; 。,15%,装置二,装置二中的气球更易空气流通,氧气与铜能充分反应,铜粉的量不足,不能将氧气耗尽,装置漏气,末冷却到室温就读数。,2:下图是由A、B两上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其中存有30mL空气,给装有螺旋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其目的是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停止加热后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B注射器中,推测注射器B中气体的体积约为 mL(玻璃管的体积可以不考虑),你的结论是 。,铜丝由红色

12、,铜丝表面变黑,24,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五分之一。,使氧气与铜能充分接触发生反应,小结,空气,重要性 成分: 污染及防治,生物赖以生存的必需物质 重要自然资源(用途),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氧气含量测定),污染物 污染的危害 防治措施,知识网络,3、氮气由于化学性质 ,所以可作书画、粮食、蔬菜的保护气或充填电灯泡。 4、(2012江西中考)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B、一氧化碳; C、烟尘;D、氮的氧化物。,不活泼,A,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澄清石灰水露置空气表面会 这说明了空气中含有 ;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

13、说明了空气中含有 。,6、化学概念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可用下图表示:,A、包含关系; B、并列关系; C、交叉关系。 则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关系属于: 化合物与氧化物的关系属于: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属于:,氮气,形成白膜,二氧化碳,水蒸汽,B,A,C,课时二:复习目标,掌握氧气的性质; 掌握氧气的制法; 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的含义及区别。,二、氧气,氧 气,性质 制法 用途,与单质反应 与化合物反应,氧化反应,剧烈氧化 缓慢氧化,实验药品 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 收集方法 验满方法 检验方法 注意事项,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_的气体,它可以与

14、金属、非金属、化合物等多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氧气是 的气体,_溶于水。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克/升,密度比空气_ _(空气密度1.293克/升)。加压降温条件下为_ _液体、_雪花状固体。,一、氧气物理性质,二、氧气化学性质,不易,略大,淡蓝色,淡蓝色,比较活泼,考点一:氧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氧气的化学性质,讨论、在做铁在氧气中燃烧和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为什么预先要在瓶底装些水,它们的作用有何不同?,考点二:1、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A+B=AB,与氧发生 的化学反应,AB=A+B,AB+C=CB+A,多生一,有氧气参加反应,一生多,单化交换,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 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一定是一个氧化反应。,2、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 ,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通常无 现象,但会 。如: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等。,很慢,发光,放出热量,课堂检测,1、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氢气+氧气 水 B.氨气+氯化氢 氯化铵 C.碱试碳酸铜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D.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A、B,A、D,C,2、化学概念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可用下图表示:,A、包含关系; B、并列关系; C、交叉关系。 则化学变化和物理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