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565983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98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概念,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与血脂异常,与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的动脉疾病,主要累及弹力性动脉和弹力肌型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是多种致病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血清胆固醇过高,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吸烟是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因素,被称为主要危险因子。此外,体力活动过少,缺乏体育锻炼、超重、精神紧张、A型性格以及有冠心病家族史都能影响冠心病的发病率,并可使发病年龄提前。这些因素均列为次要危险因子。,冠心病的易患因素或危险因素,临床分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隐匿型冠心病),*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缺血性心肌病型,*猝死型,心绞痛的概念 在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 发生冠状动脉的供血不足,导 致心肌短暂、急剧性缺血缺氧。,一.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最基本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狭窄、痉挛,心肌血氧供需矛盾,心绞痛,心肌血氧供应暂时减少,二. 临床表现,(一)症状(发作性胸痛),1、部位:胸骨后或心前区放射 至颈、肩、左臂尺侧等 2、性质:压迫感、紧缩感、 烧灼感、闷痛等,3、诱因:休克、大失血、手术、心律失常、激动、劳累、饱食、受寒、用力排便等。 4、胸痛持续时间及缓解方式: 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13分钟缓解)。,(二)体征,1.发作时:面色苍白,皮肤湿冷,HR增快, BP增高 2.缓解期:可无任何表现

3、,(三)分型 1、劳累性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 2、自发性心绞痛 (卧位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中间综合征、梗死后心绞痛) 3、混合性心绞痛,除稳定型心绞痛外,其余统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三、护理措施,1.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就地休息、停止活动。 2.给予高维生素、低热量、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适量蛋白质、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与饮料,避免寒冷刺激,禁烟酒,不饮浓茶、咖啡,多吃蔬菜、水果。,3、病情观察:观察疼痛情况 4、用硝酸甘油护理 (1)不良反应:头痛,血压下降,晕厥等。 (2)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定期更换。 (3)胸痛发作时:每隔五分

4、钟含服硝酸甘油 0.5mg,直至疼痛缓解。 (4)含服后平卧,吸氧。 (5)静脉滴注:监测血压,注意输液速度。,。,5. 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急性发作期间应就地休息,缓解期注意劳逸结合。 (2).消除紧张、焦虑、恐惧情绪,避免各种诱发因素,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 (3).掌握心绞痛发作的自我保健。 (4).宣传饮食保健的重要性,取得病人主动配合。 (5).去除危险因素,积极治疗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6).根据病人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不同,讲解发病有关知识,嘱病人戒烟酒,定期复查。,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是指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

5、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1h以上)的缺血、缺氧,导致心肌坏死。,概 念,一.病因与发病机制,基本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血氧供需矛盾,心肌梗死,心肌血氧供应持续减少1小时以上,二. 临床表现 ,1.先兆症状:如稳定型心绞痛变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繁,持续时间较长,程度严重,硝酸甘油疗效差等。 2.胸痛:是最早的、最突出的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疼痛程度较心绞痛更为剧烈,持续时间更久,可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用硝酸甘油无明显效果。常于清晨、安静时发作。,(一)症状,是最严重的症状常发生在起病后数小时1周内。其中心律失常极常见,是死亡最主要的原因。

6、,5.心律失常 6.低血压或休克 7.心力衰竭,3.全身症状:体温多在38左右 4.消化道症状:常伴恶心、呕吐和腹胀痛,(一)症状,(二)体征,心脏、血压、心律可发生变化,但无特异体征。 (三)并发症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2心脏破裂 3栓塞 4心室壁瘤 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三、护理措施,1.休息和活动:第1周内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进食、洗漱、大小便等,一切生活由护理人员协助进行,尽量避免增加劳力,第2周除低血压外,可在床上做深呼吸及伸展四肢等轻微运动或四肢被动运动,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第35周如病情稳定,可逐渐离床,在室内逐步走动,运动次数视自身感觉而定,并因人而异逐渐恢复体力,

7、有并发症者,卧床时间应适当延长。,2.饮食:应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多维生素、少刺激性、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如稀饭、面条汤等,并少食多餐,每餐进食后不易有饱胀的感觉,避免因过饱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忌烟、酒,对下壁急性心肌梗死者常伴有恶心、呕吐,对频繁呕吐者可暂禁食。体重超重者可控制总热量,伴有糖尿病者应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并有心力衰竭者应适当限制食盐。 3保持大便通畅,4.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有濒死感及恐惧感,要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多关心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让其感觉到温暖和安慰。在发病的12天可应用音乐疗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护士在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准、稳、快,稳定患者的情绪,主动关心患者的起居及做好生活护理。在解释和安慰患者时,语言要得体,语气和蔼,体贴和关心患者,从而融洽护患关系,为患者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能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病情早日康复。,5.心梗抢救顺序:立即送监护室 吸氧、监护 止痛、溶栓、介入 保护心肌、对症 休息、饮食、排便、心理护理,谢 谢 !,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