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医疗用品及环境的消毒-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565971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医疗用品及环境的消毒-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常用医疗用品及环境的消毒-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常用医疗用品及环境的消毒-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用医疗用品及环境的消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医疗用品及环境的消毒-(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医疗物品和环境的消毒 二病区 韩晓辉,常用医疗用品及环境的消毒,一、常用的医疗用品有哪些?,1、一次性用品(棉签、挡眼板、手套、眼罩、纱布、采血针、血糖针)一次性眼压针 2、玻璃类(体温计、酒精灯) 3、塑料及橡胶类(止血带、血压计袖带、听诊器氧气湿化瓶开口器、舌钳、压舌板、氧气面罩、痰盂、便器) 4、仪器(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视力表、眼压计、裂隙灯、检眼镜、血压计、血糖仪) 5、治疗盘、治疗车、冰箱、小药杯、弯盘、医用剪刀镊子、扩张器、无菌包等,医院消毒、灭菌的重要性,医院消毒与灭菌是控制或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 尤其在控制或减少外源性医院感染的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医院感

2、染:内源性、外源性,医院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清洁,清洁:用物理方法消除污染物体表面的有机物和污迹、尘埃。 方法:水洗、机械去污法、去污剂去污,消毒,消毒: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消毒合格:消毒后媒介物携带的微生物等于或少于国家规定标准,人工污染微生物减少99.9%,自然污染微生物减少90%。,灭菌,灭菌: (Sterilization) 杀灭或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灭菌方法:热力、电离辐射、微波、等离子体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用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灭菌的方法。,一、

3、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1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 再进行消毒灭菌。(先清洗再消毒灭菌) 2 .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消洗消。,朊毒体:1mol/L NaOH 60 气性坏疽:0.1%-0.2%含氯消毒液 30-45 ;有明显污染0.51 60,二、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一)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 体温表: 1.口表和肛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冷开水冲净,纱布擦干。 2.腋表也可采用酒精擦拭,终末用500mg/L含氯消毒剂盖盒浸泡30分钟 听诊器、血压计:用75%乙醇或250mg/L含氯消毒

4、剂擦拭,袖带每周清洗、晾干备用。 止血带 :清洗后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水 冲净晾干。(虽然是低度危险性物品,但常常被血液污染) 。存在问题:不消毒,反复使用。,二、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吸引瓶、引流瓶:先流动水刷洗,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流动水冲净,晾干。有条件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吸引、引流装置。 痰盂、便器:专人专用,用后冲洗,出院终末消毒。先流动水刷洗、晾干,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流动水冲净,晾干。,先清洗再消毒,二、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二)换药用物品消毒 1.换药用的缸罐,每周更换2次。送供应室清洗、消毒、高压

5、蒸汽灭菌。,二、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2.无菌持物钳(镊) 持物钳(镊)干式保存,每4小时更换一次,有污染时及时更换。 缸、罐、钳(镊)等清洗、消毒,高压蒸汽灭菌。 注意: 不得用消毒液保存持物钳(镊)。 一罐内不得放多把镊钳。 持物钳(镊)不能用于换药。 换药缸(罐)不能代替换药碗使用。,二、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二)换药用物品的消毒 3.凡士林纱布不能用高压蒸汽灭菌。,解决办法: 因基层医院基本无干热灭菌设备。所以,选择使用一次性凡士林无菌纱布。,二、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三)喉镜、气切导管、吸氧装置 中、高水平消毒 喉镜片 : 清洗擦干后500mg/L含

6、氯消毒剂 浸泡消毒30分钟,干燥后置于自封式塑料袋内备用。,二、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氧气湿化瓶、氧气连接管: 1、氧气湿化瓶: 湿化液用无菌水每天更换。 湿化瓶每周消毒更换1次。流动水清洗、晾干,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干燥、保存。 2、长期吸氧患者氧气连接管每次用后清水清洁、晾干备用。 3、一次性吸氧装置每周更换一次。,二、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六)环境与物体表面的消毒 地面、物体表面、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 普通诊疗病区:无明显污染时, 采用湿式清洁。(床单元每日清水擦拭,地面每日湿式清扫2次以上) 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室、节育室、口腔科等每天常规消

7、毒液擦拭, 所有区域:当地面、物体表面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应对床单元及其相邻区域进行清洁和终末消毒。,注意个人防护,(六)环境与物体表面的消毒,地面消毒采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000ml加1片500mg/L) 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地面。,5000ml,量好刻度: 准确 减少工作量 避免随意性,洁具的处置: 用后清洗干净,摸布用250mg/ L含氯消毒剂浸泡 30min 、拖布清洗后用500mg/ 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清洗干净,晾干备用,二、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床单、被褥处理 直接接

8、触皮肤的床上用品一人一换,遇污染及时更换。长期住院每周更换。换下的床单等置于污衣袋内,不要随地乱扔。禁止在走廊内清点被服。 间接接触患者的被芯、枕芯、褥子、病床隔帘、床垫等,应定期清洗与消毒;,二、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六)空气的清洁与消毒 开窗通风,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2次,每次2030分钟。自然通风不良时,可安装通风设备,如风机、排气扇,保证诊疗场所的空气流通和换气次数; 必要时(通风条件不好)使用动态空气消毒器消毒或紫外线消毒。 过滤网要定期清洗!,紫外线消毒注意事项,使用中的紫外线,新灯的辐照强度不低于90w/cm2,使用中紫外线灯的辐照强度不低于70w/cm2,凡低于70

9、w/cm2应及时更换灯管。没有条件的可逐日记录使用时间,以便判断灯管是否达到使用期限。,紫外线消毒灯的安装和使用,紫外线灯管安装的数量 正确的安装数量:按照1.5wm3计算。 例:6m5m3m=90m3 (901.5)30=4.55支 此房间应安装5支30W紫外线灯管。 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酒精(75%)布巾擦拭一次。 注意眼睛和皮肤的保护。(在无人情况下使用) 定期监测(每年监测不少于2次)紫外灯的照射强度,使用中的强度应不低于70W/ cm2。,二、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紫外灯的照射强度监测: 试纸法: 测定时,打开紫外线灯管5min待其稳定后,将指示卡置于距紫外线灯管下

10、方垂直1m中央处,将有图案一面朝向灯管,照射1分钟。(注意眼睛和皮肤的防护) 结果判断:紫外线灯照射后,图案中的紫外线光敏纸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将其与标准色块相比,即可测知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值是否达到使用要求。,1m,含氯消毒剂,杀菌机理:通过次氯酸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胞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 适用范围:医疗用品、物体表面和地面、卫生间、便器、餐饮具、水消毒。,含氯消毒剂的优缺点,杀菌谱广 低毒或无毒 价格低廉、货源充足 受有机物及酸碱度影响大 有腐蚀性 不稳定,含氯消毒剂常用的消毒剂量,浸泡 繁殖体200mg/L (1:250) 10min,肝炎、结核 2000mg/L (1:25)30min。 桌面、地面血迹 1000mg/L (1:50)擦拭。 喷洒 1000mg/L 2001000ml/m2 3060min。 特殊病原体污染物品应根据病原体种类加大浓度。(如结核2000mg/L,SARS 5000mg/L 被朊毒体污染的10000mg/L) 干粉消毒法:含氯消毒剂用量是排泄物的15,搅拌,作用26小时。,感控靠大家 感控为大家,医院感控 从 你我 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