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日出之国新月之乡》同步练习北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65954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日出之国新月之乡》同步练习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日出之国新月之乡》同步练习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日出之国新月之乡》同步练习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日出之国新月之乡》同步练习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日出之国新月之乡》同步练习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日出之国新月之乡》同步练习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日出之国新月之乡》同步练习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十九课“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一、单项选择题1、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大和统一日本B大化改新C幕府统治的开始D明治维新答案: B知识点: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对日本基础知识的了解。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故本题选B。点评:考察学生对日本大化改新的了解。2、公元 7 世纪时,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仿效的是()A. 中国隋唐制度B.中国明清制度C.希腊共和国制度D.罗马元首制度答案: A知识点: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历史知识的比较分析能力。日本与中

2、国的渊源比较深,大化改新时日本统治者任用了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进行改革,据此先排除C、 D两项。分析A、B两项,大化改新的时间是646 年,据此推断应是中国的隋唐时期。点评: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比较分析能力。3、下列各项与日本大化改新有关的是()大和统一日本本土实行“班田收授法”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A. B.C.D.答案: B知识点: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历史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是日本大化改新之前发生的事情,与大化改新无关,据此就可排除A、 C、 D三项。点评:考察学生对日本大化改新的理解。4、伊斯兰教最早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建立

3、在()A麦加B麦地那C巴格达D耶路撒冷1名校名 推荐答案: B知识点: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伊斯兰教。622 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故本题选B。点评:考察学生对伊斯兰教的理解。5、大化改新发生在()A. 公元前 646 年B.622年C.公元前 622 年D.646年答案: D知识点: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了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公元 646 年元旦, 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史称大化改新。点评:考察学生对伊斯大化改新的理解。6、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是()A. 道教B.伊斯兰教C.佛教D

4、.基督教答案: B知识点: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解析: 分析: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的创立,同阿拉伯历史上一个伟大人物穆罕默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故B 项正确。 A 项是中国地地道道的宗教,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基督教的创始人是传说中的耶稣。点评:考察学生对世界三大宗教的了解。7、伊斯兰教的经典是()A. 圣经B.古兰经C.神曲D.金刚经答案: B知识点: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解析: 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圣经是基督教经典,金刚经是佛教经典,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的文学名著。因此,正确答案应为B 项。点评:考察学生对世界三大宗教的了解。8、穆罕默德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

5、的民族统一体的纽带是()A. 政治口号B.经济实力C.个人魅力D.宗教信仰答案: D2名校名 推荐知识点: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解析: 分析:解答此题可根据史实作出判断。公元610 年,穆罕默德开始传教。他针对当时阿拉伯半岛居民生活条件艰苦的现状,提出禁止高利贷、买卖公平、施济贫民、善待孤儿、“穆斯林都是弟兄”等主张,赢得了人心。因此,信奉者日益增多,伊斯兰教逐渐成为一面团结阿拉伯人的旗帜。穆罕默德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点评:考察学生对穆罕默德的了解。9、伊斯兰教体系的基础是()犹太教基督教本民族的原始宗教佛教A. B.C.D.答案: A知识点:

6、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对伊斯兰教体系基础的理解能力,可查阅有关资料作出选择。穆罕默德在犹太教、 基督教和本民族原始信仰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宗教体系伊斯兰教。因此,都符合要求。点评:考察学生对伊斯兰教的掌握。10、在阿拉伯国家统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宗教是()A. 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答案: C知识点: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解析: 分析:此题对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的知识进行了考查,又重点考查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统一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解答时可结合宗教产生的地点来排除其他的选项。点评:考察学生对世界三大宗教的掌握。11、穆罕默德的继承者创立的阿拉伯大帝

7、国地跨()A. 亚非欧三洲B.欧亚美三洲C.亚非美三洲D.欧非美三洲答案: A知识点: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对阿拉伯大帝国区域的了解,可对照“阿拉伯帝国形势图”进行空间记忆。从图上可以看出,750 年以后,阿拉伯帝国的疆域在亚洲包括西亚、中亚和南亚,在3名校名 推荐非洲占据了整个北非,欧洲的西班牙也在其控制下。因此,阿拉伯大帝国地跨亚非欧三洲。我综合我发展。点评:考察学生对阿拉伯大帝国区域的了解。12、我国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当时与唐朝往来的国家,从东向西有日本、新罗、天竺、大食等,你知道大食是指下列哪一国家吗()A. 罗马帝国B.埃及C.拜占廷(东罗马帝国)D.阿拉伯帝

8、国答案: D知识点: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解析: 分析:古代中国史书把阿拉伯帝国称为大食,有“白衣大食”和“黑衣大食”之称,据此推断D项正确。点评:考察学生对阿拉伯大帝国区域的了解。13、日本各岛很早就有人类居住,其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是在()A 1 世纪前后B 2 世纪前后C 5 世纪前后D 7 世纪前后答案: A知识点: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日本的发展。日本各岛很早就有人类居住。1 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故本题选A。点评:考察学生对日本的了解。14、 5 世纪,通过不断征服扩张,统一了日本的是()A九州B 大和C萨摩D土佐答案: B知识点: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解析:

9、 分析:本题考查日本的统一。本州中部兴起的奴隶制国家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 世纪时统一了日本。故本题选B。点评:考察学生对日本的了解。15、伊斯兰教历元年是()A 622 年B 623 年C 630 年D632 年答案: A知识点: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把622 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故本题选A。4名校名 推荐点评:考察学生对伊斯兰教的了解。16、下列不属于大化改新经济方面的内容的是()A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B部民转为国家公民C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D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答案: C知识点: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

10、大化改新。A、 B、 D三个选项都是大化改新经济方面的内容。而C 选项是其政治内容。故本题选C。点评:考察学生对伊斯兰教的了解。二、填空题17、()是位于东北亚的岛国,与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它的文明是在吸收中国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答案: 日本知识点: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日本是位于东北亚的岛国,与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它的文明是在吸收中国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点评:考察学生对日本的了解。18、()年元旦,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史称()。答案: 646 年,“大化改新”知识点: 亚洲封建

11、国家的建立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646 年元旦,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史称“大化改新”。点评:考察学生对日本的了解。19、大约 570 年,()出生于古代阿拉伯半岛,属于麦加城的古莱西部落。答案: 穆罕默德知识点: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大约570 年,穆罕默德出生于古代阿拉伯半岛,属于麦加城的古莱西部落。点评:考察学生对穆罕默德的了解。5名校名 推荐20、 622 年,穆罕默德在()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答案: 麦地那知识点: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622 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点评:考察学生对穆罕默德的了解。21、伊斯兰教的标志是(),()的标志是十字架。答案: 一轮弯弯的新月,基督教知识点: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伊斯兰教的标志是一轮弯弯的新月,基督教的标志是十字架。点评:考察学生对三大宗教的了解。三、判断题22、日本民族善于学习、长于模仿。 明治维新是古代日本模仿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改革的典范。()答案: 错知识点: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