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565954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康复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康复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康复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1、患者入院后及时办理入院手续,介绍医院及病区情况,住院注意事项,及时报告医师。2、按原发疾病护理常规。3、入院时测量生命体征、体重一次。4、根据各类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定适合于患者的饮食。5、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信心,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6、评估患者残疾状况(智力、心理、运动能力、脏器功能等)和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7、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如:压疮、肺部感染、尿道感染等)定时给患者翻身及皮肤护理并做好记录。8、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等,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9

2、、观察患者对康复治疗的反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检查和修订护理计划。10、做好康复指导,将康复知识和康复护理要点传授给患者及其家属,指导家属帮助督促患者继续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颈椎病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症。一、观察要点:1、疼痛程度2、颈椎活动范围3、生活自理能力4、主要阳性体征二、主要护理问题1、舒适的改变 与疼痛,颈部活动受限有关2、自理能力下降 与神经根,脊髓变性程度有关3、焦虑/恐惧 与担心预后,疾病反复发作有关4、跌倒的危险 与椎动脉变性程度、快速扭转头部有关5、相关知识缺乏 与

3、缺乏如何预防颈椎病的方法和相关药物用法的知识有关三、护理措施1、颈部制动:颈托固定,急性期制动固定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保证颈部损伤的修复。颈椎骨折患者必须固定,指导患者正确佩戴颈托,早期观察有无不适,如疼痛、麻木加重。导致轻微不适应需坚持2-3天能适应。2、牵引:牵引中出现不适或症状加重时,需立即停止牵引或调整牵引的重量,牵引物的高度及距离,牵引物及牵引绳妥善固定,防止砸伤,注意皮肤有无异常,用棉垫保护,年老体弱,呼吸功能不全及全身状态虚弱者不宜在睡眠时牵引,宜用半卧位牵引,以免引起呼吸道梗阻或颈动脉窦反射性心跳停搏。避免饱餐牵引,以免影响消化,呼吸,心血管功能,牵引后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嘱

4、患者休息片刻不可离开。急性期疼痛剧烈者,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不宜牵引。3、指导患者良好的睡眠体位,使头颈部保持自然仰伸位,胸部及腰部保持自然曲度,上髋及双膝呈屈曲状,枕头高度以患者拳头直径为宜。4、颈部保暖 睡眠和外出时颈部应避免冷风的直接侵袭,冬季可用围巾保护5、医疗体操由医师选择动作和规定运动量,运动应缓慢进行,幅度由小逐渐增大,避免快速运动,脊髓型颈椎病及椎动脉型发作期应当限制运动,骨质增生明显者需慎重进行。6、物理疗法的护理 明确物理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避免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疼痛和损伤,向患者解释治疗的目的及作用。介绍治疗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做好治疗前的合理护理,

5、说明所应用治疗方法的感觉和反应解除患者对治疗的顾虑和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帮助患者做好训练前的必要准备(如排空大小便等),治疗部位的准备(穿大小、松紧、厚度适宜的衣服),合理安排治疗项目和时间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影响康复治疗效果,随时纠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动作,以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7、健康指导:正确的日常活动姿势、工作姿势;正确的睡眠姿势,合理用枕;避免诱发因素;坚持体育锻炼;颈部体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指腰椎,尤其是L2L5、L5S1、L3L4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和双侧坐骨神经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L45、L5S

6、1突出占90%以上,年龄以20-50岁多发,随年龄增大,L34、L23发生突出的危险性增加,诱发因素有退行性变,职业、吸烟、心理因素、医源性损伤、体育损伤、以及寒冷、肥胖等。一、观察要点:1、疼痛的部位与性状2、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是否下降3、主要阳性体征二、主要护理问题1、舒适的改变 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所致的疼痛有关2、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感觉功能下降有关3、焦虑/恐惧 与患者对瘫痪知识了解较少有关4、潜在并发症 骨折、跌倒、坠床、压疮、废用综合症5、相关知识缺乏 缺乏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和有关药物的用法三、护理措施1、制动,卧硬板床休息,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减少腰部屈曲、

7、侧屈、侧转等动作,以不致引起腰部疼痛或不适。2、保持正确的姿势,并进行腰背肌的训练,在着重训练腰背肌的基础上,兼顾加强腰部和双下肢功能运动。3、严格遵医嘱,佩戴腰围,选择腰围的规格应与患者体形相适应,一般上至下肋弓,下至髂背下、后侧不宜过分前凸、前后也不宜束扎过紧、应保持良好的生理曲度,腰围佩戴时间为3个月,每日大约佩戴13小时,卧床时取下腰围。4、物理疗法的护理:明确物理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避免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疼痛和损伤,向患者解释治疗的目的及作用。介绍治疗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做好治疗前的合理护理,说明所应用治疗方法的感觉和反应解除患者对治疗的顾虑和恐惧等不良心理

8、反应,帮助患者做好训练前的必要准备(如排空大小便等),治疗部位的准备(穿大小、松紧、厚度适宜的衣服),合理安排治疗项目和时间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影响康复治疗效果,随时纠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动作,以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5、保健指导:1良肢位2脊柱调衡3避免二次伤害4肥胖患者应适当减肥。脑卒中护理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指突然发生的,有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且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综合征。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又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后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一 、观察要点:1、观察生命体征、有无意识改变2、功能障碍有无改善3、有无不良情

9、绪反应4、主要阳性体征二、主要护理问题1、自理能力下降 与运动障碍共济失调有关2、舒适的改变 与肩手综合征等引起的疼痛有关3、排便模式的改变 与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直肠有关4、吞咽障碍 与球麻痹有关5、沟通交流障碍 与言语功能障碍、认知障碍有关6、不良情绪反应:焦虑、抑郁、恐惧等7、潜在并发症:肩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皮肤完整性变损的危险,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痉挛、再次出血或梗死的可能、癫痫。8、潜在护理不良事件:跌倒、走失、自杀三、护理措施1、做好心理护理:应主动关心患者,使患者产生信任和安全感,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鼓励患者抵制不良情绪,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指导患者学会分散

10、注意力的方法,培养患者适当的兴趣爱好,用正面的病例鼓励患者,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积极治疗,建立起重返家庭和社会的信心。对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的患者,应严格遵医嘱使用抗抑郁及抗焦虑药物,并密切关注患者心理变化,严防自杀、自伤等意外事件发生。2、饮食以高蛋白、低盐、低脂、低热量、高纤维饮食,鼓励多饮水和多吃水果等,训练患者养成定时排大小便的习惯,餐后约半小时进行腹部按摩,或者用栓剂或手指按摩肛周或肛沿,刺激排便反射的产生,做好饮水管理2000ml/日,保持足够液体摄入,进行膀胱训练、恢复自行排尿,可采取更换体位,物理疗法和诱导排尿法,促使患者自行排尿,必要时采用清洁间歇导尿。3、良肢位摆放是脑

11、卒中患者护理的重要内容,对患者预后有着重大影响。肢体摆动活动,每种运动3-5次为宜。体位变换:患者神志不清或不能进行主动活动,一定要帮助转换体位,患者清醒时应鼓励多运动和更换体位,鼓励协助病人咳嗽及做深呼吸预防肺部并发症,保持皮肤及床单位整洁,预防压疮。4、吞咽障碍护理:进行间接吞咽训练,神志清楚,情绪稳定,有吞咽反射并可随意充分咳嗽后可练习进食,食物为为胶冻状或糊状食物,如蛋羹、面糊、果冻等,一口进食量以一小汤匙为宜,进食速度不宜过快,每进食一小口后,要反复吞咽数次,定时进行口腔护理,防止食物残渣残留,保持口腔卫生,为防止食物返流,在餐后应保持数10分钟坐起。5、恢复期应做主动训练,先在他人

12、帮助下,然后循序渐进的自我进行,观察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指导上下肢活动、翻身,逐步过渡到健侧肢体的主动翻身,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及时评估训练效果。6、后遗症期 继续做好心理护理,教会患者使用各种辅助训练用具,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指导患者用健侧带动患侧,做好上下肢、站立、行走及轮椅训练,循序渐进,指导患者全身运动。7、语言训练 从发音单字咬字语言纠正读字,反复进行,贯穿在治疗与护理活动中。8、ADL训练 训练患者生活自理,参加家务活动,有计划的进行肌力训练,恢复相应功能,尤其注重手部活动,避免手部肌肉萎缩。面神经炎面神经炎是由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面瘫,又称为特发性面

13、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面神经瘫痪疾病。一、观察要点1、疼痛的部位及性质2、面部表情肌瘫痪程度,有无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不能皱额蹙眉,眼裂能否闭合,有无味觉障碍。3、主要阳性体征二、主要护理问题1、面部望像紊乱 与面神经麻痹所致口角歪斜有关2、疼痛 与下颌角或乳突部疼痛与面神经病变累及膝状神经节有关三、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 观察病人有无心理异常表现,鼓励病人表达对面部形象改变后的心理感受和对疾病预后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病人本病大多预后良好,并介绍治愈病例,指导克服焦躁情绪和害羞心理,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在与病人谈话时应语言柔和,态度和蔼亲切,避免任何伤害病人自尊的言行。2

14、、急性期注意休息,防风防寒,尤其患侧耳后茎乳孔周围应予保护,预防诱发。外出时可戴口罩,系围巾或使用其他改善自身形象的恰当修饰。3、饮食以清淡,避免粗糙,干硬,辛辣食物,有味觉障碍的病人应注意食物的冷热度,以防烫伤口腔黏膜。指导病人饭后及时漱口,清除口腔患侧滞留食物,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4、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者予以眼罩,眼睛遮挡及点眼药保护,防止角膜炎症、溃疡。5、指导病人尽早开始面肌主动与被动运动,只要患侧面部能活动,就应进行面肌功能锻炼,可对着镜子做皱眉,举额,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动作,每天数次,每次5-15分钟,并辅以面肌按摩,以促进早日康复。6、健康指导:(1)、消除诱

15、因(2)、保持心情愉快防止受凉感冒(3)、清淡饮食,预防口腔感染,角膜溃疡(4)、功能锻炼。脊髓损伤护理脊髓损伤是由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正常运动和感觉的减退或丧失,大小便障碍。根据损伤水平的高低,通常把涉及双下肢和部分或全部躯干的损伤称为截瘫(胸腰段或骶段脊髓损伤),把四肢和躯干部分或全部均受累称为四肢瘫(颈段脊髓损伤),根据损伤程度的轻重,可分为不完全性损伤和完全性损伤。一、观察要点1、观察生命体征及心理变化2、肢体皮肤颜色、温度、肌力、肌张力、受压情况。3、鞍区感觉运动功能。4、大小便情况5、主要阳性体征二、主要护理问题1、自理能力下降 与运动功能障碍有关2、排便模式的改变 与神经源性膀胱,直肠有关3、肤色的改变 与疼痛有关。4、潜在并发症 皮肤完整性受损深静脉血栓呼吸暂停坠积性肺炎直立性低血压5、焦虑/抑郁 与疼痛预后差,治疗费用高有关。三、护理措施1、卧床时床褥保持清洁、柔软、舒适、保持肢体处于良好的功能位,定时被动活动及按摩,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