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科全册教案

上传人:w****7 文档编号:14565914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DF 页数:102 大小:10.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科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科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科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亲,该文档总共10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科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科全册教案(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基本知识的。为了让学生能了 解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通过参与有趣的调查活动,使学生 经历收集信息、 处理信息的过程,了解调查的方法,学习收集、 整理、 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的意义和 作用。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调查、记录和整理结果,意在使学生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记录 方法的多样性。学会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使结果易于整理。 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与统计相关的初步知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调查、记录和整理、简 单分析数据奠定了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统计相关的生活场景,只是学生没有发现

2、,需要教师在课 堂上引导学生研究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1. 让学生经历抽样调查、记录、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 理数据。 2. 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3.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错误 ! 未找到引用源。 1. 进一步获得统计活动的经验,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统计的必要性。 本单元的两个统计活动是调查学生喜欢的校服颜色和投票决定参加比赛的人选,使学生进一步体验 数据调查、收集和整理的过程,特别是学生要自己进行数据的调查记录,体验抽样调查

3、的合理性、记录方 法的多样性 ,进一步获得数据统计的经验。此外,在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或作出推测的过程中, 进一步明确统计的意义和必要性。 2. 从多种方法中选择优化。 无论是调查方法还是记录数据的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思维也是灵活多样的,在教学时教师 不能强求划一 ,而是应该从众多的方法中,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学会自己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数据 进行调查、记录并整理分析。这一优化过程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调查、记录和整理 1 课时 2练习一1课时 调查、记录和整理。(教材第 1、第 2 页) 1.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4、2. 在具体的统计过程中,体会记录数据方法的多样性,优化记录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 难点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课件。 师:新学期开学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你希望是学校做主选择校服的颜色呢?还是有什么别 的想法 ? 生 1:应该征求大家的意见,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生 2:是啊 ,用大家喜欢的颜色做校服,我们会更喜欢穿校服,也会更好地投入学习。 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选择哪种颜色做校服最合适的问题。 【设计意图 :创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引

5、导学生探究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 学效率】 1. 教学例 1。 师:有下面 4 种颜色 ,选哪种颜色合适?(课件出示 :教材第 2 页例 1) 师:我们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学生可能会说: 可以在全校进行调查。 全校学生那么多,怎样调查呢 ?(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我们可以让班里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然后最喜欢红色的同学举手,记录人数 ;最喜欢黄色的同学举 手,记录人数依次进行就能统计好班里同学选择的情况,也就能看出全班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 师:在班里进行这样的调查,就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同学的选择吗?为什么 ? 生 1:虽然我们只是全校的一部分,但是其他

6、班级的同学选择的结果也许跟我们是相同的,依此类推 全校大多数同学的选择也应该是这样的。 生 2:我觉得一般来说大家的眼光都差不多,我们班应该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同学的选择。 生 3:学校就是由一个个像我们这样的班级组成的,我们班也是随机抽取的,统计结果具有一定的合 理性。 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棒!现在请大家根据我们刚才记录的结果回答问题。(课件出示 :教材第 2 页统 计表及问题 ) 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设计意图 :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探究调查的方法,通过讨论体会抽样调查 方法的合理性 ,学会进行抽样调查】 2. 教学例 2。 师:学校要举

7、办讲故事大赛。我们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选谁参加 呢,你有什么办法来决定呢? 生:我们可以用投票的方法来决定谁参加比赛,就像我们投票选举班干部那样无记名投票。 师:好啊 !请同学们写好自己的选票,老师要收起来了。 学生写选票 ,老师收齐。 师:写好选票之后,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结果呢? 生:我们应该进行唱票,有人记录 ,有人监督。 师:很好。看 ,老师这有几个同学记录的结果。(课件出示 :教材第 3 页的记录结果 )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三位同学采用了不同的记录方法。第一位同学是画“正”字法记录,第二位同学是画“”记录 ,第 三位同学是画“”记录。 师:是啊 ,我们

8、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数据,可以是画“正”字 ,还可以是画任何自己喜欢的符号。 师:下面请大家把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入教材第3页的表格中。 学生整理数据,完成表格的填写。 师:现在请大家谈谈,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为什么 ? 生:我喜欢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 ,因为一个“正”字正好是5 笔,最后整理数据的时候容易计算,比其他 记录方法一个一个地数要简便,而且容易数对。 师:说得有道理 ,你们赞成吗 ? 师:看看表中的数据,我们应该选谁参加比赛呢? (陈小菲选票最多,应该选他参加比赛) 师:今天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参加投票,结果可能会怎样? (如果学生能分情况答出来最好,如

9、果不能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分情况考虑:这两个人都投票给王明 明;这两个人都投票给陈小菲;这两个人分别投票给王明明和陈小菲) 【设计意图 :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记录数据方法的多样性,通过提问 ,引导学生思考用画“正” 字法记录数据的科学性】 3. 教学“做一做”。 师:请同学们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完成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 :教材第 3 页“做一做”) 师: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呢? 生 1:我们可以让大家分别举手选择表示自己最喜欢去的地方,然后把地点和人数记录在表格里。 生 2:我们可以让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地方写下来,然后分类进行统计,最后填写表格。 生 3:我们可以像刚才投票一样采

10、用画“正”字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最后填写表格。 师:这些方法都可以。如果在课堂上,我们怎样做比较合适呢?为什么 ? 生:我们用举手的方法统计数据最快了,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因为大家都在这儿,分别举手数一数就 知道了。 师:说得有道理 ,现在我们就分别来统计、记录好数据,一会儿回答问题。 师生进行收集、记录数据,填写表格。 学生根据表格中的统计结果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教学“做一做”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 点,做到灵活运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 学完这节课 ,你收获了什么呢

11、?跟大家说说吧! 学生发言后 ,教师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学会了收集、记录和整理数据,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更喜 欢数学了今后要细心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相信你们会更棒! 【设计意图 :课末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1. 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 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 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探索环境。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作为重要的 教学目的 ,并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用激励的话语对学生的思考和发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充分 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愿望,激发学生的

12、学习兴趣。 A类 你们班同学最喜欢上什么课?调查你们班里的10 名同学 ,用画“ ”的方法把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语文数学体育音乐 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情况,说一说喜欢上什么课的同学最多?有几个 ?还能知道什么 ? (考查知识点 :收集数据并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力要求 :能正确地收集并整理数据,可以作出简单的分 析) B类 在格子里涂色记录你们班同学在哪个季节过生日,然后完成下面各题。 春 夏 秋 冬 (1)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 (2)夏季和冬季过生日的同学共有几名? (3)如果你们班某个同学的生日不知道,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 (4)从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考查知识点 :收集数据并

13、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力要求 :能正确地收集并整理数据,可以作出简单的分 析)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略 B类 :略 练习一。 (教材第 46 页) 1. 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简单地整理和分析数据。 2.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3. 使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重点 :体验统计的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难点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 课件。 师:同学们 ,我们已经把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学完了,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收获吧!你愿意与大 家分享吗 ? 【设计意图 :通过谈话方式调动学生的积

14、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与大家分享自己的 收获 ,梳理知识结构】 师:前面的学习都是关于统计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呢?跟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会说: 我发现了用“正”字记录数据很方便。 我学会了调查、收集数据。 我知道了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去调查、收 集我们想要的数据。 根据整理的数据制成统计表更方便我们分析并得出结论。 师:同学们学到的知识还真不少,看谁能帮老师解决下面的问题呢?(课件出示 :教材第 5 页第 4 题)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了解学生解题情况,对于有困难的学生适时地给予指导,最后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生

15、 1:我根据记录的情况数了数,知道面包车有6 辆、大巴车有8 辆、小轿车有33 辆、摩托车有12 辆。 生 2:从得出的数据可以知道这个路口10 分钟内所通过的车中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生 3:我觉得如果再观察10 分钟 ,应该还是小轿车通过的数量最多,因为现在行驶的车辆中小轿车是 最多的。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在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简单的预测,体会统 计的意义和价值】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生活中关于统计的知识还有很多,需要细心的你去留心观察。 【设计意图 :课末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1. 学生收集、 整理数据

16、的过程都比较顺利,也能比较顺利地作出简单的分析,但是对于简单的预测不 能清楚地说明理由。 2. 通过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练习,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 调查 ,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A类 育红小学四个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人数情况如下: 数学小组 :男生 12 人、女生 11 人。 美术小组 :男生 10 人、女生 11 人。 航模小组 :男生 18 人、女生 7 人。 音乐小组 :男生 15 人、女生 15 人。 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 组别 人数 性别 数学小组美术小组航模小组音乐小组 男生 女生 (1)( )小组的男生人数最多。 (2)( )小组的女生人数最多。 (3)这四个小组的男生一共有( )人。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试着解答出来。 (考查知识点 :收集数据并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力要求 :能正确地收集、 整理数据 ,可以作出简单的分析) B类 调查你们组的同学每天睡多长时间? 时间不到 10 小时达到 10 小时 人数 从表格中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 (考查知识点 :收集数据并作出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