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丰富多彩的宋元文化名师教案冀教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65905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丰富多彩的宋元文化名师教案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丰富多彩的宋元文化名师教案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丰富多彩的宋元文化名师教案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丰富多彩的宋元文化名师教案冀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丰富多彩的宋元文化名师教案冀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丰富多彩的宋元文化名师教案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丰富多彩的宋元文化名师教案冀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丰富多彩的宋元文化【教学目标】1、了解资治通鉴的作者与体例、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宋元时期绘画及书法成就,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分析历史现象的初步能力。2、理解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关系;鉴赏宋词、元曲、宋元时期绘画书法作品,提升审美能力与鉴赏力,积淀文化修养。3、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能从宋词元曲、宋元时期书画作品中受到美的熏陶,体会词人作品蕴含的爱国情感,认同祖国的传统文化。【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2、教学难点:在学习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方法看待文

2、化现象的能力, 理解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形势变化对文化繁荣的影响。【教学准备】查询与本节课有关的网络资料和书籍,开发课程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备课,研究学情,准备导学案、探究题。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宋元时期,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哪些领先世界的成就?宋元时期, 我国不仅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文学艺术领域也取得了灿烂的成就。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把我国在文学、史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推向一个新的繁荣阶段。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宋元时期的文化艺术的殿堂, 去领略古代文人的风采。二、司马光和资治通鉴1、在我国瀚如烟海的史学著作

3、中,有堪称“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大放光彩,一部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另一部是什么呢,作者又是谁呢?它成书于何时呢?( 1)资治通鉴的作者?生活的时代?1名校名 推荐认识人物司马光看材料想一想:我们应该学习司马光的哪些可贵品质?勤奋、持之以恒、严谨。书名有何含义?“鉴于往事, 有资于治道” ,这部书里, 编者总结出许多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所以叫资治通鉴。( 2)资治通鉴的内容?( 3) 资治通鉴的体裁、特点及价值。2、我们上学期还学习了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他是司马迁,代表作是史记。司马迁和司马光并称“史学两司马”,史记和资治通鉴被誉为“史学双臂”

4、,下面我们就来对比一下这两部作品,(放映表格)。人物时代著作著作内容著作体裁著作特点司马迁西汉史记传说中的黄帝到纪传体通史文笔简洁、 语汉武帝言生动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战国到五代编年体通史取材广泛、 叙事明晰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编写:编年体是以年、 月、日等时间顺序为中心编写, 就像我们的课本编写体例一样。3、为什么北宋这样一个政治、军事上相对孱弱的王朝,却出现了这样一部通史巨著?由于北宋王朝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冲突中处于劣势, 并且王朝内部存在许多矛盾, 这样北宋的政治家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于是便将目光转向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给统治者提供了借鉴,那么给我们后人是否也提供

5、了借鉴呢?你能在历史上找一些例子吗?例:楚汉之争中刘邦取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善于用人,这值得我们借鉴。生乙:西汉文帝景帝提倡节俭,重视农业生产,使社会安定,国家富裕,人民安居乐业,这值得我们今天借鉴。例唐太宗时重视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也使民族大家庭更2名校名 推荐加和谐。这也值得我们借鉴等等。师小结: 既然历史给我们这么多借鉴,那么我们学习历史有没有用呢?学习历史,在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这样会使我们的人生更加顺畅。三、宋词和元曲宋元时期,不仅史学成就突出,而且文学也成就斐然。1、词来自民间乐歌、诗,与音乐有关,到宋代出现了空气繁荣的盛况。同时出现了三大著名的词人。(

6、 1)苏轼与念奴娇赤壁怀古( 2)李清照与乌江( 3)辛弃疾与破阵子对比分析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词在风格上的异同。姓名时代经历特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2、关汉卿和窦娥冤豪放的蒙古人不擅长读书,但喜欢看戏。当时的文学家,不仅要写出好的句子,而且要用表演的方式和大众交流,即诗词和表演相结合。关汉卿他亲自指导戏班演窦娥冤 的时候,每一个句子写完,立刻叫演员唱给他听,做动作表演给他看,他本身已经不仅是一个诗人了,而是一个导演。3、思考诗词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请仔细品味下面三首南宋时期的诗词,然后谈谈这三首诗词的共同主题是什么,并由此思考文学作品与社会现实有什么关系“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

7、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3名校名 推荐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这三首诗词,都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没有宋金对峙和金兵南下,就不会有辛弃疾、陆游和岳飞诗词中祖国山河分裂深感悲痛的内容。如果没有元朝黑暗的统治,就不会有 窦娥冤的剧本。四、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在领悟宋词之余, 我们一起来品尝宋元的绘画与书法,它将把我们带入美丽的艺术长廊。1、张择端与清明上河

8、图2、赵孟頫与秋郊饮马图3、宋元书法“宋四家”与赵孟頫与唐朝一样,宋代也涌现出一大批的书法家。4、书法从什么时候开始正式成为一门艺术?之前我们学习过的著名书法家先后有哪些?魏晋时期的王羲之,隋唐时期的颜真卿、柳公权。最后,总结。五、总结升华讲到宋朝, 很多人会脱口而出, 这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 (皇帝懦弱, 大臣贪生怕死,军士老吃败仗; 1005 年,澶渊之盟,宋给辽岁币; 1047 年,宋和西夏议和,宋给西夏岁币;仁宗时,部队由开国时的二十万增到一百二十万,军费占朝廷收入的六分之五;徽宗(亡国之君)对朝政毫无兴趣,喜爱享乐。 1127 年,金灭北宋; 1142 年,南宋高宗和秦桧以谋反罪杀

9、害岳飞。)可是在宋朝, 它的文化成果却丰富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 (指南针在宋朝开始运用于航海;印刷术在宋朝被发明; 火药在宋朝开始广泛运用于军事; 宋朝是中国瓷器史的辉煌时代;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宋朝人编了三字经,也有了百家姓;儒家思想在宋朝发展为理学;宋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一个国家在政治上弱, 很多人就会看不起这个国家,这说明政治史一直在干扰着文化史,这说明我们大部分人是没有独立的文化观的。 宋朝是历史上少有的一个朝代, 它不那么强调战争,而是积极地去建设文化。所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学会更加公正,客观地去看待中国历史上的每一4名校名 推荐个朝代。很显然,宋朝,输了政治上的角逐,却完成了文化上的角色。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