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考试重点-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565903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医学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核医学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核医学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核医学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医学考试重点-(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核物理基础知识元素:凡是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称为一组元素。同位素(isotope):凡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为同位素如: 1H、2H、3H。同质异能素:凡是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而处于不同能量状态的元素叫同质异能素。核素:原子核的质子数、中子数、能量状态均相同原子属于同一种核素。例如:1H、2H、3H、 12C、 14C 198Au 、99mTc、 99Tc1稳定性核素 (stable nuclide)稳定性核素是指:原子核不会自发地发生核变化的核素,它们的质子和中子处于平衡状态,目前稳定性核素仅有274种,2放射性核素 (radioac

2、tive nuclide)放射性核素是一类不稳定的核素,原子核能自发地不受外界影响(如温度、压力、电磁场),也不受元素所处状态的影响,只和时间有关。而转变为其它原子核的核素。核衰变的类型1衰变( decay):2b-衰变(b- decay):3b+衰变:4衰变:核衰变规律1物理半衰期(physical half life,T1/2):放射性核素衰变速率常以物理半衰期T1/2表示,指放射性核素数从No衰变到No的一半所需的时间。物理半衰期是每一种放射性核素所特有的。数学公式T1/2 =0.693/ 2生物半衰期(Tb):由于生物代谢从体内排出原来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之。3有效半衰期(Te):由于

3、物理衰变与生物的代谢共同作用而使体内放射性核素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之。Te、Tb、T1/2三者的关系为:Te= T1/2Tb / (T1/2+ Tb)。4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 A) :是表示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放射性活度的单位是每秒衰变次数。其国际制单位的专用名称为贝可勒尔(Becquerel),简称贝可,符号为Bq。数十年来,活度沿用单位为居里(Ci) 1Ci=3.71010/每秒。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电离(charged particles):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和物质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静电作用,使电子脱离原子轴道而形成自由电子的过程称电离。 2激发:

4、如果原子的电子所获得能量还不足以使其脱离原子,而只能从内内层轴道跳到外层轴道。这时,原子从稳定状态变成激发状态,这种作用称为激发。2散射:b射线由于质量小,进行途中易受介质原子核电场力的作用而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这种现象称为散射。3韧致辐射:快速电子通过物质时,在原子核电场作用下,急剧减低速度,电子的一部分或全部动能转化为连续能量的X射线发射出来,这种现象称为韧质辐射。4湮没辐射:正电子衰变产生的正电子,在介质中运行一定距离,当能量耗尽时可与物质中的自由电子结合,而转化成两个方向相反,能量各自为0.511Mev的光子而自身消失,称湮没辐射。5吸收(absorption):射线在电离和激发的过程

5、中,射线的能量全部耗尽,射线不再存在, 称作吸收。吸收前所经的路程称为射程。吸收的最终结果是使物质的温度升高。6光电效应:光子和原子中内层(K、L层)电子相互作用,将全部能量交给电子,使之脱离原子成为自由的光子的过程称为光电效应。7康普顿效应:能量较高的光子与原子中的核外电子作用时,只将部分能量传递给核外电子,使之脱离原子核束缚称为高速运行的电子,而光子本身能量降低,运行方向发生改变,称康普顿效应。常用的辐射剂量及其单位1、照射量照射量(exposure)是直接度量或射线对空气电离能力的量,可间接反映, 辐射场的强弱,是用来度量辐射场的一种物理量。照射量的国际制单位是库仑/千克(C/kg),

6、旧有专用单位为伦琴(R)。1伦琴=2.5810-4(C/Kg),(1R=1000mR,1mR=1000R)2、吸收剂量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为单位质量被照射物质吸收任何电离辐射的平均能量。是反映被照射物质吸收电离辐射能量大小的物理量。定义吸收剂量国际单位制单位为戈(瑞)(Gray),以Gy表示。1Gy=1J/kg。旧有专用单位为拉德,以rad表示,1Gy100rad思考题:1.名词解释: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活度、元素、核素、同位素、同质异能素、电离、激发、湮灭辐射、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有效半衰期。2.放射性核素的特点是什么?3.核衰变的方式?4.射线和物质的相互作用有几种。第

7、二章 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分类一)按照射方式分1.外照射2.内照射3.局部照射4.全身照射二)按照射剂量率分1急性效应(acute radiation effect) 大剂量率照射,短时间内达到较大剂量,表现迅速的效应2慢性效应(chronic radiation effect) 低剂量率长期照射,随着照射剂量增加,效应逐渐积累,经历较长时间才表现出来。三)按效应出现时间分1早期效应(early effect) 照射后立即或数小时后出现的效应。2远期效应(late effect) 亦称远后效应。照射后经历一段间隔时间(一般6个月以上)表现出的效应。四)按效应表现的个体分1躯体效应(somatic

8、effect) 受照射个体本身所发生的各种效应。2遗传效应(genetic effect) 受照射个体生殖细胞突变,而在子代表现出的效应。五)按效应的发生关系分1确定性效应(determinate effect):指效应的严重程度(不是发生率)与照射剂量的大小呈正相关, (最大容许剂量50 mSv/年)2随机性效应(stochastic effect):指效应的发生率(不是严重程度)与照射剂量的大小有关,这种效应在个别细胞损伤(主要是突变)时即可出现。不存在阈剂量。(131I治疗甲亢发生甲减的概率3%/年)二、影响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因素一)与辐射有关的因素1辐射类型电离密度大,射程小,内照射时生

9、物学效应相对较强。 如ab 电离密度小,射程大,外照射时生物学效应强。如 b a2剂量和剂量率 3照射方式全身照射比局部照射效应强。同等剂量照射,一次照射比分次照射效应强。二)与机体有关的因素1种系差异 2性别 3年龄 4生理状态 5健康状况三)介质因素放射防护措施 基本措施:时间保护、距离保护、屏蔽保护、合理使用放射源、选择毒性小的核素。目前科研和医疗等仪器中使用的辐射源有:封闭源和开放源两类。1.封闭源有各种射线装置、X线机、治疗用加速器。主要危害是外照射2.开放源主要是基础和核医学中常用的各种放射性核素。主要危害是内照射、体表污染、外照射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保护

10、。本章思考题:(加粗为重点)1.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放射防护的目的是什么?3.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的含义是什么?4.核医学内、外照射防护的原则是什么? 第三章 核医学总论临床核医学:是放射性核素在医学上应用的一门学科。包括:放射性核素显像,放射性核素功能测定,体外免疫检测,放射性核素治疗,疾病的病因研究,治疗药物的研究。核仪器:在诊疗及科研工作中,凡能用来探测和记录射线种类、活度、能量的装置统称为核仪器。放射性药物:凡是符合医用要求的放射性核素或标记化合物,并且能引入体内进行诊断、治疗的制剂称为放射性药物。临床核医学的诊疗原理(放射性核素显像原理)1细胞选择性摄取原理 2化学

11、吸附原理 3细胞摄取及分泌原理 4暂时性血管栓塞原理 5特异性结合原理 6体液分布原理 7亲和性原理 8代谢显像原理 9空间分布显像原理 思考题:1.临床核医学的定义是什么?2.何谓核医学仪器?4.临床核医学有哪些诊疗原理?第四章 体外分析技术放射免疫分析(RIA)原理 *Ag +Ab*Ag-Ab + *Ag + Ag Ag-Ab + Ag一定量的*Ag和 Ab*Ag和Ag的总量大于Ab上的有效结合位点时*Ag-Ab的形成量随着Ag量的增加而减少,呈反比关系。临床应用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检测项目1. TT4 甲亢 甲减 2. TT3 甲亢 甲减 3. FT4 甲亢;甲减 结果不受TBG4.FT3

12、 甲亢;甲减。结果不受TBG5.TSH 原发性甲减; 继发性甲减6.rT3 甲亢;甲减;低T3综合征 7.TGAb) 30%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8.TMAb 15%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9.TRAb 13 U/L Graves病思考题1.RIA的原理是什么?2.甲亢的临床应用?第五章 内分泌系统一)甲状腺显像 原理:甲状腺是唯一摄取碘的器官,131I能释放射线,利用显像仪可在体外得到甲状腺影像。99mTcO4与I同属一族均能被碘泵泵入甲状腺,99mTcO4仅在甲状腺短暂停留,但已足够行体外甲状腺显像。二种显像剂的优缺点:131I特异性高,可行异位甲状腺,甲癌转移灶的诊断。但有射线孕妇,

13、哺乳妇,12岁的儿童均 不能做。并有食物,药物等影响吸收的因素。99mTcO4无禁忌症,不受食物,药物影响。但唾液腺,胃粘膜,口腔,食道,膀胱都会显像故特异性不强。临床应用:1、异位甲状腺的诊断胸骨后,舌骨下,卵巢。2、甲状腺结节的判定见下表包块放射性分布功能状况建议温结节相似相似观察热结节高于正常高鉴别诊断凉结节低于正常,高于本底低鉴别诊断冷结节明显低无鉴别诊断3、判断颈部包块与甲状腺的关系4、寻找甲癌转移灶5、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的观察6、进一步检查:a.热结节;b.冷,凉结节的鉴别诊断二)甲状腺摄131I试验 原理:甲状腺是唯一能摄碘的器官,131I能发出射线在体外能测到131I在甲状腺的

14、聚排情况,就能了解甲状腺的摄取,合成,分泌功能。临床应用1计算甲亢治疗剂量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大多数甲亢患者的甲状腺摄131I率增高,而且摄131I率高峰前移。虽本法对甲亢的诊断率可达90%左右,但本法属体内法,检查前需禁碘,检查时间较长,一般不作为首选方法;且摄131I率的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定平行,也不宜用做监测甲亢用药剂量和疗效的评价。3亚急性甲状腺炎:由于甲状腺滤泡受到破坏,甲状腺摄131I率明显降低,因储存于甲状腺滤泡中的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引起周围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出现摄131I率与甲状腺激素的分离现象。但在其恢复期摄131I率可正常或增高。4单纯性甲状腺肿:散发性甲状腺肿,如青春期、妊娠期或哺乳期的甲状腺肿多属机体碘需求量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