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长城和北京城练习北京课改版精编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65690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长城和北京城练习北京课改版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长城和北京城练习北京课改版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长城和北京城练习北京课改版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长城和北京城练习北京课改版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长城和北京城练习北京课改版精编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 14 课 明长城和北京城一、单项选择。1明朝的北京城由哪几部分组成()皇城 紫禁城大城外城A. B.C. D. 2.北京城的城门外几乎都有箭楼, 瓮城和护城河。 他们的共同作用最准确的是()A. 方便人们的生活B.保卫皇帝C. 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D.便于皇族的出行3.紫禁城是()明清皇宫所在地今天的故宫, 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杰作我国保存的最完整 , 规模最宏大的帝王宫殿群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A. B.C. D. 4.明朝之所以修建长城,主要是()A. 为了抵御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加强南方的防御B. 为了抵御沙俄的入侵C. 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加强北方的防御D.

2、为了显示国力强大5. 明长城比秦长城的变化主要是()A. 防御的重点在西部B. 秦长城为土筑,明长城东段用条石和青砖砌筑C. 比秦长城的长度更长D. 没有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6. 明朝在古长城基础上修筑的长城()A. 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B. 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C. 东起鸭绿江,西到临洮D. 东起辽东,西到临洮7. 庄严的紫禁城和雄伟的明长城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博大、辉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明朝当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统治阶级追求安逸,贪图享乐,不顾人民的死活A. B.C.D.8. 一位外国友人来中国,想了解明朝的历史。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应该首先为他推荐的城1名校名

3、 推荐市是()A. 南京B.扬州C.上海D.北京二、材料分析。9. 读图,回答问题。请你总结一下明朝北京城的建筑特点。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起来 !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 起来 ! 起来 !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 ! 前进 ! 进 !( 1)你怎么体会歌中所说的长城的含义呢?( 2)联系现实,我们应怎样看待和保护长城呢?参考答案:一、 1 A 2 C 3 A 4 C 5 B 6 B 7 C 8 D2名校名 推荐二、 9. ( 1)布局严整 , 城墙高大雄伟, 街道宽广笔直。( 2)中轴线的设计 , 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10. ( 1)长城是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智慧勤劳象征 , 长城是中华民族反抗压迫 , 抵御外侮的象征 , 长城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长城更是中华民族牢不可破的民族团结象征。( 2)我们应该把合理利用与保护结合起来,既要开发长城的旅游、人文资源创造经济和精神效益,又要切实地保护长城不受侵害。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