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康复宣传资料-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5655960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残疾人康复宣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残疾人康复宣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残疾人康复宣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残疾人康复宣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残疾人康复宣传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残疾人康复宣传资料一、白内障复明手术什么是白内障在正常人的眼睛内部,虹膜的后面有一个双凸形透明体,这就是晶状体。晶状体浑浊比较明显或达到影响视力的程度者,称为白内障。引起白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外伤性、放射性、先天性、糖尿病性白内障等有比较明确的病因外,其他白内障的形成过程情况相当复杂,还没找到明确的病因。临床上白内障可分为老年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白内障等几种类型。白内障可导致视力残疾,但只要通过手术摘除浑浊的晶体,代之以其他相应的透明体就可以使视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二、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听力残疾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双耳听力损失,而不能进行正常听力

2、语言交往。主要康复措施:1、早期发现,检测残留听力,早期干预;据此用仪器选择配戴合适的助听器,以补偿听力;而后进行听力语言训练;2、重度听力损失的聋儿(一级聋),应尽早检测、诊治,植入人工耳蜗,而后进行听力语言训练;3、到聋儿康复机构进行听力语言训练或由专业人员指导在家庭进行训练 ,训练的最佳年龄是07岁,训练时间至少半年以上,长期坚持才有效果。4、聋儿家长应掌握聋儿康复的知识,掌握聋儿语训的方法,坚持在家庭和日常生活中对聋儿进行语言训练,只有家长配合好,才能使聋儿得到康复。三、肢体残疾康复指由于四肢残缺或躯干麻痹、畸形,导致人体运动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主要康复措施:1、手术矫治

3、:常用方法:矫正畸形,肌腱移位,关节融合,下肢长短平均术等;2、功能训练:物理运动疗法(PT),作业治疗(OT);常用方法:被动运动(常用推拿、按摩、牵引等方法,解除或缓解挛缩);助动运动(借助辅助支具如助行器、拐杖、支架等器材进行活动);主动运动(常用抗阻力器、沙袋、弹簧等作肌肉抗阻力锻炼)。3、使用特殊用品用具及辅助器具:如假肢装配,矫形器应用,轮椅等。四、精神病防治康复在社区政府领导下,大力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建立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康复服务网络;采取药物、工疗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个人家庭生活、职业和社会功能,促使回归社会成为自食其力者,减轻残疾

4、者及家庭的痛苦,维护社会治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康复措施:1、监护服药:为每位病人建立3人监护小组(病人家属、社区医生、居委会干部),或家庭病床,定期随访,记录病情,监督按时服药,进行治疗康复指导、心理疏导,解决困难,防止自伤和危害他人及社会;2、开展工疗:兴办福利性工疗车间或农场,街道兴办工疗站安排精神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开展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和文体娱乐活动,同时进行医疗监护。3、参与社会:病情轻或稳定控制的病人,创造条件使其回归社会,参加正常社会生活、工作和学习。五、残疾预防广泛宣传,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减少控制残疾发生,重点做好补碘宣传。主要预防措施:1、一级预防:做好优生优育计划免

5、疫,安全防护减少事故重视环保,重视精神卫生,预防疾病发生;2、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造成残疾;3、三级预防:积极进行康复治疗,进行康复训练防止残疾导致残障。残疾人康复知识一、白内障治疗与康复(一)、什么是白内障?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虽不能预防,却可以手术治疗,经济而且有效的手术治疗可以大大减少白内障盲人。(二)、白内障分类白内障可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1、按病因:分为老年性、外伤性、并发性、代谢性、中毒性、辐射性、发育性和后发性等白内障。2、按发病时间: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白内障等。3、按晶状体浑浊形态:分为点状白内障、冠状白内障和板层白内障

6、等。4、按晶状体浑浊部位: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后囊下皮质性白内障等。(三)、白内障的症状缓慢渐进性视力下降,通常经过数月或数年,累及单眼或双眼。可有眩光,色觉减退及近视程度增加,这些症状取决于晶状体混浊的位置和密度。(四)、白内障的治疗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手段。手术基本方式是摘出混浊的晶状体,植入透明的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手术的目的主要是增视。1、手术适应证视力下降,影响工作和生活时,即可手术。2、术前检查白内障术式的选择应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眼部情况和技术,设备条件而定。术前要做全身检查。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应先控制病情后再做手术;有条件时可在术中进行心电监护,以保证手术的安全

7、,对有糖尿病的病人,应先控制血糖,空腹血糖应控制在8mmolL以下才能手术。在全身或局部有急慢性炎症时应先予治疗。对于同时有眼部病患者应慎重决定手术时机、方式或次序。例如,有慢性泪囊炎者应先行鼻腔泪囊吻合或泪囊摘除术,对于有青光眼者可考虑作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术前眼部检查包括视功能(光觉、光定位、色觉)、眼的常规裂隙灯检查、眼压测定。对可疑有眼底病变时,可作视觉电生理检查、眼的AB超检查、黄斑功能检查等。对于曾做过内眼手术者根据需要应该做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测定。术前可根据以上检查,大致评价待手术眼的条件,估计术后视功能恢复情况,并为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危险因素做好准备,手术前1-3天可用广谱

8、抗生素滴眼液滴眼,以防感染。3、手术方式目前认为最理想的手术是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和超声晶体乳代吸出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4、术后护理术后第一天换药,然后隔天换药,间隔时间逐渐延长。术后恢复需3个月时间。术后患者每天滴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混合滴眼液4-6次,时间约2-3周,必要时需用结膜下注射抗生素。应鼓励眼部手术的患者从术后第一天起就开始行走、活动在。告知患都不要揉眼,术后一周内不能洗眼。术后应注意前房积血、眼压升高,虹膜脱出。术后早期浅前房、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五)导盲知识1、选择盲杖:盲人独立行走要依靠听力和盲杖,因此,选择盲杖至关重要。标准盲

9、杖的颜色为白色,手柄下方10厘米处有红色标志; 既盲又聋的人,应使用红白相间的盲杖。2、正确握杖:根据自己的习惯,可选用右手或左手持杖,将拇指放在杖的里面,食指延伸贴在盲杖上,其他三个指头在杖的下面弯曲,轻轻握住。3、盲杖的位置:将盲杖横放在身体的正前方距脚尖约1米的地面上。4、手腕动作:持杖行走时,将肘部稍微弯曲靠近身体。握杖的手最好保持在身体前方的正中央,这样可以使行进的方向正直。要用手腕控制盲杖的左右摆动,使盲杖的下端在身体前方均匀地左右移动,不要移动整个手臂。5、摆动幅度:行走时,盲杖在地面上左右轻轻摆动,摆动的幅度,要比身体略宽些,以确保前方路面没有障碍物,盲杖的下端不可从一面跳向另

10、一面,而应在地面上划动,否则容易漏掉地面上的障碍物。6、协调步伐:盲杖向左摆动时,要迈出右脚,反之,盲杖向右摆动时,要迈出左脚。7、如保识别和绕开障碍物:识别盲杖碰到的障碍物,应用另一只手顺着盲杖轻轻滑下,直到触摸到物体;如要绕开过障碍物,应先用盲杖探出一条可以行走的路。上下楼梯时,可先用盲杖下端敲击台阶边缘和探察台阶的高度、宽度,然后再行走。沿草地、篱笆、墙壁边缘行走时,要先用盲杖触其边沿或壁,然后反复摆动,探出道路,便可行走。二、听力语言残疾康复配戴助听器坚持长期不懈的康复训练,是实现聋儿聋而不哑的根本措施,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听觉训练:其目的是尽早利用聋儿的残余听力,培养他们注意聆听的习

11、惯,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对日常各种声音的辨别和理解能力。发音训练:可通过以下五种训练来进行:(1)呼吸训练;(2)舌部训练;(3)口部运动训练;(4)嗓音训练;(5)鼻音训练。语言言语训练:包括听话和说话两个方面。三、肢体残疾康复(一)偏瘫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偏瘫的治疗除了必要的药物介入外,主要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治疗、心理治疗、文体治疗、传统的物理疗法、祖国传统医学等。运动疗法:是通过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来改善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的总称。主要内容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增强肌力训练、姿势矫正训练和神经生理学疗法等。作业疗法:它主要包括机能障碍的评价与训练、认识和知觉训练、日常生

12、活能力的评价训练、自助具的选择制作、环境改造的设计和指导、开具轮椅处方等等。语言治疗: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途径的刺激引发并强化患者的正确语言反应。心理治疗:主要方法为支持性心理治疗、理性情绪疗法和行为疗法等。文体疗法:是采用体育运动项目及娱乐项目对患者进行训练,使患者的身体机能得到改善、提高,并且可以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的一种方法,轮椅技巧、偏瘫体操和各种球类是主要内容。传统的物理疗法:对偏瘫的康复也有特殊的作用。尤其水中运动疗法是通过水的浮力等作用,使患者的肢体在水中更容易完成正确的运动。祖国传统医学早已用于治疗偏瘫,特别是利用针灸配合肢体运动具有独到之处。(二)截瘫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1、

13、物理疗法:徒手或借助器械,综合应用水疗、电疗、光疗等手段,改善全身各个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残存肌力,增强肌肉耐力,恢复协调和平衡能力,使截瘫病人学会翻身、起坐和床与轮椅之间及轮椅和厕所之间的转移动作。2、作业治疗: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特点,从日常生活活动、生产劳动或闲暇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作业活动,对患者进行训练,提高患者身体的综合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使患者掌握进食、穿衣、入厕等日常生活动作,并学会一些基本的职业技能,在出院后能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劳动的需要。3、康复工程:为患者定做一些必要的支具或娇形器,借助双杠、助行器或拐杖,使患者恢复站立能力,并能在小范围内步行。4、

14、文体治疗:选择患者力所能及的一些文娱体育活动进行功能恢复,如轮椅篮球、台球、网球、乒乓球、射箭、击剑、轮椅竞速、旅游等,一方面恢复其功能,另一方面使患者得到娱乐。5、中医治疗:利用祖国传统医学,进行针灸、按摩、电针、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有助于截瘫病人残余肌力的恢复和大小便的功能改善。6、截瘫者康复的主要环节一般截肢手术完成后约在14天左右拆线,拆线后即需进行残肢弹力绷带包扎。为防止残肢水肿及促进残肢成熟,要进行残肢的拍打,使残肢皮肤增厚,提高残肢耐受力,为安装假肢做好准备。同时应根据截肢的不同部位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大腿截肢患者主要进行髋部的肌力训练及预防畸形发生,具体方法是:患者俯卧位后伸

15、大腿训练臀部肌力,卧位向上抬腿,训练大腿外侧肌力。注意保持髋关节的正常位置,不要长期坐位,防止出现髋关节屈曲畸形。小腿截肢患者主要训练膝部肌肉力量,进行患肢的伸膝及屈膝肌力训练。注意保持膝关节的伸直位和防止膝关节的屈曲畸形。上肢截肢后的患者,首先应进行利手交换训练,配合健侧上肢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并活动肩肘关节等关节,进行残存肌肉的肌力训练。安装假肢后,要先学会熟练的穿脱假肢,然后再进行使用假肢的训练。下肢假肢训练从站立平衡开始,到扶拐或步行器行走,到独立行走及适应各种不同路面的行走训练及保护性训练。上肢假肢训练主要有开闭手、屈肘、锁肘、开肘锁、物体的拿放移动、日常生活的穿脱衣服、开门、写字、打电话等。四、智障儿童童康复何为智障智障一般是指“在发育时期就出现的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下同龄水平,同时存在着适应性行为的障碍”。界定“智障”的三个指标:智力障碍的发病通常在发育年龄阶段18周岁以前。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即智商低于人群均值两个标准着,也即智商在70以下。适应性行为障碍即指个人生活和履行社会职责有明显的障碍。智障的分类根据智商的高低分为三种程度:轻度智障-智商在50至69或智龄在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