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6课三国鼎立名师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65591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6课三国鼎立名师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6课三国鼎立名师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6课三国鼎立名师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6课三国鼎立名师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6课三国鼎立名师教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推荐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目标】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重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渲染气势雄浑的气氛,并提问此歌曲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2让学生补全歇后语和进行知识抢答(1)补全歇后语周瑜打黄盖关公面前耍大刀刘备借荆州(2)知识抢答: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是谁?3看来大家都对这段历史很感兴趣,让我们走进历史,探寻三国鼎立的形成。请同学们根据导读提纲,自学新课。课件展示导读提纲1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2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及影响。3

2、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如何逐渐形成的?4魏、蜀、吴三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各是什么?组织学生学和探究新课一、官渡之战1我们要探究三国形成的历史,得首先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说起(课件展示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形势图),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大起义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彼此长期混战。刀枪剑戟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同时也使北方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集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乱,过上和安定的生活。那么,是谁顺应历史的潮流?是谁顺应人民的愿望,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2(课件展示曹操图像)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

3、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3.(课件展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曹操要统一天下,必先统一北方。而在北方的各派军阀中,实力最雄厚的是谁?其次是谁?4曹操要统一北方,必先击败实力雄厚的袁绍。那么,曹操的势力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课件展示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1名校名推荐经济上:屯田。结合曹操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说明,袁绍的谋士也曾献计让他将献帝迎到邺城,但袁绍怕以后事事要请奏,太过麻烦,就没有采纳,当他知道曹操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后,后悔不已,体现了袁绍不能采纳好的建议。5随着曹操势力的壮大,曹操与袁绍展开了决战,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动态显示官渡之战的示意图)问,当两

4、军相持在官渡时,谁给曹操出了一计?什么计策?你能根据图示的内容简述官渡之战的经过吗?6总结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7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呢?8袁绍在当时的诸侯中,实力最强,按说他统一天下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但他的性格使他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绝好的机会。课件显示三国志对袁绍和曹操的评价。(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曹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图解助记二、赤壁之战1(课件展示)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步出夏门行。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官渡之战后,曹操又陆续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和其他的军阀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

5、北方,这首诗就是他统一北方后,心情激动而写,表现出为统一大业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2曹操统一北方后,想乘势统一全国,但这时南方有两股势力逐渐壮大起来,知道是谁吗?刘备和孙权。依附于荆州刘表势力的刘备不甘心寄人篱下,要壮大自己的势力。3(课件展示“三顾茅庐”)图片,教师解说:刘备听说诸葛亮有定国安邦之才,便请他出来相助,于是就有了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霸业可成,天下可兴矣”,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的势力不断壮大起来。4公元208年,曹操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天下,刘备派诸葛亮去见孙权,问题:江东孙权部下对曹军来攻击的态度如何呢

6、?5.动态显示赤壁之战的示意图,火烧赤壁的图片,问:你能简介赤壁之战的经过吗?6总结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作用。7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两次战争的主角都是曹操,却出现了不同的结局。那么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什么会失败?(分组讨论:从战争双方去找原因)8有人说,那天晚上恰好刮东风,是天意。你怎么看?曹军的失败是必然性和偶然性交互作用的结果,而必然性占据主导地位,是导致曹军大败的主要原因。9如果那晚没有刮东风,曹操会失败吗?2名校名推荐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三、三国鼎立1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赤壁之战后,三方的力量对比发

7、生了新变化。曹操退守到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谁也打败不了谁,但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这样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2课件展示三国鼎立形势图,问:是哪三国?学生答后指出:三国鼎立的局面相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局面,是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因此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图解助记3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一个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接下来,我们来学三国的治理与开发。(学生分组,代表三国,分别介

8、绍三国经济恢复、发展的情况)问题:通过三国经济的发展说明了什么?在三国鼎立时期的相对稳定形势下,各国的经济都有所发展。所以,三国时期是分裂而又富有生机的时代。4特别强调:三国时哪一政权和台湾有往来?这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少数分子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要坚决同这种分裂行为作斗争。课堂小结对于曹操的一生的评价是一个1000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他爱惜人才,他从下层选拔,从敌方争取;他还重视文化,他本身也是一位大诗人,他统一北方,功劳是不可低估的。有人把他说成乱臣贼子,是不对的,谁有本事谁就应当称帝,罗贯中以汉朝为正统,在三国演义影响下,曹操就成了舞台上的白脸奸臣,这是不公的。课后作业完成本课对应同步练。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