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林场事迹(最新编写-修订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64686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8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塞罕坝林场事迹(最新编写-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塞罕坝林场事迹(最新编写-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塞罕坝林场事迹(最新编写-修订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塞罕坝林场感人事迹塞罕坝林场感人事迹 河北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进入防火紧要期。刘海莹是林 场的党委书记,一想到百万亩松林的生命安全,他和同事们 的心不由得紧绷起来。 塞罕坝,白雪皑皑,呼呼的寒风在松树之间撞来撞去, 发出沙沙的声响。 这里平均海拔 1500 米,年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 温-43.3,年均积雪日数 169 天,年均 6 级以上的大风日 数 47 天,年均无霜期仅 72 天。 但是,人类在这里创造了奇迹:塞罕坝的人工林,按一 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 12 圈。 “高、远、冷”,是以往塞罕坝给外人留下的普遍印象。 如今,这 3 个字被置换成了“美、绿、香”。几代塞罕坝人

2、 肩扛家国使命, 在高寒的沙地上用 “硬措施” 完成 “硬任务”, 谱写了一曲绿色的欢歌。 “塞罕坝人享受着历史的光荣,更感受到沉甸甸的责 任。我们造林、护林的步伐要更加有力。”刘海莹说。 塞罕坝,一部浸透艰苦奋斗精神的传奇。 2 “老天虽无情,也怕铁打汉。满地栽上树,看你变不变” 为了固沙源、捍水源,王尚海、“坝上六女”、曹 国刚、孟继芝誓向沙地要绿色 历史上,塞罕坝曾是“美丽高岭”,林木茂盛,郁郁葱 葱,“落叶松万株成林”。但是,由于过载、过牧、匪灾、 火灾,塞罕坝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已是一片 荒漠。 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 浑善达克、科尔沁沙地,呈扇

3、形聚拢,形成 3000 多公里风 沙线,对新中国的首都“虎视眈眈”。 警钟敲响!与北京直线距离只有 180 公里的浑善达克沙 地海拔 1400 米左右,而北京海拔仅 40 米左右。 “有人形容,如果这个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堵不住,那就 是站在屋顶上向院里扬沙。”作家李春雷在报告文学塞罕 坝祭中写道。 首都告急! 1962 年, 原林业部紧急从全国 18 个省市的 24 所大中专 院校调配 127 名毕业生,和当地 242 名干部工人一起,组建 塞罕坝林场,号令向沙地进军。 3 “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 危害创造条件。”原国家计委在批准建场方案时,以共和国 的名义发出这 27

4、 字号召。 这 27 个字,是期许,更是方向。塞罕坝人铭刻于心, 开始了感天动地的创业之旅。 林场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之前在承德市区工作。接到调 令,他二话不说,毅然带领一家人上山,不给自己留任何后 路。 然而,第一年造林失败,成活率不足两成。 “不是树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在这片土地上打过 游击的王尚海不信邪,重新搬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 敌人”的作战方针,第二年 4 月,率领精兵强将,在一个叫 马蹄坑的地方连续奋战 3 天。 天太冷了,气温在冰点以下,“每个人的雨衣外面都溅 满了泥浆,冻成了冰甲,走起路来,咣咣直响,像一个威武 的将军”。 被窝成了“冰雪窝”,硬如铁,怎么睡?王尚海和同

5、伴 有的是办法:把砖头和石头扔到火堆里,烧一阵子,再搬进 被窝。 4 仅仅过去 20 天,马蹄坑“活”了过来,遍地一片嫩嫩 的绿色。 塞罕坝再度燃起了希望。王尚海来不及抹一把幸福的 泪,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略部署”。 如今,遵从他生前的意愿,马蹄坑成了他的长眠之地, 一片茂密的“尚海林”镌刻着他的钢铁意志。 王尚海成了塞罕坝的一面旗帜。在他的周围,汇聚着一 群可爱的战友。 几个女娃娃自愿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1964 年,承德二中一个宿舍的 6 位女学生,晚上在寝室 卧谈,畅想如何奉献自己的热血青春。19 岁的陈彦娴想起, 自己的邻居就在塞罕坝林场工作,干得热火朝天。众姐妹来 了兴致,集体给林场

6、写了一封请愿信,誓言将青春献给塞罕 坝的壮丽事业。 林场郑重地向她们招手。 姐妹六个欢呼雀跃, 放弃高考, 奔赴坝上,书写了“六女上坝”的传奇。 陈彦娴依然记得,从承德到塞罕坝,200 公里的路程, 她们整整颠簸了两天。 到了目的地, 发现这里没有几间房子, 到处都是半人多高的野草。 5 环境的艰辛超乎想象。比如,10 月份挑选树苗,苗棚四 面透风,还要在泥潭里作业,“我们穿着棉袄,冻得一个个 直打冷战,手都冻肿了,裂了口子,钻心地疼。就在这样的 环境下,我们在选苗棚里一坐就是一天,每人平均每天都选 上万棵苗子。收工时,腿都不听使唤了,站不起来,腰也直 不起来,整个人就像僵住了一样,好半天才能

7、动”。陈彦娴 发现,当时跟自己一起在苗圃里工作的人,后来不是罗圈腿 就是风湿病。 对于自己当初选择扎根塞罕坝,如今在家享受天伦之乐 的陈彦娴并不后悔,“因为这里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 曹国刚也将自己的梦想托付给了塞罕坝。 生于 1940 年 7 月的他,是辽宁沈阳辽中县血性汉子。 既来之,则安之,塞罕坝就是家了。 曹国刚平生最大的心愿是把油松引上塞罕坝,丰富林场 的树种结构。于是,他半辈子的心血就花在这件事上。善于 借助“外脑”的他,还邀请北京林业大学的专家一道联合攻 关。 可惜,身体不由人。他咬紧牙关攻克技术难题,疾病却 紧紧“咬”住他不放他患上了肺心病,呼吸困难,心肺 衰竭。 6 说话都成

8、了问题。他就用笔写,写自己获取的经验,写 进一步的设想, 写内心的愿望, 写到满头大汗还是不肯停歇。 “我不服气。这是我最大的心事,最大的遗憾!”没有 亲眼看见油松在塞罕坝上扎根,他心有不甘,泪水浸透了纸 张。 弥留之际,他喘息沉重,脸色发紫,眼睛却依然瞪着。 妻子了解他的脾性,哭着喊 : “你放心吧,我还让孩子搞林, 把油松引上塞罕坝!” 七尺男儿这才缓缓地合上了双眼,年仅 50 岁 想起自己的这些老伙计,孟继芝觉得自己是庆幸的。 1963 年冬, 他负责次生林的越冬防火瞭望工作。 12 月 14 日,大雪纷飞,地面上的积雪已经超过一尺,火警解除,可 以回家过个安稳年了。 但是,下山途中,暴

9、雪肆虐,狂风乍起,他迷路了。被 救起时,双腿发黑,已经坏死,不得不马上截肢。19 岁的他 开始了与轮椅相伴的漫漫人生。 如今,年届七旬的他笑言自己运气不错,因为一同上山 的战友,去世时平均年龄只有 52 岁。 7 笑声戛然而止,泪水默默地流。 这一代人,秉承“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 的原则住的是草窝棚、地窨子;吃的是黑莜面窝窝头, 就着咸菜;喝的是雪水,脏不脏顾不上但是,他们没有 却步。 “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 雨雪来查铺,鸟兽绕我眠。劲风扬飞沙,严霜镶被边。老天 虽无情,也怕铁打汉。满地栽上树,看你变不变。” 平易的诗行,盛满了一代人的壮志豪情。 英雄的

10、故事在塞罕坝处处传扬,成为后来者的人生指 引。“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浸染着上辈人的心血,来之不易。 他们的精神永不磨灭,值得我们学习。”塞罕坝林场下属的 第三乡林场场长张利民说。 李建林、孙占林、李大林、钱森森、刘时塞如今, 塞罕坝人在给孩子取名字时,喜欢融入“林”“树”和“塞 罕坝”的元素,希望给他们的人生盖上一个重重的戳印。 接力棒,稳稳传递。 “走在大街上,平时喊你一声哥哥的,这时候不自觉地 喊叔叔了” 8 赵福洲夫妇、邓宝珠、朱凤恩艰苦奋斗底色犹存 灭赢得了时间。 其实, 这里留下过他的辛酸记忆。 1984 年冬, 大雪封山, 怀孕 7 个月的妻子陈秀玲在刷洗水缸时,肚子不小心被重重 地硌

11、了一下,瘫倒在地。他当即向场部求救,但是风雪太猛 烈了,直到 15 个小时后陈秀玲才被送到医院。孩子只活了 一天半,夭亡了。 哭过,痛过,两口子依然坚守。有时难免拌上几句嘴, 但很快就和好了。“找不到人说话,还生个啥气。”陈秀玲 笑道。 “闹啥不是个闹呀!这辈子就跟大火干上了。” 54 岁的 赵福洲说得轻松。 “闹”,是塞罕坝人的口头禅,干脆,豪气。但他们不 是“瞎闹”“胡闹”,而是有自己的章法。 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劳作,塞罕坝上能植树的地方基本上 都有树木安家。“肉都吃光了”,好一点的“骨头”也啃完 了。哪里还有空间?塞罕坝人说:“那就啃硬骨头!” 石头之间也可以种树!一身农民装束的技术员邓宝

12、珠 一手拿铁锹,一手拿树苗,“见缝插针”,逮着机会就上。 9 不过, 他 “有勇有谋”, 拉起一根线, 在一条直线上找空隙,“便 于后期的管护”。这就是“干插缝造林法”,石质山地从此 也开始披上绿衣。 对塞罕坝而言, 造林要紧, 病虫害的防治也是天大的事。 “防虫得抓最佳时机,”塞罕坝第三乡林场森保股股长 朱凤恩说,“太早的话,虫子没孵出来,效果不好;太晚的 话,虫子长成了,耐药性强,防治难度也很大。” 把握时机,对有 35 年防虫经验的朱凤恩来说并不是难 事。通过无数次试验,他已经将坝上常见害虫的习性摸了个 底朝天。 他捕来不同种类、不同成长期的害虫,用不同品种、不 同浓度的农药分别喷洒,记

13、录其死亡时间,由此找出了适用 于不同虫害的最佳防治时机、最佳防虫药品,计算出了不同 强度虫害下的用药浓度和喷药频率。 2002 年,松毛虫大举来袭,坝上局部地区受灾严重,虫 吃树叶发出的声音颇有些“得意”,似乎在向人类下战表。 朱凤恩领命上山灭虫。为抓住清晨四点这个最有效的防 虫时机,他带领技术人员和喷药工人,每天凌晨一点半就开 始忙碌。 10 这场“战役”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最终松毛虫败下阵 来。 厚重的防护服、双层口罩和防毒面具让人行动迟缓、呼 吸困难,却也不能完全隔离伤害。“战事”结束时,朱凤恩 和同事脱了一层皮。 后来,河北省在制定有关喷烟机防治病虫害的地方标准 时,主要经验数据大多都

14、由塞罕坝提供。 “没事我就琢磨呗,老一辈辛辛苦苦留下来的家业,怎 么也不能毁在我们手中吧?”朱凤恩咧着嘴笑。 同样, 在谈及为何有那么多个独到 “发明” 时, 曾荣获 “全 国绿化奖章”的邓宝珠直言:“上对得起老同志,下对得起 小家伙。” 而“小家伙”们也不敢怠慢。 每年的 3 月 15 日至 6 月 15 日,塞罕坝人要造林,要防 火,要防虫,工作如千钧重。尹海龙是“林二代”,他发现 这时候好多同事身穿迷彩服,头发上挂着松叶,脸是铁青色 的,嘴唇开裂,裤腿的褶子里藏着土,鞋上都是泥。再看看 自己,也是如此“走在大街上,平时喊你一声哥哥的, 这时候不自觉地喊叔叔了。” 11 这个“80 后”和

15、其他塞罕坝人一样,通宵达旦地扑在工 作上,也顾不得什么形象了。其实,这正是塞罕坝最动人的 模样。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新一代塞罕坝人 没有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睡大觉。 “三分造,七分管”的理念在塞罕坝深入人心。其中, 防火被视为关乎全场存亡的生命线,这里的孩子看到一个燃 烧着的烟头都会抢着去踩灭。 天桥梁望火楼好比一个边防哨所,人迹罕至,几乎与世 隔绝。放眼望去,整个世界除了白白的雪,就是高高的树, 门口红红的对联平添了一抹色彩。 看到记者来,瞭望员赵福洲先是一愣,随之笑容漾在脸 上整个春节,他和妻子陈秀玲都是在山上度过的,难得 有人登门。 这是一栋 5 层的小阁楼,单层面积不到

16、10 平方米。一 部手机搁在窗户边,“捕捉”微弱的通讯信号。窗外支着太 阳能板,用电要看太阳的“脸色”。晴天还好,可以看看电 视;如果是阴天,只能干坐着,偶尔的惊喜是听到野生小动 物路过的声音。 12 望火楼的顶层宛如一个天然的大冰柜,窗户被冰雪罩得 严严实实。赵福洲手持小铁棒,奋力刮去窗玻璃上的冰层, 拿起高倍望远镜四处观察。 他的工作就是每 15 分钟登高瞭望一次,看看是否有哪 里冒烟了。 就是没有情况, 也要用固定电话向场部报个平安, 这叫“零报告”。多年的锤炼,使他一眼就能区别是烟还是 雾,也知道四周远近的各个方位是哪座山哪道岭,俨然一台 “人工定位仪”。 2013 年 4 月 30 日,赵福洲及时报告了火情,并确定起 火地点在围场县西山。整套的应急机制旋即启动,为火灾的 快速 “要求于人的甚少, 给予人的甚多, 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塞罕坝人张启恩夫妇、于士涛夫妇如一棵棵松树, 傲然挺立于天地间 塞罕坝到底价值几许?2007 年, 中国林科院有过初步的 评估:这里不仅有效承担了阻挡风沙的任务,而且每年为京 津地区输送清洁淡水 1.37 亿立方米,吸收二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