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普通动物学知识点总结(最新编写-修订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646300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57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普通动物学知识点总结(最新编写-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普通动物学知识点总结(最新编写-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普通动物学知识点总结(最新编写-修订版)(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笫笫 一章一章 原生动物门原生动物门 一 .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原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具有一般细胞所有的基本结构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原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具有一般细胞所有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膜 细胞核细胞核 细胞质细胞质 细胞器细胞器 这种单细胞又是一个具有一切动物特性和生理机能的、独立完整的有机体具有运动、消化、呼吸、排泄、感应、生殖等机 能 这种单细胞又是一个具有一切动物特性和生理机能的、独立完整的有机体具有运动、消化、呼吸、排泄、感应、生殖等机 能 1.4 有特殊的适应性有特殊的适应性 不良环境下能形成包囊,在失去大部分结构后缩成一团,并分泌胶质在体

2、外形成包囊膜,使自身与外界环境隔开,新陈代 谢水平降低,处于休眠状态。待环境条件良好时又长出相应结构,脱囊而出,恢复正常生活。 不良环境下能形成包囊,在失去大部分结构后缩成一团,并分泌胶质在体外形成包囊膜,使自身与外界环境隔开,新陈代 谢水平降低,处于休眠状态。待环境条件良好时又长出相应结构,脱囊而出,恢复正常生活。 1.5 群体单细胞动物群体单细胞动物 特点:由多个单细胞个体聚集而成的群体,但绝大多数群体内的单细胞个体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由多个单细胞个体聚集而成的群体,但绝大多数群体内的单细胞个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 . 代表动物:草履虫代表动物:草履虫 结构和功能结构和功能 结构和功能结构和

3、功能 表膜表膜 :包被草履虫体表的膜包被草履虫体表的膜 ,即细胞膜、质膜,分三层,即细胞膜、质膜,分三层 。 最外层膜连续覆盖在体表和纤毛上最外层膜连续覆盖在体表和纤毛上, 中间层和内层膜形成 表膜泡镶嵌系统 中间层和内层膜形成 表膜泡镶嵌系统 纤毛:为细胞质的丝状突起,是草履虫的运动器官。纤毛的基部有复杂的微管纤维网,控制和协调纤毛的运动。纤毛:为细胞质的丝状突起,是草履虫的运动器官。纤毛的基部有复杂的微管纤维网,控制和协调纤毛的运动。 口沟:从草履虫身体后半端开始,在表膜上一条伸向身体中部的斜沟,沟的未端为口(胞口口沟:从草履虫身体后半端开始,在表膜上一条伸向身体中部的斜沟,沟的未端为口(

4、胞口 细胞质细胞质:分成外质和内质二部分分成外质和内质二部分 外质外质:为表膜下面的一薄层细胞质,较透明。剌丝泡分布在外质中为表膜下面的一薄层细胞质,较透明。剌丝泡分布在外质中 刺丝孢 : 为纺缍形小杆状结构,有小孔开口于表膜。当受到外来刺激时,能释放出内含物,吸水后聚合成丝,能麻庳敌害, 有防御功能。 刺丝孢 : 为纺缍形小杆状结构,有小孔开口于表膜。当受到外来刺激时,能释放出内含物,吸水后聚合成丝,能麻庳敌害, 有防御功能。 内质内质:内含颗粒状结构,有流动性。有许多重要结构分布在内质中内含颗粒状结构,有流动性。有许多重要结构分布在内质中:食物泡食物泡:散布在内质中的许多泡状结构。散布在内

5、质中的许多泡状结构。 食物泡的形成。食物泡的消化功能食物泡的形成。食物泡的消化功能 伸缩泡和收集管伸缩泡和收集管:位于内、外质的交界处,位于内、外质的交界处,2 组,身体前后半部的中部各一对。功能组,身体前后半部的中部各一对。功能:排除体内多余水分。排除体内多余水分。 草履虫体内水分来源草履虫体内水分来源:A.大部分由外界通过表膜渗透进来。大部分由外界通过表膜渗透进来。B.一部分随食物经胞口和食物泡进入细胞质。一部分随食物经胞口和食物泡进入细胞质。 C.小部分为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水小部分为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水 细胞核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有二种。大核位于细胞中央,有二种。大核:一个

6、,肾形,位于胞咽附近。功能一个,肾形,位于胞咽附近。功能:主管营养代谢、有丝分裂、细胞分化,通过 蛋白质合成来控制表型基因,称为营养核。小核:一个或多个,位于大核凹陷处。功能:是基因储存地,负责基因交换、 基因重组,并由小核产生大核。主管生殖、遗传,称为生殖核。草履虫与其它原生动物一样,无专门的呼吸、循环胞器。 主管营养代谢、有丝分裂、细胞分化,通过 蛋白质合成来控制表型基因,称为营养核。小核:一个或多个,位于大核凹陷处。功能:是基因储存地,负责基因交换、 基因重组,并由小核产生大核。主管生殖、遗传,称为生殖核。草履虫与其它原生动物一样,无专门的呼吸、循环胞器。 呼吸、排泄:靠表膜渗透呼吸、排

7、泄:靠表膜渗透 循环:靠内质环流循环:靠内质环流 1 .无性生殖:横二分裂:小核先作有丝分裂,大核再作无丝分裂,各自延长,分成二部分。虫体从身体中部横缢,形成无性生殖:横二分裂:小核先作有丝分裂,大核再作无丝分裂,各自延长,分成二部分。虫体从身体中部横缢,形成 2 个子体。个子体。. 有性生殖:接合生殖有性生殖:接合生殖 三 .重要的病原体 疟原虫 疟原虫引起的疟疾的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疟原虫引起的疟疾的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主要有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主要有 4 种:种:1)间日疟原虫东北)间日疟原虫东北 西北西北 华北华北 2)三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 3)恶性疟原虫云南)恶性

8、疟原虫云南 贵州贵州 四川四川 海南岛海南岛 3)卵形疟原)卵形疟原 4 种疟原虫的生活史基本种疟原虫的生活史基本 有二个中间寄主:人,雌按蚊有二个中间寄主:人,雌按蚊 有世代交替现象:无性世代:有世代交替现象:无性世代: 在人体内进行。有性世代:在雌按蚊体人内进行在人体内进行。有性世代:在雌按蚊体人内进行 传播媒介:雌按蚊。红细胞前期:在人的肝脏中进行。临床意义:决定潜伏期的长短传播媒介:雌按蚊。红细胞前期:在人的肝脏中进行。临床意义:决定潜伏期的长短 红细胞内期:在人体的红血细胞中进行。临床意义:决定疟疾症状反复发作的间红细胞内期:在人体的红血细胞中进行。临床意义:决定疟疾症状反复发作的间

9、 隔时间隔时间 红细胞外期:在人体肝脏中进行。临床意义:疟疾复发的根本原因红细胞外期:在人体肝脏中进行。临床意义:疟疾复发的根本原因 分类依椐:运动胞器、营养方式分类依椐:运动胞器、营养方式 1.鞭毛虫纲鞭毛虫纲 Mastigophora: 植鞭亚纲植鞭亚纲 夜光虫夜光虫 1.鞭毛虫纲鞭毛虫纲 Mastigophora 动鞭亚纲动鞭亚纲 2.纤毛虫纲纤毛虫纲 Ciliata 以纤毛为运动器官以纤毛为运动器官 喇叭虫喇叭虫 钟形。钟形。3.肉足纲肉足纲 Sarcodita 以伪足为运动器官以伪足为运动器官变变 形虫形虫 有外壳的肉足纲种类有外壳的肉足纲种类 足衣虫足衣虫 4.孢子虫纲孢子虫纲 S

10、porozoa 都是内寄生种类都是内寄生种类 ,无运动器官,无运动器官 血胞子虫血胞子虫 球虫球虫 运动器官运动器官 营养方式营养方式 代表动物代表动物 鞭毛纲鞭毛纲 鞭鞭 毛毛 植鞭亚纲植鞭亚纲 自养自养 眼虫眼虫 动鞭亚纲动鞭亚纲 异养(渗透、锥虫、吞食)异养(渗透、锥虫、吞食) 纤毛纲纤毛纲 纤毛纤毛 异养异养 草履虫草履虫 肉足纲肉足纲 伪足伪足 异养异养 变形虫变形虫 一)对人类造成危害一)对人类造成危害 1.危害人体健康的病原体危害人体健康的病原体 寄生部位寄生部位 引起疾病引起疾病 症状症状 传播媒介传播媒介 痢疾内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 肠道肠道 阿米巴痢疾阿米巴痢疾 大便血多脓少

11、大便血多脓少 经口经口 利什曼原虫利什曼原虫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 黑热病黑热病 肝脾肿大、发烧肝脾肿大、发烧 白蛉白蛉 锥虫锥虫 脑、脊髓脑、脊髓 非洲睡眠病非洲睡眠病 昏睡、致死昏睡、致死 舌蝇舌蝇 阴道滴虫阴道滴虫 泌尿生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 滴虫性阴道炎:白带增多,外阴瘙痒,月经不调滴虫性阴道炎:白带增多,外阴瘙痒,月经不调 滴虫性尿道膀胱炎:尿频、血尿,排尿灼样疼痛滴虫性尿道膀胱炎:尿频、血尿,排尿灼样疼痛 孢子纲孢子纲 无无 异养异养 疟原虫疟原虫 1.危害人体健康的病原体危害人体健康的病原体 利什曼原虫利什曼原虫 锥虫锥虫 吸血蝽吸血蝽 舌蝇(采采蝇)舌蝇(采采蝇) 2.危害牲畜的病原

12、体危害牲畜的病原体 粘胞子虫粘胞子虫 Myxobolus sp. 引起鱼类大量死亡引起鱼类大量死亡 艾美球虫艾美球虫 Eimeria :引起鸡、兔死亡率很高的球虫病:引起鸡、兔死亡率很高的球虫病 血胞子虫:血胞子虫: 引起牛、马血尿引起牛、马血尿 .3 海洋中鞭毛纲的夜光虫、裸甲腰鞭毛虫等大量速繁殖,形成赤潮,造成生成鱼、虾、贝类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对海洋 养殖带来很大危害。 海洋中鞭毛纲的夜光虫、裸甲腰鞭毛虫等大量速繁殖,形成赤潮,造成生成鱼、虾、贝类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对海洋 养殖带来很大危害。 (二)有益于人类的方面(二)有益于人类的方面 1.组成海洋浮游生物的主体。组成海洋浮游生物的主

13、体。 2.古代原生动物大量沉积水底淤泥,在微生物的作用和复盖层的压力形成下形成石油。古代原生动物大量沉积水底淤泥,在微生物的作用和复盖层的压力形成下形成石油。 3.原生动物中有孔类化石是地质学上探测石油的标徵。原生动物中有孔类化石是地质学上探测石油的标徵。 4.利用原生动物对有机废物、有害细菌进行净化,对有机废水进行絮化沉淀。利用原生动物对有机废物、有害细菌进行净化,对有机废水进行絮化沉淀。 5. 科学研究的重要实验材科学研究的重要实验材 草履虫、四膜虫是研究真核细胞细胞器的实验材料。关于线粒体可能起源于一种细胞内共生菌的假设,可在原生动 物中找到 草履虫、四膜虫是研究真核细胞细胞器的实验材料

14、。关于线粒体可能起源于一种细胞内共生菌的假设,可在原生动 物中找到 第二章第二章 多细胞动物概论多细胞动物概论 一一.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1.个体发育个体发育(Ontogeny) 是指多细胞动物从受精卵开始,是指多细胞动物从受精卵开始, 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 直至子代个体形成、成长、性成熟直至死亡 的全过程。 直至子代个体形成、成长、性成熟直至死亡 的全过程。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在个体发育过程中, 个体的生理功能、组织结构和器官形态都发生一系列变化。个体的生理功能、组织结构和器官形态都发生一系列变化。 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可分为三

15、个阶段: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胚前期:从亲代生殖细胞形成到成熟的阶段。胚前期:从亲代生殖细胞形成到成熟的阶段。 胚胎期:从受精卵形成开始到幼体形成破卵胚胎期:从受精卵形成开始到幼体形成破卵 而出或离开母体之前的阶段。而出或离开母体之前的阶段。 胚后期:从幼体破卵而出或脱离母体以后的阶段。胚后期:从幼体破卵而出或脱离母体以后的阶段。 2 . 系统发育系统发育(Phylogeny) 即种族发展史,也可称为系统发生。即种族发展史,也可称为系统发生。 动物的系统发育是动物界漫长的演化历史,动物的系统发育是动物界漫长的演化历史, 是指动物由最低等的形式(原生动物)发展到多细胞结构的后生动物,是指动物由最低等的形式(原生动物)发展到多细胞结构的后生动物, 并逐步完善,复杂化,并逐步完善,复杂化, 进而发展成为最高级形式的动物,直至人类的全部种族发展史。进而发展成为最高级形式的动物,直至人类的全部种族发展史。 二二.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一般规律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一般规律 卵的结构卵的结构 植物极:卵黄多植物极:卵黄多 动物极:细胞质多动物极:细胞质多 卵的类型卵的类型 根据卵内卵黄的多少可将卵分为根据卵内卵黄的多少可将卵分为: 多黄卵多黄卵: 少黄卵少黄卵: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