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总结(最新编写-修订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64561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总结(最新编写-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总结(最新编写-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总结(最新编写-修订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二单元总结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二单元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的产生 声是由振动(vibration)产生的:说话时声带在振动;敲鼓时鼓面在振动;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 振动。 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 产生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发明了用磁带和激光唱盘记录声音的方法 2声音的传播 声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medium) 。 空气也是传声的介质。如果云和我们的耳朵之间是真空,大家就听不到雷声

2、了。我们周围充满了空气, 空气为人类、动物传递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方式-以击鼓为例,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左侧的空气,使得这部分空气变密;鼓面 向右振动时,又会使左侧的空气变稀疏。鼓面不断地左右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 传播。这个过程跟水波的传播相似。因此,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sound wave) 。 3声速 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要过一会才能听到回声,这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 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和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m、s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3、: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人耳的构造 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 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耳垂 中耳听小骨、鼓膜、鼓室 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 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 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将振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感知声音。 2骨传导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上把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三、声音的

4、特性三、声音的特性 1音调 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就慢,发出的音调就低。可见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是一个很重要 的物理量,它决定着音调的高低。 空气(0) 331海水(25) 1531 空气(15) 340冰 3230 空气(25) 346铜(棒) 3750 软木 500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铝(棒) 5000 水(常温) 1500铁(棒) 5200 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frequency)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 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ertz) ,简称赫,符号 Hz。物体在 1s 的时间里如果振动 100 次,频率就是 100Hz。 人能

5、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 20Hz 到 20000Hz 人们把高于 20000Hz 的声音叫做超声波(supersonic wave) ,因为它们已超过了人类听觉的上限,把低于 20Hz 的声音 叫做次声波(infrasonic wave) ,因为它们已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和人不同。一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感灵敏。 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一些机器工作时,也会 产生人耳听不到的次声波。有些次声波对人体的健康有害。 2响度 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loudness)

6、 。 物理学中用振幅(amplitude)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的响度越大。 3音色 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它们。这表明在声音的特征中还有 一个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它就是音色(musical quality)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 色也就不同。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的来源 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 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从这个意义上说,噪声的来源是非常多的。 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人们以

7、分贝(decibel,符号式 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dB 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3040dB 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70dB 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 长期生活在 90dB 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 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 150dB 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50dB。 3控制噪声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我们知道,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 样三个阶

8、段:声源的振动发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因此,控制噪声也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即: 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由于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人们把噪声叫做“隐形杀手” 。现代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 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我国许多城市都制成了针对不同环境的声强级别控制标准。 我国城市环境声强级标准/dB 适用范围白天夜间 特别需要的安静住宅区4535 居民/文教地区5045 商业中心区6050 工业中心区6555 交通干线两侧7060 五、声的利用五、声的利用 1声与信息 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弹指海洋的深度,会出水下数千 米

9、的地形图。捕鱼时渔民利用声呐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 利用超声波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受体内脏器 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平时所说的“B 超” 。 2声与能量 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 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把被清洗的物体放在清洗液里,超声波穿过液体并引起强烈的振 动,振动把物体上的污垢敲击下来而不会损坏被洗的物体。 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第二章 光现象第二章 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一、光的传播 1光是如何传播的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束引导

10、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 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 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2光的传播速度 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这表明,光的传播速度 比声音快。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 c 表示。光在真空中 1s 能传播 299792000m,也 就是说,真空中的光速为:c=2.99792108m/s 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空气中的光速大约为 2.997000108m/s 在我们的计算中,中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 c=3108m/s 二、光的反射二、光的反射 1光反射的规律 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表面都会发生反射(reflection) 。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 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reflection law) 。 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 那么, 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 这表明,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漫反射 看上去很平的白纸,细微之处实际是凹凸不平的。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 反射叫做漫反射。 初九零七班初九零七班 王子轩王子轩 本文一字一句皆为本人手打,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