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最新编写-修订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64525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21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最新编写-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最新编写-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最新编写-修订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时、分、秒单元备课第一单元时、分、秒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 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 下特点: 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 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 下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2、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 1 分=60 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 的简单计算。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 1 分=60 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 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 1 分=60 秒,进行一些有 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3、。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 1 分=60 秒,进行一些有 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四、课时安排: 3 课时。四、课时安排: 3 课时。 1、秒的认识1 课时1、秒的认识1 课时 2、时间单位的换算1 课时2、时间单位的换算1 课时 3、时间的计算 1 课时3、时间的计算 1 课时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1 课 题:时分秒 学习内容: 教材第 2、3、4 页以及相关练习 课程标准描述:能认识钟表,了解 24 时计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 间的长短。 学习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 ,

4、知道 1 分=60 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 1 秒、几秒、1 分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知道时间单位秒,掌握 1 分=60 秒。 学习难点:初步建立 1 秒、几秒、1 分的时间观念。 评价活动方案: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时间单位“秒” ,知道 1 分=60 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完成目标评价 1。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 1 秒、几秒、1 分的时间观念,以 完成评价目标 2。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以完成 评价

5、目标 3。 课时安排: 1 课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时间单位“秒” 。 (落实目标 1) 1、情境激趣:同学们,谁还记得每年的除夕夜的人们一起等待新年钟声的情景 吗? 在这个场景中还藏着一些数学知识呢,谁找到了藏着的数学知识了?生自由回 答。 师小结:刚才我们每数一个数的时间就是一秒, “秒”也是一种时间单位。 2、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呢?生举例。 师小结:刘翔在奥运会上用 12 秒 91 的成绩夺得了男子 110 米栏的冠军;这 是我们过马路时,常常看到的红绿灯,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也是用秒来计时的。 师小结:在生活中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地

6、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 起来认识“秒” 。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直观感受 1 秒和几秒。 (一)师:(出示钟面)还认识它吗?请学生来介绍一下时钟。 (二)多种感官参与,建立 1 秒概念(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 (落实目 标 2) 1、认识秒针和 1 秒。 师:在钟面上还有一个新朋友,叫出它的名字来(秒针)谁来描述哪颗针是秒针 呢?(又细又长的那颗) 。 师:那秒针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钟面上的秒针 是怎么走的?(课件演示:钟面上,秒针伴着“嘀哒”声走了几小格。 )生自由 回答。 师:秒针走 1 小格是多少时间呢? 生: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一秒。 板

7、书:秒针走一小格是 1 秒 2、体验感受,建立 1 秒的概念 过渡:秒针走一小格就是 1 秒,1 秒有多长呢?我们静静的来感受一下 1 秒有多 长。 (1) (钟面演示 1 秒) ,你感受到了吗?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一次要想一个办 法在心里记一记 1 秒有多长。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的?(拍一下手、跺一下脚、说 2 个字、点一下头) (3)你感觉 1 秒怎么样?(学生发表意见。 ) 师小结:1 秒的确很短,秒是比时和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三)互动体验,感受几秒,加深对 1 秒的认识。 (落实目标 2) 1、体验 10 秒。 师 : 我们来做个游戏,请你闭上眼睛,来感受一下 10 秒有多长。

8、当你觉得到 10 秒了就睁开眼睛,悄悄的举起你的小手,记住你看到的是几秒钟。 学生活动,然后反馈。 2、感受 15 秒。 师 : 还想做这个游戏吗?提高一下难度, 感受一下 15 秒行不行?那秒针要从 12 走到几呢? 学生活动。 师:看来同学们的感觉是越来越准了。 3、游戏活动 师 : 这个游戏有意思吗?现在同桌两人,自己定时间来感受,一个同学看钟面, 另一个同学感受,交换进行。互相帮助,调整好节奏。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四)体验探索,发现 1 分=60 秒。 (落实目标 1) 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很好,鼓励一下自己吧,下面老师要送一个礼物给大 家,送一段美妙的音乐来轻松一下,我们

9、一边听音乐,一边用你自己的方法感受 一下这段音乐有多少秒?(播放一段 60 秒的音乐“梁祝” 。 ) 师:这段音乐有多少秒? 师:这段音乐究竟有多少秒,让我们伴着秒针的走动,再次来欣赏一下这段音 乐。 不过这一次, 请你仔细观察秒针走动时, 分针有什么变化?(再次播放这段 60 秒的音乐,画面显示秒针从 12 开始走一圈,分针走 1 小格) 师:秒针走了多少秒?这段音乐是多少秒呢? 生:秒针走了一圈,分针走了 1 小格。 师:秒针走一圈是多少时间呢? 分针走了 1 小格呢? 生:秒针走一圈是 60 秒,分针走了 1 小格是 1 分钟。 师:我知道这段音乐是 60 秒,现在又说是 1 分钟。到底

10、是 1 分钟还是 60 秒? 生:1 分=60 秒。 板书:1 分=60 秒 课堂小结:让我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认识了时间单位“秒” ,感受了 1 秒有多 长,还知道了 1 分60 秒。 三、练习、感受,加深认识. (落实目标 2) 如果给你 10 秒,你觉得能干什么?学生交流。那 10 秒到底能干什么呢?我们 来做个小实验。 这里我给大家准备了一篇文章和一些口算题, 还有半张空白的纸。 大家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件事来作实验。 学生活动。 四、课堂小结(落实目标 3) 10 秒我们有这么多收获,那如果只给你 1 秒你能干什么呢?学生交流。你们认 为 1 秒干不了什么?是这样吗?就让我们一起去看

11、看吧! 小结:汽车 1 秒能行 20 米,火车 1 秒能行 30 米;飞机 1 秒能飞行 250 米;地球 1 秒大约能自转 4100 米;卫星 1 秒约行 7900 米。 所以不要小看这短短的 1 秒,在一些国际比赛中,往往成败就在这短短的 1 秒 之内,(出示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视频) 这是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的精彩画面, 冠亚军之间相差连 1 秒都不到。 难怪人们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就是时间的价值通过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说。祝贺大家今天收获可真不少,相信小朋 友们今后都能珍惜分分秒秒,好好利用,做时间的主人。 【学习目标检测】 1、1 分=(

12、)秒 120 秒=( )分 2、绕操场跑 1 圈,王刚用 59 秒,李月用 1 分零 3 秒,谁跑的快? 【板书设计】 时分秒 1 分=60 秒 【课后反思】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2 课 题:时间的计算课 题:时间的计算 学习内容: 教材第 5 页例 2 以及相关练习 课程标准描述: 能认识钟表,了解 24 时计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学习目标: 1、学会根据 1 时=60 分,1 分=60 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学习重难点:会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评价活动方案: 1、 结合具体情境学会根

13、据 1 时=60 分, 1 分=60 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以完成评价目标 1。 2、渗透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的教育,以完成评价目标 2。 课时安排: 1 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 (落实目标 1) 1、分针,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 ) ;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 ;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 ,走一圈的时间是( ) 。 1 时=( )分 1 分=( )秒 2、教师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 : 5 时,3 时 20 分,6 时,9 时 50 分等。问:1 时等于多少分?那么 2 时呢?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通过类推得 出结论) 时 = ( )分 分 = ()

14、秒 时 = ( )分 分( )时 秒( )分 分( )时 3、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 起来学习“时间的计算” 。 (板书课题) 二、新授 (落实目标 1) 1、教学例 2:(投影出示小明上学的情景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说一说,教师及时的补充、引导。 小精灵 要求我们解答的问题是什么? (7:30 离家,7:45 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 小组讨论: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怎样想呢?(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 汇报交流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选择最优化的方法。 (在计算方法上肯定学生的多种正确思路,体现算法多样化思想。

15、) 2、出示商店营业时间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帮助图中的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组讨论汇 报、交流。 三、练习巩固 1、填空: (1)50 分比 1 时少( )分,1 时比 45 分多( )分。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 1 时。 2、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6 时至 6 时 25 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 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小结 (落实目标 2) 一节课 35 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是啊,时 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 这节课你又收获了什么新知识?你认为用怎样的方

16、法计算有关经过时间最好? 我们刚才是从 9 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学习目标检测】 (1)3 时=( )分 4 分=( )秒 (2)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 15 分。他每天早晨要在 8: 10 分到校,应该在几时几 分前从家出发? 【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 7:30 离家,7:45 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 45-30=15(分钟) 答: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 15 分钟。 【课后反思】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3 课题:填一填,说一说(练习课)课题:填一填,说一说(练习课) 练习内容: 教材相关练习题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2、通过知识梳理,使得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