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阅读理解专题复习——分类讲解篇(最新编写-修订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64525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DF 页数:37 大小:80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阅读理解专题复习——分类讲解篇(最新编写-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升初阅读理解专题复习——分类讲解篇(最新编写-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阅读理解专题复习——分类讲解篇(最新编写-修订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小升初阅读理解专题讲义分类讲解篇小升初阅读理解专题讲义分类讲解篇 一般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尤为重要的。在六年级总 复习时,必须加大训练力度,指导他们掌握一些解题方法和规律,不断提高阅读 能力。 小学阶段的阅读文章可以分为八类(写人类、记事类、咏物类、绘景类、议 礼类、说明类、寓言类、散文类) ,每类文章,学生应该以下角度去理解: 第一类第一类 写人类文章写人类文章 写人文章一般主要通过通过一件或几件典型事例,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表、动 作、语言、心里活动,来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或性格特点。写人类文章,一般是 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写人的文章,就是以人物描写为主的文章,人物可以

2、是 一个人,也可以是两个人,还可以是一个群体。写人类文章,它与记事类文章的 区别主要在于侧重点不同。记事类文章侧重于记叙事情的具体经过,而写人类文 章则侧重于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记事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思想品质。我们在阅读此类文章时,可以从以下几点着眼: 1、仔细阅读分析文章的来龙去脉 了解文章所写的来龙去脉是抓住文章中人物性格特点和中心思想的基础。 写 人和记事是分不开的, 文章中的任何人物特点都是在事情的发展的变化过程中展 现出来的, 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在事情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逐渐表现出来的。 因此, 熟悉作者所写的事情是理解写人文章的关键一步。 2、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 外

3、貌 : 外貌又称肖像,是作者对人物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方面的描绘。 人物的外貌往往反映人物的个性与内心,以塑造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阅 读时,可以通过分析人物外貌来了解人物的内心变化及个性特点。 语言: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往往能反映人物一定的思想、个性和心理特点, 读书时分析揣摩人物的语言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动作 : 阅读时,我们常常会发现,好多人物都是抓住他(她)的动作来写的。 因为人物的动作同样能明显地反映人物的个性,因此,阅读文章时,要多在人物 的动作描写上注意,并品味琢磨其特别的地方,即不同职业和性格的人物,不仅 仅语言不同;反过来,一些与众不同的动作,又会深化人物的性

4、格特点。 心理活动:人物心理指人物在一定环境中思想活动的描写。心理活动直接反 映人的内心世界, 一个鲜活、 生动的人物往往是靠许多心理描写而突出其个性的。 心理活动刻画得好,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得更加深人细致,会给读者留下极深刻的 印象。 细节:细节指那些对写人起特殊作用的细小情节,包括生活小事、动作、语 言、神态等。细节描写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使人物丰满和栩栩如生的重要手段。 读者对一个生动的细节进行分析品味,会感到人物思想品质更加鲜明,人物形象 更加生动、富有生活气息,会对文章理解更深。 环境 : 人物的一切活动都与他(她)所处的环境分不开,并受到环境的制约。 读书了解人物时,分析环境可以更好地

5、理解人物的行为、语言以及心理活动。同 2 时,具体的社会与自然环境描写,对于衬托人物也起着重要作用。 3、抓文章所写的主要情节和关键字词语句 读写人文章,要熟悉文章所写的紧扣人物活动的具体事件,抓住文中的主要 情节,分析人物在具体事件中的表现。是作品中的情节推动事件的发展,人物在 事件的发展中,使性格升华与深化。可以说,没有情节,作品就很难完成对人物 的塑造。有些文章能够直接找到反映人物性格特点或内心世界的句子和词语,阅 读时只要找到这些关键的句子和词语,就能比较容易地领悟文章的主旨。 值得强调的是,阅读一篇写人文章,不一定上述几方面面面俱到,而是要抓 住它最突出的地方加以分析理解。 在分析理

6、解的基础上, 抓出其描写人物的方法。 如果能这样阅读,不仅能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自己对 文章的欣赏能力。 阅读写人类文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抓住外表特征,透视个性品质。写人类文章一般都是通过对人物的外 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个性品质。在阅读时,就要 先抓住人物的这些外表特征来理解人物的个性品质。 其次,分析、体会人物的形象。作者对人物容貌、神态、服饰等方面的描写 往往能反映人物的个性及内心,塑造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文章中人物的语 言反映了人物一定的思想、个性和心理特点,读书时分析揣摩有助于我们对人物 的理解。分析人物的动作,我们要细细品

7、读并感受其特别的地方,因为一些于众 不同的动作往往又能深化人物的性格特点。 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直接反映人物的 内心世界,因此刻画好心理活动将使人物的特点更加鲜明,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 印象。 第三,理清文章层次,领悟中心思想。情节推动事件的发展,人物性格在事 件的发展中得以升华与深化, 可以说, 没有情节, 作品就难以完成对人物的塑造。 所以在阅读写人类文章时,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分析人物的在具体事件中的 表现。写人类文章一般都是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的。有的是通过一件 事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某个方面的特征, 有的是通过几件事来反映某几个方面的 特征。我们阅读时,就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

8、析,理清文章的层次。 阅读写人类文章时,学生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感悟人物的外在形象。 2读懂人物语言。 3分析人物动作。 4剖析人物的内心活动。 5关注人物所处环境。 6分析细节描写。 7抓住文章主要情节。 7. 巧妙运用议论、抒情句,了解作者感情倾向。 【例文】【例文】 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 之志。 他 30 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秀 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 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 被除掉了姓名。 然而, 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 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 34 岁时

9、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 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 免回乡。 3 公元 1170 年, 45 岁的陆游投奔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 真正过上了军营生活。 在军旅的生活中,他 (ji jn qun l)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而努力,他 多次亲临前线去(视 检)察,由于他亲自感受到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 望, 所以他在几年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 后来, 因南宋皇帝 (q x tu xi ng),陆游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 公元 1210 年,陆游已经是 85 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 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

10、天,他的身体已十分(脆 虚)弱,躺在床上动也不能 动,眼神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但是,当他看到乡亲们和他的儿子 来到眼前时, 忽然振作起来, 瞪大了眼睛, 吃力地抬起头, 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 当他的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跟前时, 他用力支撑着, 写下了 示儿 这首诗 : “死 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 写完之后, 他慢慢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却永远为广大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还激 (励 发)着千万人的斗志。 1、短文为表现陆游的爱国之情,写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2、陆游的愿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了,陆游的愿望是什

11、么?他为什么坚持这种愿望? 3、概括第 5 自然段的段意。 4、回答 (1)陆游是一个爱国诗人,文章写到他三次受到了打击,请写下来。 (2)陆游为什么能在军旅生活中写下不少爱国诗篇? 5、示儿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示儿全诗是围绕关键字( )字来写,请用一个成语概括作者的心情: ( ) 。 6、陆游还有那些爱国诗篇? 【课后练习】 (一)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948 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一位父亲带着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 妻子会合。 海上风平浪静,晨昏瑰丽的云霓交替出现。一天早上,男人正在舱里用水果 刀削(xu xio )苹果,船突然剧烈的摇动,男人摔倒时,刀子刚好插进胸 口。他全身都在颤抖

12、,嘴唇乌紫。6 岁的女儿被父亲的瞬间变化下坏了,尖叫着 扑过来想要扶他,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 ”然后轻 轻地拔出刀子, 很慢很慢地爬起来, 不引人注意的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 3 天,男人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为她系(j x)好美丽 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没有注意到父亲每一 分钟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看向海平面的眼光是那样的忧伤。 抵达纽约的前夜,男人来到女儿身边,对她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 告诉妈妈,我爱她。 ”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为什么不自 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上深深刻下一

13、个吻。 船到纽约港, 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 她大喊着 : “妈妈! 4 妈妈!” 就在这时,周围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 井喷,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心脏,他却多活了 3 天, 而且不被任何人知觉。 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 (chung chung) 口太小, 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 3 天的供血。 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奇迹” , 有人建议用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它“神迹” “够了!” 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 须发俱白, 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

14、 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 ”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波涛汹涌( ) 消失( ) 常见(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剧烈( ) 照常( ) 抵达( ) 精确 ( ) 反义词:出现( ) 罕见( ) 忧伤( ) 衰弱 ( ) 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不为人知:_ 熙熙攘攘:_ 3、 “医学上罕见的奇迹”指的是什么? 4、请你用分段符号给短文分段,并概括每段段意。 5、在文章中画出文有隐瞒自己受伤的句子,再说说父亲这样的用意。 _ 6、 “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_ 7

15、、请将本文缩写成 100 字以内的小短文。 _ (二) 20 世纪 30 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姑娘,自 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sh s)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 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 “( )是坐公 共汽车,你( )要永远坐在前排。 ”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 “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幻 幼)的孩子来说,父亲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 5 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wi wi)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 教育, 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 在以后的学习、 生活或工作中, 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 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 坐在前排”的誓言。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 的 毅力和 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令人 的是,她的考试 成绩(竟 竞)然 。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在学业上 ,她的体育、音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