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江西版)(最新编写-修订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644303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23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江西版)(最新编写-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江西版)(最新编写-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江西版)(最新编写-修订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 儿童读物插图 教学目标: 1、了解、欣赏儿童读物插图这一美术表现形式,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欣赏与评价中探索插图的特性,并尝试自己为读物配插图。 3、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植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如何让学生懂得为熟悉的儿童读物配画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展出图画 指导一下如何插图与文字。 让学生自己选择读物。 说一说读物情节。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为读物配图,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记住主题,并且要记住它 们用不同的手表现。 二、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配图。并且真正理解“配图”的含义 先了解读物情节,抓好故事中心,用图画来表现情节,形成一

2、个完整的故事图画。 教师分别出示两个故事。让学生自己为其配图写画。 学生继续尝试其它故事。 三、收拾与整理 四、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学生自己找一个故事读物其配图写话。 第二课 流动的笔触 教学目标: 1、传授学生尝试运用不同形式的笔触,自由表达想象中的画面。 2、训练学生进行笔触和物象之间的联想,丰富学生的笔触表现力。 3、让学生艺术中去体会创造生活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学生如何运用笔触去表达自己的想象。 教具学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教学课时: 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展示范作 提出要求,让学生了解笔触 自然过度,向学生揭示

3、本节课学习内容 二、发展阶段 向学生展示不同形式的点和线。 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线 让学生亲自动手,用各种工具来摸索各种各样的笔触,并进行比较 让学生看,去欣赏 课本中展示的绘画作品,加深对笔触的认识。 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会运用笔触去创作。 三、收拾与整理 四、课后拓展 学生通过学习,对笔触有所了解,让学生自己去创作。 第三课 色彩的变化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4、教具学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做试验(原色调出间色) 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 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 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 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 二、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 那个间色。 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 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三、收拾与整理 四、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

5、以下练习 : 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 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第四课 色彩的运用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学会感知各种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 教学难点 欣赏生活中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的色彩现象,体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 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教学手段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并合理运用音乐欣赏的 激情作用。 课前准备 彩笔或油画棒,水彩纸,装饰用小物品,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实例。 教学方法 教法:激发引导、创设情境、鼓励发现 学法:合作学习、探究感知、增知实践 师生双边互动过程及效果 一、音乐切入 师:同学们,

6、我们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与美好,感觉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在很大程度 上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丰富的色彩世界里。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色彩、体验色彩。 (音乐切入,播放歌曲天堂并和同学们齐唱,旨在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情绪,创 设情境) 师:同学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白云,草地,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清清的湖水 (小组交流各自感受) 效果:同学们的情绪得到充分调动,兴趣得到激发,营造了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二、热身练习 师 :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将感受到的事物表现出来, 最好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 (放 轻音乐) 生:(学生活动:有的小组以诗歌的形式;有的小组以绘画的形式;有的

7、 效果:亲自动手感知,初步体会了色彩的独特魅力。 三、实例展示 师:同学们,能将你们课前收集的实例展示出来吗?(要求在展示的过程中,谈谈哪 些色彩搭配的好,是成功的?哪些色彩搭配还不够好,是不足的?并说出成功与不足的理 由。) 生:自己谈成功与失败,讲出自己的感受,将自己收集的各种实例(包括丝巾、帽子、 花束等)一一展示。 效果:从生活中的素材挖掘色彩的魅力,体验色彩的不同感觉。 四、分析范例 师:播放课件中的优秀案例,并和同学们共同评价。 生:(广泛发言,谈自己的看法。) 效果:同学们在评价欣赏中产生了对色彩的想象力,增强了色彩的感染力。 五、色彩搭配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重点装饰打扮二到三

8、个同学,体现合作性。)(轻音乐) 效果:同学们合作学习,练习色彩搭配,进一步对色彩搭配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六、表演展示 生:试做时装模特,进行走台练习。 (学生参与表演,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体现了综合性) 师:播放课件中的音乐及画面。 七、师生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从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入手,学习了色彩的知识,增强了对色彩 的感染力。 生:这节课很开心、快乐,在“玩”中“学”,在“学”中“得”,体验了色彩带来 的乐趣。 第五课 趣味水墨 课时:1 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学习使用水墨画工具,掌握用水、用墨的简单方法; 用点、线、面进行水墨画练习; 体验水墨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9、及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感,传承中 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用水墨作点、线、面的练习,并体会水墨趣味。 难点:水与墨的调配。 教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水墨画用具、展示平台。 学具:水墨画用具(毛笔 2 支、墨、生宣、水、报纸)。 教学过程: 第六课 神奇的大树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树林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郁郁葱葱的树林提供人们生 存必需的氧气, 还 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通过千造型练习,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培养学生爱护树林的 的环保意识。 2、了解树的大致结构和外形特征。参赛过共同完成一棵神奇的大树的绘画活动,体验合作 学习的益处。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

10、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树的大致结构和外形特征,同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画出神奇的大树。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T:你们见过树吗?见过哪些树,树是什么样的?谁来说说? 2、S:学生回答: 3、T:树有什么外形特征呢? 4、S:学生回答。 5、T:师讲解树的外形特征:树杆呈圆柱形,上细下粗,枝干向四面八方生长。 6、T:谁会画树,到黑板上画画。 7、S:学生上黑板上画出各种树的外形。 8、T:(教师评价)看谁画得最棒。 9、S:学生互评。 二、新授 1、 T: 刚才你们画的都是我们生活中见过的树, 今天我们来画画我们没有见过的神秘奇大树。 2、T:板书 3、T:什么树是神奇的呢? 4、S:学

11、生回答:长各种水果、上面有房子、会说话、会长各种人们需要的东西? 5、T 你们想象力真是丰富,树竟然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谁来黑板上画出这么神奇的大树? 看看谁画得最棒! 6、每组选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神奇的大树。其他学生在座位上画。 7、学生画画(老师巡回指导) 三、作业点评 1、学生欣赏黑板上的作品。 2、学生互评作品。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桌间互评,并指出优点及缺点。 4、T 选出几张较好(特别)的学生作业让学生点评。 5、教师点评。 6 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作品真是太精彩了,一棵普通的大树竟然会变得如此神奇,是 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极大发挥,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我们会动

12、脑筋,爱幻 想也能创造神“神奇”。 7、知识拓展: 教学反思: 孩子们的想象力是神奇的,只要我们给他们空间,给他们机会,给他们更多的引导, 他们会给我们许多惊喜和精彩的,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创造的魅力。 本课是一节水墨画课, 但由于各自条件的限制, 也可改用其他形式的绘画手段, 如线描、 水粉等 第七课 辣椒真辣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表现吃辣椒时的情景,学会用色彩来表现不同味道的感 觉变化 2、培养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具有良好的感知与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用构图和色彩来表现辣味的表情特征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以视频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

13、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播放人的表情表演视频,通过视频 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辣的表情的欲;2、赏析探究,激发欲望;请 同学们回忆酸甜苦辣的表情,并进行分析阐述,教师 ; 用课件请同学们观察酸甜苦辣的色彩 体现,并让学生了;3、发挥想象,创作作品;这一阶段,学生以小组合方式用绘画的手法, 创作你的;当遇到问题时,如画面的节奏感、线条和色彩等问题时;五、欣赏交流,感受成 功;请大家将自己的作品一一展示,并进行简短 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辣的表情的欲望。 2、赏析探究,激发欲望 请同学们回忆酸甜苦辣的表情,并进行分析阐述,教师引导大家谈谈酸甜苦辣的表情

14、 特征,并进行模仿。在畅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能力,进一步巩固重点,突破 难点,激发创作欲望。 用课件请同学们观察酸甜苦辣的色彩体现,并让学生了解靓丽的色彩一般用来表现开 心、愉悦的心情,灰暗的色彩用来表达难受、郁闷的情绪,通过自由想象,大胆发言,为下 一步创作奠定基础。 3、发挥想象,创作作品 这一阶段,学生以小组合方式用绘画的手法,创作你的表情,教师进行辅导,并与大 家探讨先画什么,再画什么,鼓励大家大胆创新。 当遇到问题时, 如画面的节奏感、 线条和色彩等问题时, 教师引导大家共同分析、 解决, 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创作时我会播放音乐及图片, 作参考, 寻

15、灵感。 五、欣赏交流,感受成功 请大家将自己的作品一一展示, 并进行简短表述, 如自己画的是什么, 最满意的地方等, 使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八课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船的特征,了解船的作用、构造,能自己设计并用废旧材料做一艘小船模型。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注意如何合理、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懂得废物利用。设计有创意、美观的船模型。 教学用具:电脑、一艘自制船模型、剪刀、小刀、胶水、彩色纸等。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 入。 一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引出小船,先让学生自己介绍平时看见的船, 11 让我们荡 起双桨 和坐船时都有哪些印象。 教师:

16、总结刚才学生所讲,播放幻灯片边看边介绍(传统的木船、帆船、游艇、油轮、 独木舟、龙舟。) 二、揭示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手工制作课。 今天,老师来教大家动手制作一个小船的模型。刚才我们都看见那一幅幅美丽的图片, 那就让我们亲手去做一做。 先来欣赏课本中一些小学生制作的模型,观察造型和使用的材料(引导学生懂得废物 利用),简单分析制作方法(由学生自己说)。 教师出示一艘自制的船模型,简单介绍它制作的材料和步骤! 三、动手制作。 分小组合作,分工合作方式,同学之间互助一起设计制作属于自己小组的船模型。 制作过程注意事项:(小黑板出示) 1、先构思设计一艘你们要制作的船模型,这艘船需要哪些材料?(学生说) 2、动手做时注意剪刀、小刀等锋利工具的使用,避免误伤他人与自己。 3、合理分工,很重要。这样才能又快又好完成制作。 师:各小组巡视,并指导制作。 四、交流展示。 经过 15 分钟左右的时间,看看哪个小组先做好。做好后,分别让九个小组,小组组长 上台介绍:制作过程、材料使用、如何分工。 五、学生自评 评选小组作品活动:最具创意奖、最具美观奖。(奖品:一颗大红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