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名师教案北京课改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64018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名师教案北京课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名师教案北京课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名师教案北京课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名师教案北京课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名师教案北京课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名师教案北京课改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 第 18 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 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通过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了解这一时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与带来的问题。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索清朝前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前期农业的发展。教学难点: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问

2、题。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包括耕织图盛世滋生图等内容)课时: 1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导入新课紧接前面的复习内容, 提示学生清朝前期在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方面都承袭了历代中原王朝的做法, 那么在经济上会制定和实行怎样的政策呢?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三、讲授新课( 一 )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 背景 : 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统治1名校名 推荐 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2. 政策 :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3、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教师提醒学生注意 : 这也是历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3. 结果 : 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4. 表现 :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 兴修水利 : 治理黄河、淮河及大运河等 ; 粮食种植方面 : 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髙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5. 影响 : 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在学习此节内容时,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认识到: 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增长压力

4、, 还能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经济作物的引进, 则能促进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原料。( 二 )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 概况 : 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2. 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3. 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 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 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 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在学习此节内容时,可

5、结合书中盛世滋生图姑苏繁华图及前门街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人物进行了哪些商业活动?苏州繁华表现在哪些方面?使学生对清朝前期商品经济的发达有直观的感受。4. 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如晋商和徽商。 这些商帮的活动, 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商人数量大大增多, 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的又一突出表现。他们拥有庞大资本,合伙经商, 往往形成地域性的商业资本集团。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徽商、晋商”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他们的经营范围。应特别注意他们还有人投资于手工业生产,这是一种新趋向。2名校名 推荐 ( 三 ) 人口的增长1. 原因

6、 : 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到康熙时, 全国人口总数达到1.5 亿,乾隆末年,发展到 3 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 1/3 。人口的增长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表现。2. 带来的问题 : 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学习此节内容, 可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来举例说明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众多问题。例如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问题变得尤为突出,还带来诸如交通、教育、卫生、就业、 “未富先老” “温室效应”等问题。从而让学生能在历史学习的同时注意关注、分析现实问题,能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可以设计以下图示,让学生理解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完成对应课时练习。附 : 板书设计3名校名 推荐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