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名师精编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639275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上册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名师精编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名师精编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名师精编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名师精编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名师精编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上册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名师精编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上册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名师精编学案(新版)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1. 内涵 :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 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 地球上的生物是极其丰富的 , 也是多种多样的。(2) 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 其中苔藓、 蕨类和种子植物的种数居世界第三位 ; 我国是 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 , 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 我国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其中鱼、鸟和哺乳动物的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3) 意义 : 在生态系统中 , 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物的种类越

2、丰富, 生态系统的结构就越复杂 , 抵抗外界干扰、 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就越强。3. 基因的多样性 :(1)含义 :DNA 分子很长 , 可以分成许多个片段 , 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 这些片段被称为基因。不同种生物的基因有所不同, 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也不尽相同,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 的多样性。(2)意义 : 我国的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 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例如, 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 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稻新品种。4.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我国有森林、草原、荒漠、

3、湿地、湖泊和海洋等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5.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1) 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 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2) 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 中 , 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3) 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 , 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 ; 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 ,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1名校名 推荐 6.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1. 下列实例属于物种多样性的是(B)A. 目前世界上菊花已有2 万至 2

4、.5 万个品种B. 地球上目前已知的生物约有200 多万种C.金鱼通过家化喂养, 已出现很多的品种D.不同品种的狗2.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A)A. 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B. 生物的种类越丰富 , 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C.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核心是保护动物基因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影响时, 会影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解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 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A 项错误。3. 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 培育出高产的杂交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C)A.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5、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C.生物基因的多样性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4. “花红柳绿 , 鸟鸣猿啼” , 生物界如此多姿多彩的根本原因是(C)A. 自然环境的多样性B. 外来物种的入侵C.基因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名校名 推荐 5. 在我国的四川、 甘肃等地 , 海拔 2000 m4000m的高山中 , 生活着珍稀动物大熊猫。 据统计 ,目前我国野生大熊猫现存1800 多只。(1) 造成大熊猫濒危的因素很多 , 大熊猫的食物结构简单 , 繁殖能力很弱 , 但主要的原因是人类的日常活动干扰和破坏了大熊猫的栖息环境。(2) 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 如果大熊猫灭绝, 就意味着该物种所拥有的全部基

6、因库在地球上全部消失。从长远看, 必定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3) 有学者提出 , 通过克隆技术大量繁殖大熊猫 , 然后送回野生环境以增加其种群数目。从基因的多样性的角度分析 , 这样做的最大弊端是 造成了种群基因库中基因多样性的破坏 。课后巩固提升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A)基因的多样性个体数量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 B. C.D. 2.植物种类最丰富的植被类型是(B)A. 草原B. 热带雨林C.荒漠D. 常绿阔叶林3. 科学家将某细胞中的一种毒蛋白基因转入到普通棉花细胞内, 培育出了抗虫棉 , 这利用(B)A. 物种多样性B. 基因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

7、. 蛋白质多样性4. 有“裸子植物的故乡”美称的是(A)A. 中国B. 巴西C. 美国D. 哥伦比亚5. 下列有关基因的多样性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D)A. 每种生物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基因库B. 基因库越丰富 , 生物物种的特征就越多C.每种生物都是一个基因库3名校名 推荐 D.一只狗的全部基因是一个基因库【解析】基因库指一个群体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 一只狗的全部基因不能称为一个基因库,D 项错误。6. 下表资料直接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B)裸子植生物类群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 鱼类被子植物物世界已知种数43428730630019056 850940 260000A.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

8、.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C.基因的多样性D.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7. 下列关于我国生物种类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B)A. 我国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B. 我国鸟类的种类位于世界第一C.我国植物资源丰富, 种子植物种类居世界第三位D.我国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解析】我国的鸟类位于世界前列。8. 俗话说 : “一母生九子, 连母十个样。”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B)A. 形态结构的多样性B. 基因的多样性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9. 英国建立的名为“冷冻方舟”的濒危动物基因库 , 分别设立在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伦敦动物园内 , 由诺丁汉大学负责并提供技术支持。该基因库将储藏从世界各地

9、搜集的上千种濒危动物的DNA,以便将来科学家可以利用这些动物的基因, 重新培育出已灭绝的珍稀动物。这种做法是在保护(B)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基因的多样性4名校名 推荐 C.生 系 的多 性D.上述三 都是10. 关于生物多 性的三个 次之 的关系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C)A. 一个物种一旦 , 人 将永 失去一个基因 B. 每个生 系 中包含多种生物C.生物种 的多 性的 化不会影响生 系 的平衡D.生 系 的 烈 化会影响生物种 的多 性和基因的多 性11. 如 是生物多 性之 关系的 示,A 、B、C三 共同 成了生物多 性。 据 分析回答( 在“ ”内填字母 , 在“”上填名称

10、):(1) 走 大自然 ,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是我 生物多 性最直 的 。 是指A生物种 的多 性。(2) 可 的狗狗 相各异 , 属于不同的品种 , 是由 B 基因 的多 性造成的。(3)C指的是生 系 的多 性。12. 材料 , 回答 : 料一 : 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物种, 它的羊 比黄金 重, 是国家 保 物。然而昔日茫茫高原上数万只藏羚羊一起奔跑的壮 景象 , 如今再也看不到了 , 取而代之的是 者不 于耳的 声 料二 : 白 豚是我国特有的珍 稀有水生 物 , 主要生活在 江流域 , 是 存 中最原始的一 , 有“水中大熊猫”之称。近 20 年来 , 由于 江食 减少、船只增多、水域

11、 染以及 捕等原因 , 白 豚的数量急 下降。 1986 年 , 白 豚被列 世界最 危的 物之一。 料三 : 欧洲航海者的日 示, 在 15 世 以前 , 毛里求斯 上的渡渡 随 可 。后来欧洲殖民者到达了毛里求斯 , 他 狂地捕 肉味 嫩 美的渡渡 , 加之殖民者 来的猪、狗、鼠等 物的影响 , 渡渡 了。 渡渡 之后 , 毛里求斯 上的卡 瓦利 也面 的危 。 种 的果皮 厚 , 种子很 萌 。 渡渡 最喜 吃卡 瓦利 的果 , 果 渡渡 的消化道后 , 果皮 薄了 , 果 中的种子才得以正常萌 。5名校名 推荐 (1)藏羚羊和白鳍豚属于哺乳动物 , 这类动物具有的主要特征是胎生、哺乳。(2)造成以上生物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大量捕杀。它们的灭绝是一种生物的消失 ,这破坏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3)随着渡渡鸟的基因库的消失 , 渡渡鸟个体所构成的基因 也随之消失 , 这也破坏了基因 的多样性。(4)资料三中渡渡鸟的灭绝对整个岛屿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哪些影响?渡渡鸟的灭绝造成了卡尔瓦利树也面临灭绝的危险, 从而破坏了整个岛屿生态系统的多样性。(5)你能为保护珍稀动物做哪些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