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 部编本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饮酒》教学PPT课件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14563851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教材 部编本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饮酒》教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统编教材 部编本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饮酒》教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统编教材 部编本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饮酒》教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统编教材 部编本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饮酒》教学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统编教材 部编本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饮酒》教学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教材 部编本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饮酒》教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教材 部编本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饮酒》教学PPT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入新课,本诗是陶渊明的组诗饮酒诗二十首中的第五首,陶渊明的饮酒诗二十首,并有一段序文,是他“闲居寡欢”“既醉之后”的作品,不是一次完成的。大约作于晋安帝十二三年间,是陶渊明的重要代表作。本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反映出作者厌恶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的人生追求。,饮酒 陶渊明,学习目标,1、复习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2、分析诗歌的意境; 3、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 4、背诵、默写古诗。,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饮 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

2、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读准字音,结庐l 在人境jng 车马喧xun 何能尔r 地自偏pin 采菊j 东篱l 悠yu然 日夕佳ji 相与还hun 欲y辨bin 已忘wng言,重点字词,【1】结庐:构室。 【2】人境:人世间。 【3】而:却。 【4】车马喧:喻世俗交往的打扰。 【5】君:诗人自称。 【6】尔:这样。 【7】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 【8】南山:庐山。,【9】山气:南山的气象。 【10】日夕:傍晚。 【11】相与:结伴。 【12】还:飞回巢。 【13】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总指隐逸的田园

3、生活。 【14】真意:包括自然情趣和人生真谛。 【15】辨:辨别,说明。 【16】忘言:不知怎样用言语表达。,翻译诗句,我的房屋建在众人聚居的地方,门前却没有车马的喧嚣。你问我怎么能这样,心远离尘俗就觉得地幽偏。在东篱附近采摘野菊,悠闲自得地欣赏庐山。庐山最美的景色在傍晚,山间飞鸟结伴回还。这里边有人生的意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分析诗歌,句:喜爱田园,厌倦官场。 句:自问自答,追求脱俗。 句:静穆超然,悠然自得。 句:飞鸟还林,意欲归隐。 句:揭示主旨,人生意义。,分析诗歌的结构 第一层(句):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 第

4、二层( 句):说明欣赏美丽的自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问题探究,1、诗人居住在喧嚣的尘世,为什么生活是如此的平静、心灵是如此的安宁呢? 因为“心”能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所以虽身处闹境,也如同居于偏僻地区。生活是如此的平静、心灵是如此的安宁。,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悠闲、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改成“望”不好; “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3、诗中借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作者恬淡高远心境的诗句是 哪两句? 4、诗歌中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

5、歌咏人生的渴望的诗句是哪两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景物描写; 渲染隐居之所的宁静和诗人悠然的心境; 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名句赏析,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诗是陶诗中的神来之笔。它描写自己采菊东篱时无意之中偶见南山,南山静穆超然的胜景与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交感融合,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天真自然的意趣。,2、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此中”指此时此地的情和境,也就是隐居生活。“真意”指诗人从自然与人的和谐的

6、景象中所领悟到的自然意趣,它包含着大自然淡然闲逸、自由适性、各有所归的意趣,也包含了物我合一、人与自然融汇于一体的意趣。,拓展练习,结合诗作的学习,我们评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弃官归隐,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其积极意义。 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表现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