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

上传人:散**** 文档编号:14563809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4.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2.1感受我们的呼吸教案课题感受我们的呼吸单元二单元学科科学年级四年级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呼吸是人体的重要活动,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氧气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2.鼻腔、口腔、气管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科学探究目标:1.开展呼吸体验活动,感受呼吸时身体各部分的变化。2.进行人体呼吸的模拟实验,了解呼吸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的协同合作。科学态度目标:1.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在体验活动中,保证研究的真实性。2.在体验活动与模拟实验中,乐于参与集体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氧气和二氧化碳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联系。重点呼吸是人体的重要活动,

2、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氧气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难点进行人体呼吸的模拟实验,了解呼吸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的协同合作。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新课聚焦想一想这两个小朋友,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呼吸?是因为我们不能在水中呼吸,所以必须将头探出水面才可以。其实,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不间断的呼吸成为我们的重要活动。这是为什么?思考:有哪些器官参与了呼吸?播放视频认识呼吸器官呼吸是生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人与高等动物用肺呼吸,低等动物靠皮肤呼吸,植物通过表面的组织进行气体交换。人体呼吸时主要参与的器官:肺、气管和膈肌。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管是气体

3、流通的通道,而膈肌是帮助呼吸的肌肉,吸气时收缩,呼气时舒张。出示课题:感受我们的呼吸。(板书课题)呼吸观看视频通过观察两个小朋友的活动,指向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呼吸。展示“人体器官示意图”。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人体的哪些器官参与了呼吸。2. 科学探索探索一:感受我们的呼吸过程。1.呼吸的过程实验步骤:(1)把双手放在肋部,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部的变化。(2)双手放在腹部,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腹腔的变化。提示: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实验分析:(1)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2)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

4、缩,腹部放松。实验结论: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2.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作用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地球上,除了人需要氧气以外,其他动物也需要氧气才能生存,就连河里和海里的鱼也离不开水中的氧气。人和动物从空气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它们能够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这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会越来越多,氧气也不会用完。探索二:模拟人体呼吸的实验实验材料:小气球、橡皮筋、吸管、小塑料瓶播放视频模拟人体呼吸的实验实验步骤:(1)手放在小塑料瓶外壁,按压外壁

5、观察里面气球气管有什么变化。(2)松开手,观察里面气球又有什么变化。实验分析:手按压小塑料瓶外壁时,里面气体被压缩去挤压气球,气球内的气体顺着吸管排出;松开手后,小塑料瓶内的气体扩展,在气压作用下,外面的气体引着吸管进入气球内。实验结论:手按压塑料瓶外壁模拟呼气,手松开后模拟吸气。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认真听讲准备实验材料观看视频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感受呼吸时胸腔的变化。通过学生观察图片,进行呼吸体验,逐步了解呼吸过程,并将呼吸过程中的原有认知与真实体验进行对比,修正自己的认知,并通过呼吸实验强化呼吸时: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通

6、过模拟人体呼吸的实验,更加形象直观的观察到了人体在吸气时各部分器官是如何工作的。通过让学生操作呼吸模拟器,帮助学生在原有的认识上建构对呼吸器官参与呼吸作用的科学认识,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呼吸的兴趣和欲望。3. 科学研讨研讨一: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人体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呼吸器官的共同特点是壁薄、面积大、湿润、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每个呼吸器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空气进入人体内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1)鼻腔里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2)咽、喉能让气体进入气管。(3)气管是圆筒形的管道,上接咽

7、、喉,下段分为左、右支气管。(4)左、右支气管伸入肺,并在肺里分成许多更细的支气管。(5)肺里密布着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经过肺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然后排出体外。(6)膈肌是胸腔与腹腔之间的肌肉,可以帮助呼吸,在吸气时收缩,呼气时舒张。研讨二:关于呼吸,你还想了解哪些事情?(1) 呼吸为什么有时快,有时慢?(2) 不同的人呼吸的速度一样吗?(3) 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通过学习,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能够用语言简要的描述相关的器官以及它们的作用。思考关于呼吸的的问题。通过对呼吸器官的作用进行思考,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拓展提高

8、科学零记录植物呼吸也需要氧气:人和动物都必须呼吸,否则就会死亡,植物也不例外。植物每天也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不同的是,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大量的氧气。这时候,虽然它们也呼出二氧化碳,但是排放的氧气是呼出的二氧化碳的几十倍。可是到了晚上,植物继续呼吸,在吸入氧气的同时,会排出二氧化碳,所以卧室尽量不要放绿色开花植物,以免晚上与我们争夺氧气。拓宽知识面,能够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了解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作业布置完成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呼吸是人体的重要活动,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氧气对于

9、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鼻腔、口腔、气管、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我们进行了人体呼吸的模拟实验,了解呼吸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的协同合作。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板书2.1 感受我们的呼吸板书设计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2.2呼吸与健康生活教案课题呼吸与健康生活单元二单元学科科学年级四年级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2.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地氧气。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科学探究目标:1.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并进行数据分析。2.依据实验现象

10、、相关信息资料,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进行分析。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2.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认识从空气中吸入的氧气能帮助我们维持生命活动。重点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肺是身体交换的“中转站”难点依据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进行分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新课聚焦在不同的状态下,呼吸会发生什么变化?图片展示我们知道,我们静静的坐着的时候呼吸平静,运动后呼吸会变的急促,想要把嘴巴张大一些呼吸。那么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呢?板书课题呼吸与健康

11、生活。根据情景感受呼吸变化。观察图片,激发学生思考通过观察图片里学生运动后的呼吸的变化,提出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 科学探索探索一:阅读资料人体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去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播放视频比较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的不同。指导学生对图形分析及总结。图形分析:氮气的含量是不变的,氧气的含量减少了5%,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3. 97% ,其他气体的含量增加了1.03%。总结: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气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探索二:人体的哪些活动会影响

12、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实验材料:秒表、记录表实验猜想:在不同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_。(填“相同”或“不同”)实验步骤:(1)4名同学为一组,1名同学负责计时(计时员),1名同学进行活动(实验员),1名同学测量呼吸次数(测量员),1名同学负责记录(记录员)。(2)测量实验员在安静时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测量三次。(3)计时员发出指令,实验员分别进行慢走20步、快走20步和跳动20次的活动,每次活动结束后需要休息5分钟。(4)测量员测量实验员每分钟的的呼吸次数,记录员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实验记录: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活动对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验结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与运动有关,运动越剧烈,每分钟的

13、呼吸次数越多。思考,回答:人体呼吸时吸进来的都是氧气,呼出去的都是二氧化碳。观看视频观察柱状图,结合教师介绍从中获取信息。倾听,认识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思考,回答:不同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调取学生元认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通过阅读条形图,可以直观的认识到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通过实验真实的感受到呼吸次数的改变,注重实验的结论3. 科学研讨研讨一:分析数据,哪些活动影响我们每分钟的呼吸次数观察下面的图片,能否使我们的呼吸次数发生变化。教师点拨: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会使我们每分钟呼吸次数增多,运动越剧烈,呼吸次数变化越明显。有一些活动能减少我们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如团目静坐一段时间

14、。 科学研究表明,人在睡眠时,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是最少的。研讨二:运动后,呼吸次数的增加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好处?经常运动的人肺部功能比较强大,很少锻炼的人肺部功能较弱。教师点拨:我们体内的细胞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来维持生命。运动后,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量也比平时多,导致呼吸加快。呼吸次数的增加有利于氧气的摄入,使更多的氧气参与到生命活动中,为身体其他器官的正常工作提供养料。同时,呼吸次数的增加,也将身体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及时排出体外,保持身体健康。研讨三:伴随呼吸次数的改变,你注意到心跳速度的变化了吗?伴随着呼吸次数的增加,心跳速度也会加快。人体需要的氧气进入血液后,需要心脏跳动进行血液循环将氧气运动到全身各处。这说明人体各系统是共同参与,协作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学生观察,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