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一轮复习黄土高原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第33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63757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黄土高原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第33课时)导学案(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黄土高原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第33课时)导学案(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黄土高原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第33课时)导学案(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黄土高原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第33课时)导学案(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一轮复习黄土高原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第33课时)导学案(无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 33 课时黄土高原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考纲呈现考点考纲要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考点:中国的基本国情;部分地区的区域特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 自主学习考点 1黄土高原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相互关系1.地理位置:大致北起长城,南至,西至乌鞘岭,东到。2. 地形形态及其形成的原因(1)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是, 在地表呈现出、黄土梁、等地貌类型,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严重。(2)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黄土结构,裂隙较多,缺乏保护;降水集中在夏季7、 8 月份,而且多暴雨。人为因素:

2、人口增长;、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3. 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 1)传统生活方式: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深刻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造就了特有的传统地域文化。当地居民的主食是和,是当地的传统民居,人们常以马车、驴车作为交通工具。(2)如今生 活方式:居民的食物日趋丰富,越来越多的居民住进了,或搬到高楼房;黄土高原上修建了许多铁路和公路,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人们通过电脑及手机上网,与外界保持着密切联系。4.生态环境保护:(1)治理水土流失、以保持水土;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生态移民等。(2)能源基地建设:山西基地、陕北煤炭与油气基地,在全国占据突出地

3、位。在条件相对较好、人口密集的区域,实施发展与保护同步的战略。考点 2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1. 基本国情( 1)自然方面:中国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理环境特色突出。( 2)人文方面: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 3)国际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 区域特色(1)沿海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率先得以开发,众多和沿海开放城市相继崛起,、长江三角洲、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域,并对广大内地产生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1名校名 推荐(2)沿边地区:相对集中,国家相继开放了一系列陆地边境口岸,与邻国开展广泛的边界贸易。、西藏等自治区的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的

4、旅游业成为该省重要的支柱产业。(3)黄河流域:的开通,众多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全面地改善了黄河流域的联系。(4)长江流域:以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为核心的长江中游产业带,以为核心的长江上游产业带,加上长江黄金水道和诸多港口的建设,正使长江成为一条综合实力雄厚的产业巨龙。3. 中国与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4.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存在问题:中国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2)解决措施:国家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二. 合作探究展示练习探究点一 黄土高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及其治理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干旱、生

5、态环境脆弱。长期以来,由于意识、技术落后等因素,人类农 业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破坏形成恶性循环。一方面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另一方面使肥力下降、耕地减少,导致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三. 教师答疑总结【经典例题】例 12014济南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据实验完成(1)( 2)题。(1)能够说明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是()A.组B.组C.组D.组(2)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实验结论正确的是()A.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B.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C. 降水强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D.黏土土质比沙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解 析( 1) B(

6、 2) B本题组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第组,植被状况相同, 地面坡度不同, 图中显示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第组, 地面坡度相同,植被状况不同,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第 组,地面坡度和植被状况都相同,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第组,土质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沙土土质比黏土土质水土流失严重。四. 学生作业1读“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图中两个自然原因是 ()A土质疏松,过度放牧B降水集中,过度垦荒C土质疏松,降水集中D植被破坏,垦荒造田名校名 推荐黄土高原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矛盾突出,治理黄土高原,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

7、的共识。结合相关知识完成2 3 题。2目前,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污染B土地荒漠化C水资源污染D水土流失3解决该环境问题关键措施是()A进行生育控制B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C大力发展畜牧业D扩大荒地的开垦面积4、读我国某局部区域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山脉A 为东西走向的南岭B、 B 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图中 AB两地所在省份为山西省,简称陕或秦D、图示区域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五. 拓展提高右图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据图回答1-2 题。1在图示地区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A崩塌B涝灾C洪灾D地震2图示区域所示的地貌类型中,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修建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B打坝淤地,防止泥沙流入下河流域C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D砍伐树木,发展渔业生产反思: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