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63744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 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能优化 训练中考回顾1.(2018 山东聊城 )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 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 文章教尔曹 ;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 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 宋朝()A. 等级森严B. 商业繁荣C.重农抑商D. 重文轻武解析题干材料“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意思是所有行业都是低贱的, 只有读书入仕才是正途,这反映了宋朝重文, 重读书 ; 题干材料“做人莫做军, 做铁莫做针”的意思是好男儿不当兵, 好铁不做针 , 这反映出当时人们重文轻武, 不以从军为荣 , 故 D 项符

2、合题意。答案 D2.(2018 山东德州 ) 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北宋, 下列情景有可能遇到的是()A. 占城稻在黄河流域广泛种植B. 辛弃疾的词作传唱大江南北C.人们可以在瓦子中观看京剧D.四川地区已开始使用“交子”解析北宋时 , 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 因此 A 项错误。辛弃疾是南宋词人, 因此 B 项错误 ; 京剧出现于清朝 , 因此 C 项错误。故选D 项。答案 D3.(2018 山东烟台 )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 城中店铺不断增加, 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 营业时间不受限制, 有“昼市”“夜市”, 许多交易可用“交子”, “动即千万”。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A. 汉代长安

3、B. 唐代洛阳C. 北宋东京D. 元朝大都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 营业时间不受限制, 有昼市夜市 , 许多交易可用交子 , 动即千万”, 可知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北宋东京。答案 C4.(2018 湖南衡阳 )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疆域辽阔 , 民族众多。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A. 行省制B. 科举制C. 郡县制D. 厂卫制解析元朝疆域辽阔, 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元世祖创立行省制度, 在中央设中书省, 地方设行中书省 , 简称“行省”。故选A 项。答案 A1名

4、校名 推荐 5.(2018 山东烟台 )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以下科技成就属于宋代的是()发明活字印刷术改进造纸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开始用于军事A. B. C. 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 可知宋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经济繁荣的时期, 在科技方面 , 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唐朝末年 , 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领域 ,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符合题意 , 故选 B 项。答案 B模拟预测1. 某历史老师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帝王的对联, 下列哪一副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A. 载舟覆舟吸隋训, 贞观之治留美名B. 开通运河创科举, 历史功过后人说C.调

5、整政策呈开元, 沉溺酒色误王国D.陈桥兵变成君主, 限制武功向文治解析 960 年 , 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 建立宋朝 , 他就是宋太祖 , 他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治理国家, 防止武将专权。故选D项。答案 D2. 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说法, 错误的一项是 ()A.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B. 杜绝了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C.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D.导致政府轻视军队建设解析宋朝政府的重文轻武政策, 目的是防止武将专权, 但并不是轻视军队建设, 相反政府对军队是极为重视的。答案 D3. 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的一些地区改名, 如“威虏”改为“广信” , “静戌”改为“安肃”

6、 , “破虏”改为“永静”等。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重大史实有关()A. 陈桥驿兵变B. 澶渊之盟C.宋金议和D. 郾城大捷解析题干涉及的是北宋与契丹政权之间的内容, 所以排除C、 D两项。改名之前的“威虏”“静戌”“破虏”体现出明显的战争对抗色彩, 说明当时北宋与契丹处于战争状态; 而改名之后的地名则出现和缓、希望安宁的特点, 这种现象只有在宋辽议和之后才会出现, 所以是在澶渊之盟后。答案 B4. 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A. 契丹、党项、匈奴B. 契丹、党项、女真C.党项、女真、回纥D. 匈奴、回纥、吐蕃2名校名 推荐 解析 是由契丹族建立的,

7、西夏是由党 族建立的, 金是由女真族建立的。答案 B5. 京梦 , 京城州 夜市每天 非凡 , 交易直到凌晨。夏天 的 食品种繁多, 有素 沙糖、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出宋代()A. 一国家建立B. 江南地区开 C.商品 繁荣D. 民族政 并立解析 干材料“夜市”“ 食品种繁多” 明宋代商品 繁荣。答案 C6. 下列 束 期分裂局面 , 大一 的封建王朝中 , 按建立 的先后 序排列正确的是()秦朝 隋朝西晋 元朝A. B. C.D. 解析秦朝、西晋、隋朝、元朝分 建立于公元前221 年、公元266 年、公元581 年、公元1271 年。答案 A7. “北逾阴山 , 西极流沙 ,

8、尽 左 , 南越海表”“ 唐极盛之 有不逮焉”。 描述的是我国哪一朝代的疆域 ()A. 秦朝B. 唐朝C. 北宋D. 元朝解析 合所学知 , 可知 干材料描述的是元朝的疆域。答案 D8. 下列 1、 2、 3 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 置的主要情况, 其中 3 反映的朝代是 ()A. 秦朝B. 朝C. 唐朝D. 元朝解析 合所学知 , 元朝在中央 中 省、枢密院、御史台, 在地方 行中 省, 故 D 。答案 D9. 京梦 : “瓦中多有 、 卦 食、剃剪、 画、令曲之 。 日居此, 不 抵暮。” 一材料反映了宋代()A. 社会分工完成B. 市民生活丰富C.民 精湛D. 境 易繁荣解析

9、干中的关 信息“瓦中” , 很 然是指瓦子 , 瓦子的出 反映了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答案 B10. 作品与辛弃疾作品的共同之 有()3名校名 推荐 都具有豪迈奔放的写作特点都是宋朝著名的词人都具有委婉细腻的写作特点都描写南宋政权的不思进取A. B. C. D. 解析北宋文学家苏轼与南宋的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 因此说法正确。内容委婉细腻是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风 ; 苏轼生活在北宋时期, 而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 因此说法不正确。故选A 项。答案 A11. 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期的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蔡伦改进造纸术指南针用于航海火药在军事上广

10、泛使用A. B. C. D. 解析对于组合型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来解答。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东汉, 故排除含的选项。故选B 项。答案 B12.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元朝史实的是()A. 设立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B. 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今台湾 )C. 设立的 10 个行省中包括吐蕃、畏兀儿地区D.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事务解析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元朝设置的10 个行省不包括吐蕃、畏兀儿地区。答案 C13. 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的经济重心,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 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经济重心南移过程中 , 南北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宋代丰富多彩

11、的社会生活。请结合下列相关材料, 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材料一宋朝时出现了理学, 儒学得到复兴 , 科技发展迅速, 政治相对清明 , 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现象, 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1) 宋代儒学得到复兴与宋朝实行的哪一政策有关?宋朝时“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现象,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 许多中原人民流入江南, 以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 北方人纷纷迁往南方, 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苏湖熟 , 天下足”的谚语, 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农业生产

12、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南方的经济情况都是北方所不能及的, 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 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摘编自如何理解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2) 唐朝中期至北宋末年北方人民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 依据所学知识 , 说出宋代经济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的表现。( 每个方面举出一例史实即可)参考答案 (1) 重文轻武政策。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 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 宋太祖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他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 定期换防 , 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使兵不识将 , 将不专兵。(2) 北方战乱较多 ; 南方社会相对安定。4名校名 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