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洲湾B区交通组织改善项目(纵二路三支路)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4563694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洲湾B区交通组织改善项目(纵二路三支路)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龙洲湾B区交通组织改善项目(纵二路三支路)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龙洲湾B区交通组织改善项目(纵二路三支路)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龙洲湾B区交通组织改善项目(纵二路三支路)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龙洲湾B区交通组织改善项目(纵二路三支路)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洲湾B区交通组织改善项目(纵二路三支路)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洲湾B区交通组织改善项目(纵二路三支路)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洲湾B区交通组织改善项目(纵二路三支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 工程概述1.1 项目区位龙洲湾B区交通组织改善项目(纵二路三支路)位于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龙洲湾新区B区(鱼洞组团Q标准分区),李家沱鱼洞组团是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所确定的主城16个组团之一,是城市向南拓展的重点区域,是巴南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力发展居住、商业服务等功能。龙洲湾新区B区(位于组团东南部,规划区东靠铜锣山山麓,西临长江,与钓鱼嘴半岛隔江相望,龙洲湾素有主城第一湾的美誉。随着渝南大道拓宽改造工程的完工,渝南分流道、巴滨路以及轨道2、3号线的通车运行,改善了该区域交通环境,给该地区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1.2 工程

2、规模工程本次设计共包含4条道路:5号路设计时速40km/h,设计范围总长658.941m/实施范围总长568.457m;6号路设计时速30km/h,设计范围总长1026.820m/实施范围总长997.067m;7号路设计时速30km/h,设计范围总长112.519m/实施范围总长58.787m;8号路设计时速30km/h,设计范围总长137.333m/实施范围总长80.895m。6,7,8号路双向2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16m=4m人行道+4m车行道+4m车行道+4m人行道。5号路双向4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26m=5m人行道+8m车行道+8m车行道+5m人行道。1.3 设计范围及主要建设内容1.

3、3.1 设计范围工程本次设计共包含4条道路:1)5号路设计范围总长658.941m(K0+000.000K0+658.941)/实施范围总长568.457m(K0+30.974K0+599.431),道路设计起点与五横路相接(K0+000.000,X=48127.888,Y=61150.736),设计终点止于枢纽南路(K0+658.941,X=48709.848,Y=61271.319);2)6号路设计范围总长1026.820m(K0+000.000K1+026.820)/实施范围总长997.067m(K0+27.526K0+1024.593),道路设计起点与5号路相接(K0+000.000,

4、X=48342.555,Y=61316.448),设计终点止于一纵路(K1+026.820,X=48332.784,Y=61735.948);3)7号路设计范围总长112.519m(K0+000.000K0+112.519)/实施范围总长58.787m(K0+18.219K0+77.006),道路设计起点与6号路相接(K0+000.000,X=48028.921,Y=61527.921),设计终点止于一纵路(K0+112.519,X=47973.397,Y=61625.787);4)8号路设计范围总长137.333m(K0+000.000K0+137.333)/实施范围总长80.895m(K0

5、+34.807K0+115.702),道路设计起点与五横路相接(K0+000.000,X=47860.108,Y=61321.821),设计终点止于6号路(K0+137.333,X=47983.313,Y=61382.481)。1.3.2 主要建设内容本工程建设内容为:道路工程、管网工程、交通工程及人行道附属设施。1.3.3 图纸分册本次设计共分三册,第一册为道路工程,第二册为管网工程,第三册为交通工程。本册为第一册道路工程。2 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规范2.1 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与我院签订的设计委托合同;(2)区域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3)建设单位提供的1:500地形图;(4)一纵路道路施工

6、图;(5)四横路道路施工图;(6)五横路道路施工图;(7)巴南区龙洲湾B区(二期)市政道路工程(一纵路附属工程-堰河改道工程)上K3+226.01/ 下K3+248.61以上河段优化设计 ;(8)洺悦华府平面及竖向设计图;(9)巴南区龙洲湾B区交通组织改善项目(纵二路三支路)工 程 地 质 勘 察 报 告;(10)205项目地块总平面图(11)龙洲湾B区交通组织改善项目(纵二路二支路)方案设计(12)龙州湾B区交通组织改善项目(纵二路三支路)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报建审查复函(渝规巴南(方案)复函(2018)0060号)(13)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的资料。采用标准规范(1)国家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

7、规范(GB506882011)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2)交通部规范道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道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道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道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

8、22018)(3)建设部规范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CJJ193-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CJJ/T152011)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13版)(4)地方规范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重庆市城镇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规范(DBJ50/T-178-2014)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

9、)城市道路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程(DBJ50/T-237-2016)(5)地方法规、条例及其它重庆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3号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规范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签章和证书使用的通知 渝建发(2006)76号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通告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 渝建发(2010)166号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渝府令第259号)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 建城(2007)215号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 重人发(1997)17号3 上阶段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初步设计阶段须修改完善的意见:无初步

10、设计阶段建议修改完善的意见:1、纵断面图中补充超高详细设计。回复:同意专家意见。本项目6号路须设置超高,已补充。2、建议调整6号路与一纵路交叉口设计范围,交叉口整体实施较为合理。回复:本项目前期经与业主沟通,本项目6号路与一纵路交叉口设计范围以本次设计为准。3、细化区域内的重要构筑物的处理,如高压铁塔采用拆迁还是保护方案。回复:本项目内6号路建设范围内存在现状10KV电杆及变压器(10KV)需实施拆迁。施工图设计阶段须修改完善的意见:1、补充与水渠的详细衔接设计。回复:同意专家意见,下阶段施工图深化设计予以补充。4 建设条件(本章节摘自巴南区龙洲湾B区交通组织改善项(纵二路三支路)工程地质勘察

11、报告,以下简称“地勘报告”)4.1 场地现状拟建场地地形开阔平坦,小有起伏。沿线地势为东高西低。4.2 气象与水文拟建场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空气湿润、冬季温暖、夏季炎热、春秋多雨、四季分明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为17.72,月平均气温最高是8月为28.5,最低是1月为7.2。日极端最高气温为44.5(2006.8.17),最低为-1.8(1986.1.12)。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月份有5、6、7、8、9月;10以下的冬寒期为12、1、2月。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绝对湿度17.6毫巴。区内以降雨为主,雪、冰雹少见,多年年平均降雨量为1163.3mm,年最大降雨量为1378.3mm(196

12、8年),年最小平均降雨量是783.2mm(1961年)降雨量多集中于49月,其降雨量高达812.4mm,占全年降雨量的77.8%。年平均降雨日为168天,最大日降雨量266.6mm(2007.7.17)。据现场调查访问及收集资料,本次勘察范围内无地表水体分布。场地水文条件总体较为简单。4.3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属构造剥蚀浅丘斜坡地貌区,整体地貌为两边高,中间低的沟谷地貌。道路沿线大部分地段已进行挖填,只有少部分区域保留原始地形地貌,由斜坡及沟谷组成。斜坡地带地形坡角一般1520,局部达2540,地表植被丰茂;沟谷地带地形坡角一般510。钻探施工期间由于周边地块其他工程建设正在开挖及回填,场地内

13、大部分区域为已平场回填区,地形坡度平缓,部分区域还没有回填到周边地块规划标高,将形成部分临时路堤填方边坡和路堑挖方边坡,待场地按规划标高回填到位后,场地道路路堤、路堑边坡高度小。场地现状的地形地貌详见下图3.1-1图3.1-2。根据工程地质调查测绘,场地最高点位于5号道路K0+40里程左侧区域,高程270.89m;最低点位于场地中间排洪沟处,高程225.24m,高差相差为45.65m。4.4 地质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内无断层及构造破碎带通过。场地构造上位于川东南弧形构造带的宣汉重庆平行褶皱束的南延部分,地质构造上位于南温泉背斜西翼,岩层呈单斜产出。本次勘察期间未在场地内测得岩层产状,在相

14、邻场地基岩露头区测得岩层产状2702906068(优势产状:28563),层面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经地质调查及搜集资料,场地基岩构造裂隙较发育。在基岩露头上测得两组构造裂隙,分别对其特征叙述如下:裂隙J1:产状10303048(优势产状:2038), 裂隙延伸长度14m,间距约0.200.60m,裂隙张开13mm,裂面平直,泥质充填,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裂隙J2:产状1882155077(优势产状:20572),裂隙延伸长度0.32m,间距约14m。裂隙张开13mm,见泥质充填,裂面较平缓,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及建筑抗震

15、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的规定,重庆市巴南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4.5 地层岩性根据现场调查及现场钻探揭露,拟建场地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Q4el+dl)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J1zl)砂岩、炭质页岩及泥岩,呈互层分布,岩相变化大。现将地层岩性由上至下分述如下:3.3.1全新统(Q4):素填土(Q4ml):杂色,主要由粘性土及砂岩、泥岩碎块石组成。碎块石多呈次棱角状,硬质物含量约1525%,粒径一般20330mm。分布不均匀,结构松散,稍湿,为机械抛填形成,填龄时间为近期2年。钻探揭示厚度0.50(ZY116)40.30m(ZY136)。粉质粘土(Q4el+dl):黄褐色,由粉粒和粘粒组成,成份均匀,残坡积成因,上部夹少量植物根系,切面稍有光泽,韧性及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