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与班级管理的基本规律20181028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63580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德育与班级管理的基本规律20181028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校德育与班级管理的基本规律20181028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校德育与班级管理的基本规律20181028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校德育与班级管理的基本规律20181028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校德育与班级管理的基本规律20181028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德育与班级管理的基本规律2018102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德育与班级管理的基本规律20181028(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德育”行动研究的十大基础理论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朱洪秋 “新德育”行动研究是笔者多年一线工作实践经验、理论学习、科研培训积淀之后的形成的一种新时代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的系统研究、系统思想、系统实践项目和成果,对于学校德育管理改革、家校指导和家庭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一、“新德育”三大理念 “新德育”是笔者为了区别于“传统德育”而建构的一种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一种学校德育理论、理念、目标、途径、方法的总称。“新德育”最突出的顶层设计是“唤醒主体性”、“传递正能量”、“培养全人格”。这是受到北京市西城区学校德育品牌设计启发而提出的学校德育基本理念,是一种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引领实

2、践的理念性顶层设计,对于指导广大中小学德育的基本方向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 1.唤醒主体性 “唤醒主体性”是指,学校德育要把尊重孩子的天性、释放孩子的潜能、唤醒孩子的主体性作为教育的起点,这是对“传统德育”中的“主体性缺失”的一种回应。“控制型德育”、“灌输式德育”导致的学校德育的“主体性缺失”是传统学校德育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把“唤醒主体性”作为新德育的第一大理念的目的就在于此。“控制型管理”是一种学校德育的“底线思维”,容易把学校德育带入一种“减少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被动教育管理“泥潭”,“唤醒主体性”是一种“育人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内在潜能的开发和让每个同学成为最好的自己。 2.传递正

3、能量 “传递正能量”是指,学校德育要把寻找积极的力量、传递正向的力量、发挥鼓励的力量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这是对“传统德育”中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策略与方法的一种回应。过于关注“德育问题”和“学生问题”导致的学校德育的“问题中心”是传统学校德育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把“传递正能量”作为新德育的第二大理念的目的就在于此。“问题中心”是一种学校德育的“底线思维”,容易把学校德育带入一种“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被动教育管理“泥潭”,“传递正能量”是一种“育人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实现终极育人目标。 3.培养全人格 “培养全人格”是指,学校德育要促进每一个孩子德、智、体、美、

4、劳全面发展,促进每一个孩子良好的习惯、性格、品格等方面的形成与发展,这是对学校“传统德育”中“以学业为中心”目标导向的一种回应。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校德育是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工作的,最重要的是服从和服务于学生“学业成绩”或“升学率”的需要,这种导向偏离了学校德育的功能定位,也是传统学校德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把“培养全人格”作为新德育的第三大理念的目的就在于此。 新德育的三大理念,从学校德育的起点、过程、目标三个方面指出了“传统德育”中存在的“控制型德育”、“问题式德育”、“学业型德育”三大突出问题,并用“唤醒主体性”、“传递正能量”、“培养全人格”三大理念给予回应,这是对新时代和现代社会学

5、校德育的一种方向性引领。新德育三大理念示意图如图1所示:新德育三大理念唤醒主体性传递正能量培养全人格图1.新德育三大理念示意图 二、组织结构理论 任何组织建设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建设一个与组织功能适应的组织结构,因此,组织结构理论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1.组织结构的层级与幅度 组织结构理论的核心问题是组织结构的层级与幅度问题,组织结构的层级问题是指,组织结构纵向可以分为多少个管理等级层级;组织结构的幅度问题是指,组织结构的横向宽度包含多少个管理组织单位,或者说是指一个管理者横向直接管理的下属人数。对于一个确定的组织来讲,组织管理的层级和幅度是负相关的,也就是说,组织管理的层次越多,管理的

6、幅度就越小;反之,组织管理的层次越少,管理的幅度越大。组织管理层级与管理幅度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组织结构的核心问题,一般来讲,管理层级过多,不利于管理效率提高;但是,管理层级过少,会导致管理管理幅度过大,也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1)学校的组织管理层级与幅度 一般来讲,中小学校的组织管理大致可以分为学校层面、处室层面、年级层面和班级层面四个层级。有的规模较大的学校实行年级组负责制,实际上就是一种降低管理层级的管理制度变革,有利于提高年级的管理效率。但是,这种改革存在的问题是,容易忽视德育和教学的引领功能,影响管理的科学性和方向性。 (2)德育管理的层级与幅度 德育是学校行政、德育、教学三大管理系统

7、中的一个专业系统,德育管理系统的层级大致为德育主管校长、德育处、年级组、班级四个管理层级,一般来讲,德育主管校长和德育处可以视为一个管理层级,也就是学校层级的德育管理组织结构,再加上年级和班级,共包括三个德育管理层级。德育管理幅度主要是指年级层面的班级管理幅度。 (3)班级管理的层级与幅度 班级是学校的最基层组织,传统的班级管理系统的层级大致为班主任、学生干部、行政小组(或学习小组)和学生四个层级,或者说主要包括班干部、行政组、学生三个层级。班级管理幅度因班级学生容量和小组成员数量而异。班级管理组织结构改革是未来学校德育管理改革最具有活力的新的生长点。班级管理组织结构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的各项改

8、革及管理效率。 2.班级“部委制”管理改革 班级“部委制”管理改革是笔者为了推动班级自治管理而设计的一种班级组织管理改革创新类型,起设计目的是为了实现班级管理全员参与和学生自治。该组织架构将班级行政管理系统由原来的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等少数学生干部构成,变革为由学习管理部、生活管理部、行为管理部、活动管理部四大部委构成,每个部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配置若干名成员,分别负责部委相关事宜。 与传统的班级组织架构相比,班级部委制管理组织架构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变原来的干部负责制为部委负责制,可以有效吸收更多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并使得班级管理更加专业化;第二,变原来

9、的层级等级制管理为扁平化民主管理,可以让干部与学生之间更加贴近,并使得班级管理更加人本化;第三,变原来的个体管理为团队管理,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和学生的协作能力。 班级部委制管理的四个模块具有不同的管理性质和特点,生活管理部门实现班级生活管理模块化,学习管理部门实现班级学习管理专业化,行为管理部门实现班级学生行为管理专门化,活动管理部门实现班级活动管理责任制。班级中更多的同学可以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纳入到四大部门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以实现班级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效能化,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班级部委制管理组织架构可以为更多的班级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和服务提供机会和平台,让更多的同

10、学能够在参与班级管理中获得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是实现班级自治的重要组织支撑。班级部委制管理组织架构如图2所示。图2.班级部委制管理组织架构示意图班 主任学习管理部生活管理部行为管理部活动管理部班级学习管理板块班级生活管理板块班级行为管理板块班级活动管理板块 活动管理部图3.“班级部委制”与 “小组合作制”学习管理部生活管理部行为管理部一 组生活组长学习组长行为组长活动组长二 组生活组长学习组长行为组长活动组长三 组生活组长学习组长行为组长活动组长 在班级部委制管理组织架构的实践过程中,辅之以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是一种更为完善的班级管理策略。班级部委制与小组合作制管理组织架构如图3所示。 三、知、情

11、、意、行统一规律 学生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学生教育的基本规律是知、情、意、行统一规律。也就是说,学生教育应该遵循知情意行统一规律,努力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在中小学德育管理过程中,学生教育和管理的突出问题是知行脱节、知情感脱节、行情脱节、知情意行脱节等问题。为了促进学生教育管理中的知情意行统一,克服知情意行脱节的问题,“新德育”行动研究提出了以下两个教育模型。 1.学生行为管理“四步法”模型 学生行为管理“四步法”模型是指,在学校或班级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管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时,遵从知、情、意、行统一规律,按照“建标准、建机制、造氛围、抓落实”的行为管

12、理四步法来实施。为了实现学生行为管理四步法与知情意行统一规律的对应关系,笔者将在示意图中将行为管理四步法的流程按照建立标准、营造氛围、建立机制、狠抓落实四个环节顺序进行组织。学生行为管理“四步法”模型如图4所示。建立标准建立机制营造氛围狠抓落实操作流程认知意志情感行为理论基础图4.学生行为管理“四步法”模型 2.“三阶段四环节”主题育人模型 “三阶段四环节”主题育人模型包括“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三阶段四环节”主题家长会模型和“三阶段四环节”主题家庭会议模型三个操作性育人模型,是笔者依据学生品德形成的知、情、意、行统一规律,在“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模型基础上建构的三大育人模型。旨在打

13、破传统的、等级制的、灌输式的主题班会模式、家长会模式、家庭会议模式,建立民主、平等、参与的新型主题班会、主题家长会、主题家庭会议模型,促进新型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亲子关系建立,促进新型的班级文化、家校文化、家庭文化建设。“三阶段四环节”主题育人模型如图5所示。落实行动自我认知多元对话达成共识会后阶段会前阶段会中阶段行为认知情感意志三 阶段理论基础四 环节图5.三阶段四环节主题育人模型 四、班级治理理论 现代班级治理理论是笔者依据现代治理理论的基本思想与内涵,自主建构的一种基于民主化指导思想和“自治、共治、法治、德治、善治”五治方法论的一种班级治理方略与治理体系。 1.传统班级管理与现代班级治

14、理 传统班级管理的主要特征是控制型管理,其特点是人治和控制,当然,传统班级管理中也存在保姆型和放任型管理,保姆型管理的本质也是控制。传统班级管理与现代班级治理的比较如表1所示。 表1.传统班级管理与现代班级治理特征的综合比较传统班级管理特征现代班级管理特征独裁型管理民主型管理保姆型管理自主型管理放任型管理合作型管理人治型管理制度型管理文化型管理 2.现代班级治理理论 (1)现代班级治理理论的内涵 现代班级治理理论是指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基于民主管理基本指导思想的“五治方法论”,五治方法论主要是指班级自治、共治、法治、德治、善治。现代班级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如图6所示。图6.现代班级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现代班级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民主 管理思想一个指导思想 自治 共治 法治 德治 善治“五治”方法论(2)现代班级治理理论五治之间的协同在班级自治、共治、法治、德治、善治的班级治理体系中,班级自治和班级共治主要是以班级治理主体的方式发挥功能,班级法治和班级德治主要是以班级治理策略的方式发挥功能。为了实现整个班级治理过程的协同,不仅需要班级治理主体之间协同、班级治理策略时间的协同,还需要班级治理主体与治理策略之间的协同。这是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