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作业-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563454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心理学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医学心理学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医学心理学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心理学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心理学作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医学心理学作业一 什么是医学模式?当今社会医学模式是什么?如何理解?答:医学模式是一种关于医学整体的概念模式,它是指人们的医学观和医学思维方式以及医疗卫生体制结构,是人们对人类生命、健康和疾病的根本观点和总看法,也是各个历史时期具体医疗活动和医学研究活动的总指导原则。当今的医学模式是: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医学模式。在新的医学模式下,要求医学生不仅要学习临床专业知识技能,培养良好的医疗习惯,锻炼临床思维能力,还要学习医学伦理学等相关内容,学习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注重健康教育,以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医疗过程最终得以顺利进行。二 结合心理健康的标准试述如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答:

2、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1.智力正常。这是我们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时,关键在于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2.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3.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人在

3、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言行,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4.人格完整。人格指的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一是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5.自我评价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乃是我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

4、己,摆事实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惭,面,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6.人际关系和谐。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工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往动机端正。7.社会适应正常。个体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做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对应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还要根据环境的特

5、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革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三何为压力?谈谈压力的应对策略?答:在当代科学文献中,压力这个概念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含义。第一种,压力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第二种,压力指的是一种主观反映,是紧张或唤醒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是人体内部出现的解释性的、情感性的、防御性的应对过程。第三种,压力也可能是人体对需要或伤害侵人的一种生理反应。应对策略:首先,针对压力源所造成的问题本身去处理;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压力反应,以缓解压力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在压力面前,我们要调整心态冷静面对,做到仔细分析形势,认清压力事件的性质;理性思考,正确分析判断事件的来龙去

6、脉,寻找出要解决的关键因素;获得所有能帮助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考虑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积极处理问题:借助外部环境及资源,寻求帮助,获取社会支持。在减少或消除压力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压力反应,也是我们所关注的重要一环。其次是认知重组:即改变感知。改变一个事件的意义或改变个体对情境掌握能力的认知。著名的健康心理学家雪莉泰勒认为:应对压力包括三个基本的主题。(1)从某一特定的经历中寻求意义。经过思索或从朋友、同事处得到不同看法后改变事件的原有意义。(2)从某一特定事件或对生活的总体中重新获得主动。(3)通过积极的自我评价来增强自尊,如采取正向乐观的态度应对压力,视压力为增强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我们

7、发展成长的重要机会。 最后是社会技能:社会技能包括人际交流,亲近和自我暴露以及坚持立场等,可以对应对压力的后果产生积极的影响。心理学家安东尼说:真正的工作是通过让人掌握他自己而成功地给他自由。所以,一旦我们掌握了压力管理艺术,我们就能够即使在压力很大的状态下,工作更加有效、更加有能力,就能够避免长期在高压下所造成的疾病,也能够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更大的改善和提高。四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以及它们的适用的对象?答:心理咨询是由专业人员即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适应对象: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问题的

8、人群。心理治疗是指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人格障碍、心理疾患的治疗。广义的包括对患者所处环境的改善,周围人(包括医生)语言、行为的影响(如安慰、鼓励、暗示、示范等),特殊的环境布置等一切有助于疾患治愈的方法;狭义的指由心理医师专门实施的治疗。适应对象:精神病人;神经症病人;精神上受了打击的人;严重行为越轨者等有心理问题之人。五慢性病人的心理特点?临床上常用的干预方法?答:慢性病专门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慢性病会导致巨大危害,一旦防治不及,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危害。以下是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1、主观感觉异常 ,注意力转向自身健康人精力集中于工作或学习,心理活动

9、经常指向外界客观事物。2、心境不佳 ,情绪不稳生病属于负性刺激,势必影响病人的情绪,形成不良的心境,容易看什么都不顺眼,好生闲气,好发脾气,给人以不近人情的感觉。3、被动依赖 ,情感脆弱由于不断受到亲人的关怀与照顾,病人会变得被动、情感变得脆弱,甚至幼稚,像个孩子似的,总希望亲友多照顾、多探视、多关心自己。 4、多疑、神经过敏 ,病人往往会变得神经过敏,疑虑重重,听人低声谈话,就以为是谈自己的病,对医护人员和亲友的好言相劝也常半信半疑,甚至无端怀疑医护人员给自己开错了药、打错了针。5、紧张、焦虑、恐怖 ,许多病人入院后会感到紧张,特别是看到周围的病人死亡时,会产生恐惧心理,怕疼痛、怕开刀、怕变

10、残、怕死亡。 干预方法:建立护患间最初的信任格局。耐心、详细地为病人进行各种讲解,劝导病人正确对待疾病,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缩短护患之间的心理距离。护士的言行要让病人感到真诚、温暖、可信、可敬,做某项处理时,注意讲清楚目的和意义,尽量消除病人的顾虑和猜疑。有的慢性传染病病人被隔离,与社会交往减少,所以护理病人时,密切护患关系更为重要,使他们感到医护人员是精神上的依靠。对于恐惧、焦虑、敏感的病人忌谈论各种不良预后以及某人得此病去世等。并向病人介绍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隔离时间及隔离治疗的意义。使病人意识到治疗期间采取隔离防护措施的必要性,而非冷淡与歧视。对于孤独寂寞,抑郁自卑的病人,护士应该主动亲近,多与病人交谈,尊重病人。可组织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活动,如读书、看报、听音乐或散步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通知家人多来看望。用通俗的语言来引导病人正确认识疾病,使病人消除自卑感,积极配合治疗。对于悲观绝望的病人,尽量把年龄、文化、社会层次相近的安排在同一病室里,他们在一起,有共同语言,可激发生活的乐趣,劝导他们真正接纳疾病并且认真地对待它,同时还要做好家属及单位的工作,妥善解决病人所担心的人和事,使其能安心治疗和护理。对于有不安全感和放任心理的病人,要多次与病人进行沟通,使其了解疾病的传染性、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