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命题作文写作例文及点拨指导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63240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命题作文写作例文及点拨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命题作文写作例文及点拨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命题作文写作例文及点拨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命题作文写作例文及点拨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命题作文写作例文及点拨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命题作文写作例文及点拨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命题作文写作例文及点拨指导(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命题作文写作例 文 及点拨指导1写作。请以“温暖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请以“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要仔细观察,有细节描写,写出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500字。3根据要求作文。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谊,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够战胜困难,实现理想请以凝聚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500字以上。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父母的爱,像一条河。它恬静,泛着微微涟漪;它清澈,看得见河底的块块卵石。请以爱为题目,记录下生活中充满浓浓亲情的爱的片段吧!要求:写出真情实感;500字左右。5.请以家

2、庭趣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要有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在成长道路上,总有一个人像长妈妈一样伴你成长,总有一个人像老王一样让你感动,总有一个人像卖油翁一祥给你以教育请以“只是因为那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7请以收获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能表达出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8人的一生有过无数的梦想,虽然有些梦想永远不会开花结果,但播种梦想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而有时候,正是这流汗流泪丰富了生命的内涵,成就了成功。请以我的梦想为题目,写一篇50

3、0字以上的文章。9一本图书,翻开新的一页,你会看到美丽的奇遇;一本日历,翻开新的一页,你会迎来明媚的一天;一段坎坷,翻开新的一页,你会踏上怡人的坦途请以翻开新的一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确定中心和写作思路,然后作文。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10请以“美好时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11根据下面题目和要求写一篇文章。 你最欣赏的某个人,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在某部文学作品里。你欣赏的或许是他的美德,或许是他的睿智,或许是他的个性请以我最欣赏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表达积极真挚的感情

4、,不得抄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12请以“最美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体特征鲜明,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例文及写作指导1.【范文】温暖的记忆翻开记忆的相簿,拭去些许的灰尘,一幅幅温暖的画面映入眼帘那些温暖的歌本与同学约好一同去学校,哪知,同学却先走了,不禁愤愤不平,心生不满:“哼,不讲信用,再也不理你了!”无奈,只好独自去学校,路过一家音像店,店里的电视正播着一则公益广告,唱着:“世界那么大,只要你心中有爱”顷刻,时间滞留,驻足侧听,温暖的歌词缓缓流入心中,洗濯心中的不满与怨恨,顿时,心里豁然开朗,心情像阳光

5、般透明,而阳光,斜洒在我身上那些温暖的人学校举办运动会,不善运动的我,只好搬了个板凳坐在一旁,独自享受阳光的沐浴及阳光的陶醉。“喂!想什么?”小D打断了我的思绪,抱了一大堆零食坐在我旁边,又递给我一块牛奶巧克力:“我才买的哦!说实话,味道真不赖你尝尝!”缓缓地撕去包装,放入口中,顿时,一种柔柔的东西被味蕾吸收,甜甜的,幸福得让人不知所措。抬头,小D正仰望天空,“谢谢!”轻轻地说出了口。小D转过头来,笑着:“不用说谢谢啦!”望去,小D被阳光所笼罩,心情又被阳光溢满那些温暖的回忆奶奶家身后的那座山亦是童年的我最爱的地方。到山上的“木果儿”成熟的时节,我总爱邀上几个小伙伴,结伴去摘“木果儿”吃。那时

6、的我们从不理会大人们苦口婆心的“山上的果子可能不卫生,别摘了吃”之类的话,我们总是趁大人不注意时,偷偷溜到山里,去采未洗的“木果儿”吃,当然,我们不会忘记带一个装木果儿的大口袋。我们总是把采来的木果儿放进大口袋里,在聚集在一块空地上“共同分享”,亦记起那时的我们总习惯放肆地大笑,也老爱在草地上打滚儿,总是在夕阳即将坠落时,匆匆赶回家,面对脏兮兮的衣服,只好乖乖地听从长辈们的呵斥仔细想想,那时的我们,是多么快乐啊!关上相簿,沉浸在如此甜蜜的回忆里,是不是也很幸福呢?其实,也正是这些幸福的片断,点缀成了我们快乐的生活。我们应当珍惜所拥有的这些温暖,铭记在心。因为,幸福不是一个地点,而是一种方向、一

7、种心态。【解析】本题目是一篇命题作文。理解“温暖”是指人生中的一种美好的感受和体验,体现了“爱”;“记忆”限制了是所写内容是曾经发生过的或曾经经历过的,也就是说所写内容是自己过去的一段充满了快乐、美好体验的经历。这种感受可以是人或物甚至一本书、一句话、一个动作等给自己带来的。所以选材范围广,但一定要尽量选取自己印象最深的、体验最美好深刻并具有自己独特体验的材料,写作时除了真情实感还要注意细节描写。如例文,以“温暖”为感情线索,选取了成长中的一些生活片段,巧妙地运用小标题把材料组织起来,而且首尾呼应,首段点题,结尾升华了文章主旨。【点拨】命题作文,首先要分析题目的中心。然后分析修饰限定的词语。最

8、后结合自己的生活成长经历去立意行文。注意要有创新意识;课下多积累写作素材;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的合理运用。2【例文】:最美的风景母亲下岗了。那天,我回到家,屋子很暗。母亲默默地坐在沙发上发呆。“妈,不舒服吗?”我放下书包,想去倒开水。母亲拉住我,让我坐在她身边:“你将来想上大学吗?”“什么呀?”我感到惊讶,“想呀,您不是说将来竞争激烈吗?”母亲勉强地笑了笑,说道:“妈就盼你有出息。”又是一个周末,我早早回到家,却发现家里一个人也没有。我便问一旁剥豆的邻居大妈:“大妈,看到我妈了吗?她不是不上班了呀!”大妈一脸疑惑:“你不知道?你妈下岗后托我替她在菜场里找了份临时工,就在拐角”我不等大妈说完,就早

9、飞奔出去,穿过弄堂,越过菜场,到拐角处,我怔住了母亲穿着一身破旧不堪的工作服,正弯着腰洗鱼,血污的手麻利地干着,额前一绺干枯而又焦黄的头发随风飘拂。突然,母亲微微咳嗽起来,伛偻着身子,好一会儿,母亲才直起腰,捶捶胸,敲敲背,一切我都明白了。我和母亲的目光相遇,她尴尬地笑了,而我却流出了眼泪。我走近母亲身边,抚摸着那双冰凉而又粗糙的手说:“妈,别干了,我不想再上学了!”母亲吃了一惊,嗫嚅着,想说什么,但终究什么也没有说。她陪我离开柜台,喃喃地说:“妈虽然辛苦些,但总比闲在家里好得多,妈妈再苦再累,也得供你上学。”夕阳照在她那布满皱纹的瘦瘦的脸上,我这才发现,妈妈已经老了:干枯而焦黄的头发中增添了

10、缕缕银丝!我真想扑到他的怀里大哭一场。妈妈直了腰说:“早点回家做功课吧。”然后拎着铅桶向冰箱走去。她把鱼放进桶中,然后倒在柜上。她个子不高,自然十分费力,她踮起脚,努力抬高桶,仍没成功,她搬来一个木箱垫在脚下,身体向左倾,借助右膝盖才把铅桶拎起。我想帮她一把,她却说:“不要你帮,手都弄脏了。”我禁不住母亲的督促,只得往回走。西下的太阳照在街道和菜场上,金光灿烂。在弄堂口,我转过身去,看着母亲,我的眼前再次呈现出一道美丽的风景:母亲穿着工作服,拎着铅桶把鱼倒在柜台上,踮起脚,踮起脚人们常说,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如果说这世上还有一道最美的风景线,那不是别的,就是母爱!【解析】这

11、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最美的风景”。“风景”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写这个题目,应重点考虑“风景”的人文现象或精神符号。这样的文章更有思想内容。对于这类含有比喻意义的题目的审题,要学会化实为虚,以小见大。“最美”是题目中的限制语,文章应挖掘“风景”背后的深层意义,写出“最美”的原因。从材料的选择上看,可以写农村的“独特的人文景观”,突出农民的精神面貌,反映农民的文化生活,勾勒家乡的一道风景;可以写城镇的书屋,为人们奉献的精神食粮;可以写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展现现代人文明、互助、友爱的精神风貌;写各行各业战斗在一线的工作者,讴歌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选择自己熟悉的写作对象,运用典型的事例,叙写出“美

12、丽”的风景。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以记叙为主的文章。【点拨】命题作文的写作,首先要做到审题准确。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来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不能错误地理解题意。其次要立意深刻。就是要为文章确定一个鲜明、集中、深刻的主题,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第三,选材要精当。要围绕着中心来选择材料,运用那些自己熟悉的材料作文,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或论述得透彻有力。写作时,依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要突出表现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结构文章时,注意内容上起、承、转、合,最好能写出文章的“波澜”;能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从小事情揭示大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语言上,要准确通顺,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3.【范文】:凝聚翻开那一本

13、本散发着浓厚墨香的厚重史册,上面书写着各个历史伟人的功勋与过往,里面的字字句句无不凝聚着一种伟大的思想与精神,纵使岁月轮转、变迁,也亘古不变!杜甫,你所写的诗篇多为写实,书写了封建社会下人民们生活的疾苦;书写了各种战事发生后的惨状,书写了晚唐时国家的衰落之象。当时的你,正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只身居住在一间破败的茅屋中,可一阵狂风袭来,一下子就卷跑了屋顶上本来就为数不多的茅草,刮落到了地上。一些无知的的儿童在嬉戏之时拾走了茅草,而你却只能无奈地叹息,在那“屋漏偏逢连阴雨”的境况里,却还在为日夜挂念的国家深深担忧着,书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佳话。你对国家深深的担忧

14、化作了渗透着血与泪的诗篇,你那字字凝重的诗句里,凝聚着对国家和百姓的爱!鲁迅,你可谓是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你用一支笔,一张纸化为尖锐的武器,犹如一把把利剑,撕毁那些人性丑陋的面纱,从不向恶势力与恶人低头,而是一如既住地去指出社会上的伤风败俗。你看到国人的病并非是表面上的而是精神上堕落,于是你弃医从文,想尽办法去唤醒当时那个昏昏欲睡,破败不堪的中国。狂人日记就直指中国旧社会吃人的礼教,令人读来无不为之愤慨!悲哀愤怒的文字中,凝聚着对国家深深的爱!他们的往事无不露出爱国的情怀,他们无时无刻,何时何地,必中都会想到国家与百姓。“国家”这两个字已永远印刻到了他们的心中,凝聚成一颗永不褪色的珍珠,在岁

15、月长河中熠熠生辉。【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审题要注意,凝聚是一种动作,既然是动作就要有动作的发出者,动作涉及的对象,不小心会只写后半段,“主语”被忽略,“凝聚”被疏忽。另外要注意,“家庭的幸福”、“集体的温馨”、“社会的和谐”是“凝聚”之后的结果。其实审题时聪明的做法,抓住一句话既有了写作范围,也有了主题,选材正好是我们平时所强调的“家庭”“集体”“社会”。如果两眼只盯住“凝聚”也许还真要费一番思量,说不定还就“跑了偏”。行文时切口要小,比如母亲节你买一束花,哪怕一枝,送给妈妈,或直接插在妈妈卧室的花瓶里,客厅的茶几上,家里自然平添了一种温馨,凝聚了一家人的亲情。再如大家常写的考试失利的现象,你受到什么启示便增强了信心和力量,战胜了困难,战胜了自我。小处着笔,便于操作,便于把握。这样具体可感,又突出了“凝聚”,自然会是一类文;如果你真想到了地震,想到了洪水,想到了干旱,可能反而容易写空,当然真有亲身体验也是能够把握的。实践证明多数同学把握不好,如此构思,如此操作,有意说大话,套背景,空喊“幸福”、“温馨”、“和谐”这怎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呢。4.【范文】爱 我是你过河的桥,我是你乘凉的树,我是你风尘仆仆刹那间歇脚的房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