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完整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563208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完整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完整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完整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完整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完整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完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程完整(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工作,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含义)本规定所指的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下简称车辆),是指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列入特种设备目录管理的专用机动车辆。第三条(调整范围)车辆的设计、制造、改造、维修、使用、检验以及安全监察,应当遵守本规定。车辆进入道路行驶时,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的规定。第四条(监察职责分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

2、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统一管理全国车辆的安全监察工作,县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各级质监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车辆的安全监察工作。第五条(安全责任)车辆的设计、制造、改造、维修、使用者应当对车辆安全承担相应责任,其法定代表人、授权人或者产权拥有者在相应范围内对车辆的安全全面负责。车辆的检验和安全监察机构对所开展的工作,承担相关法规、规章以及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相应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安全技术规范)明确的责任。车辆使用者、产权拥有者或者对车辆安全负有明确法律责任者(以下简称使用单位),应当保障必要的安全经费投入。第六条(科技创新)鼓励车辆行业推进科技创新,采用先进的安全、节能、环保技术,提

3、高车辆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 第七条(境外制造境内使用的基本要求)境外制造并在我国境内使用的车辆,应当符合本规定及有关的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第二章 基本安全要求第八条(安全要求总体原则)车辆的设计、制造、改造、维修、使用等活动,应当符合相应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第九条(车辆基本安全要求)车辆应当能够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和节能环保,并符合以下基本安全要求:(一)应当在车辆显著位置设置永久固定的标牌,标牌内容至少包括制造或者改造单位名称、制造或者改造完成日期、车辆名称、型号、出厂编号以及车辆的主参数。(二)车架、工作装置、承载装置等构件应当满足设计要求,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不得发生影响安全性能的永

4、久性变形。(三)各锁止机构应安全可靠,机件无裂纹、变形,工作应当灵敏有效。(四)转向应当轻便灵活,行驶时不得有异常抖动和明显跑偏现象。(五)必须具备行车制动和停车制动功能,制动效能应当满足相应的使用要求。(六)灯光、喇叭、开关配置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规定,安装牢固,开启、关闭方便。(七)应当按照规定要求设置安全保护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应能可靠工作。(八)能效、污染物排放以及车外噪声指标,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九)在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车辆,应当满足该场所规定的防爆安全技术要求。范要求进行相关活动,并对其制造、改造、维修车辆的安全性能和能效指标负责。禁止制造国家产业政策

5、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和能效指标的车辆;禁止改造、维修己经报废的车辆或者维修国家产业政策禁止使用的车辆。 第十一条(设计文件要求)制造、改造单位应当采用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的车辆设计文件,并对所采用的设计文件负责。一求第十二条 (出厂检验及随车文件)制造单位、改造单位在车辆出厂前,应当进行整车调试并检验合格,出具质量合格证明后方可出厂。交付用户时,应当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电气及液压系统原理图和专用工具清单等出厂随车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除标明整车的型号、出厂编号及主参数外,还应标明制造或者改造许可证编号、有效期以及车辆发动机、车架等主要部件的编号。一求第十三条

6、(产品召回制度)对己销售的存在设计、制造、改造缺陷且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车辆,制造单位、改造单位应当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负责召回并消除缺陷。第十四条(销售单位责任)销售车辆者,应当对销售产品的合法性负责。境外制造并在我国境内使用的车辆,必须由具有在中国境内取得合法注册的代理商销售,由代理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质量和安全责任。禁止销售未取得制造改造许可、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或者己经报废的车辆。第十五条(改造告知)改造单位应当在改造车辆前,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告知手续。第三章 市场准入第十六条(生产许可)制造、改造、维

7、修在我国境内使用车辆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活动。第十七条(许可分级及其管理)车辆的制造、改造许可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车辆的维修许可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车辆制造、改造、维修许可分级、许可方式、许可程序等事项,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第十八条(生产许可条件)制造、改造、维修单位具备以下基本条件方能取得许可:(一)有相应经营范围的营业执照和与车辆制造、改造、维修相适应的注册资金;(二)有与车辆制造、改造、维修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三)有与车辆制造、改造、维修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四)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五)申请制

8、造、改造许可的典型产品经第十九条规定的型式试验合格。具体条件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范的要求,进行车辆的型式试验或者能效测试:(一)申请制造、改造许可(含许可增项)时,能够代表申请项目技术能力的典型车辆产品(试制、试改样品)应当进行型式试验和能效测试;(二)制造或者改造车辆的技术参数,超过了本单位制造或者改造车辆已经取得的型式试验或者能效测试合格的技术指标,应当进行车辆的型式试验或者能效测试。车辆型式试验或者能效测试合格的,实施试验或者测试的机构应当出具相应合格证,明确本次试验或者测试结果所确认的能够覆盖的车辆技术指标范围。范围内,从事相应车辆的改造、维修活动。从事车辆改造的,应当具备

9、相应项目的制造许可条件。第二十二条(监督检验常规产品合格评价)拟投入使用或者改造后的车辆,应当在制造或者改造单位检验后,向检验机构申请进行投入使用前的监督检验,经检验机构确认制造或者改造单位工作以及上述检验结果符合相关规定后,方可进行使用登记及投入使用。第二十三条(使用登记)车辆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持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监督检验合格报告和出厂随车文件等相关资料,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使用登记,由负责使用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使用登记卡和车辆牌照。使用登记程序和条件,以及使用登记卡、车辆牌照的颁发程序与要求按照相应安全技术规范执行。第二十四条(定期

10、检验在用产品合格评价)在用车辆应当在上次检验周期届满前1个月向检验机构申请进行定期检验,经检验机构确认使用单位工作以及车辆主要安全状况符合相关规定后,方可继续投入使用。场(厂)内专用旅游观光车辆的检验周期为1年,其他车辆的检验周期为2年。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车辆,不得使用。第二十五条(使用登记变更、停用和注销)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使用单位应当履行相应手续:(一)使用单位发生变更时,原使用单位应当在变更后30日内到原登记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注销手续,新使用单位按照本规定第二十五条办理使用登记手续。(二)车辆在检验周期届满前停用的,使用单位可向原登记部门办理停用手续。办理停用手续后,可不再进行车辆定

11、期检验。车辆重新启用前,使用单位应当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经检验机构按照定期检验规定检验合格,向原登记部门办理启用手续后,方可继续投入使用。(三)报废的车辆,使用单位应当在报废停用时,到原登记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注销手续。使用登记卡和车辆牌照的变更、停用及注销的程序与要求按照相应安全技术规范执行。第二十六条(等效安全性评价-非常规产品合格评价)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车辆制造、改造活动的,制造、改造后的车辆应当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和节能环保的要求。如所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符合现行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现行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未对其做出明确规定的,制

12、造、改造单位应当制定相应的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和节能环保要求的产品标准,有关的产品标准、设计、研究、试验等依据、数据、结果及其风险评价和型式试验报告等技术资料,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有关的技术组织或者技术机构进行技术评估、论证,满足本规定第九条的基本安全要求,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后,方可应用于制造、改造活动。第四章 使用管理第二十七条(使用单位责任)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本规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所使用车辆的使用和运行安全负责。第二十八条(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安全管理人员)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如下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兼职人员进行车辆的安全管理:(一)本单位车辆超过

13、30辆(含30辆)的,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不少于2名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二)本单位车辆超过10辆(含10辆)不足30辆的,应当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三)本单位车辆不超过10辆的,至少应当配备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第二十九条(安全管理制度)使用单位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包括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安全操作、安全检查、维修与维护保养、定期报检、人员培训教育和应急救援预案等在内的车辆安全使用和运营的管理制度。第三十条(安全技术档案)使用单位应当建立车辆安全技术档案,并确保车辆安全技术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电气及液压系统原理图和专用工具清单等出厂随车文件。(二)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报告。(三)车辆的维修、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四)使用登记卡。第三十一条(自行检查)车辆的司机应当对车辆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处理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第三十二条(维护保养和周期性检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使用维护说明的要求,对车辆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