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大池置管引流术及注意事项-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563184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腰大池置管引流术及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腰大池置管引流术及注意事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腰大池置管引流术及注意事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腰大池置管引流术及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大池置管引流术及注意事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腰大池置管引流术 基本原理 腰大池穿刺置管持续脑脊液外引流是专门设计从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的体液引流系统,它可以安全、有效地将血性或感染性脑脊液引流干净,或术中行腰大池引流脑脊液快速降低颅内压,增加手术野显露,减少脑牵拉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目前,腰大池穿刺置管持续脑脊液外引流系统在临床使用中已显示出优越的效果。微创、闭式、稳压、脑脊液充分引流是其最大的特点。 主要适应证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感染脑脊液漏 颅内病变的显微手术术后残血引流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颅脑损伤与血管性病变最常见的病理变化尽快清除蛛网膜下腔内的积血是治疗SAH的关键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可快速廓清SAH患者的脑脊液,患者临床症状迅

2、速减轻,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明显减少,预后改善明显。颅内感染 颅内感染的病人,可以提供充分的脑脊液引流。脑脊液漏禁忌症 可疑的颅高压,脑疝患者。后颅窝占位病变。休克等危重病人或不能配合的患者。穿刺部位皮肤有感染。 操作步骤 严格无菌条件操作调整体位穿刺定位消毒铺巾 穿刺置管软管固定连接三通延长管连接集液袋 术后注意事项 A、注意引流量及速度,避免引流过度,防止继发枕大孔疝、颅内出血、低颅压及气颅等,引流量应控制在10-15ml/hr,即每天引流量250-350ml左右为宜。引流速度控制在25滴/min,大约10ml/h,引流量控制在每日150200ml,大部分患者留置时间为1周左右 B、严防颅内

3、感染,应严格注意无菌技术,置管后用无菌膜隔离污染源以减少颅内感染的机会,严格控制置管引 引流时间;定期行脑脊液的常规生化检查,一旦达到治疗目的应及时拔管。一般留置时间3-7天,最多不超过14天,否则应行脑室分流术或其他治疗。 C、注意病人体位和集液袋高度,绝对卧床,但可左右翻身,变动体位时,暂时夹闭引流管,变动后集液袋高度要随之改变,以避免脑脊液引流急剧增多,引起脑组织可能移位。积极消除引起颅内压急剧变化的因素,如控制病人咳嗽,保持大小便通畅等。术后注意事项 D、积极监测血生化指标,避免电解质紊乱;每天观察脑脊液的量和颜色,看有无沉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有无头痛、呕吐、肢体活动障碍、颈部抵抗感

4、等。常规使用能够通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以防止颅内感染。术后注意事项 E、可适当使用静脉保养液每天冲管一次;当引流不畅时,找出原因,并加以处理,必要时更换和放置导管。皮肤出口处保持干燥,每1-2天换药一次。F、有神经根刺激症状时,可酌情对症处理,一般在拔管后症状可自行消失。术后注意事项 G、拔管注意事项:如放管72小时拔管,一般要求无菌状态下对引流管引起的窦道缝合1-2针。发生感染:在化验CSF时,如果有颅内感染迹象时,注意分辨引起感染的原因。在发现腰部穿刺部位有红肿或流分泌物时,应当及时拔除引流管,严格消毒后缝合局部瘘口,然后全身应用抗生素,必要时可以从其他椎间隙穿穿刺腰大池引流。术后意外处理 引流效果不够:一般在引流量低于100ml/日时应考虑引流不畅。可在无菌条件下用静脉保养液或生理盐水6-8ml从三通阀注入腰大池,在观察引流情况。如日引流量低于50ml,可考虑拔除引流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