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上传人:w****7 文档编号:14563184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中宁九小 吴艳琴一、教材解读(一)教材特点解说本组课文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詹天佑描写了詹天佑为我国铁路建设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歌颂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的创造才能。怀念母亲表现了著名学者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对祖国母亲和生身母亲无限眷恋的感情。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为略读课文。詹天佑这篇课文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文章是按照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的。全文分为四部分,先概括詹天佑是我

2、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然后,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交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起因;接着,按照工程进展的顺序,从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最后,讲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对詹天佑的赞扬和怀念,点名事件的意义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藐视和嘲笑。詹天佑的爱国精神贯穿全文。在介绍修筑京张铁路面临的阻力和困难时,着重讲了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的狂妄自大和中国人民的极端藐视,为维护祖国的尊严而勇敢受命。在讲修路过程时,着重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式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创造性地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是他爱国精神与卓越才能相结合的产物。在京张铁

3、路提前两年竣工时,着重说明,他的创造性的工作,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怀念母亲1.思想内容: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2.语言表达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作者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同时引出下文对两位母亲的描述。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与亲生母亲的关系:虽然相处时间不多,但母子感情却丝毫未减,相反因为母亲的离世,更加深了自己对母亲的歉疚,并为此不断怀念母亲,这为阐述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爱铺垫了感情基

4、调;然后,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将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是文章的重点所在。最后,作者呼应文章开头,说明为什么会有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彩色的翅膀课文思想内容:课文通过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回家探亲,在从黑龙江探亲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纸箱小昆虫带回小岛的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本文以小昆虫为线索,“我”随小高上宝石岛一路的见闻为顺序展开。先写“我”发现小高探亲回岛时带回了一只装了蝴蝶之类小昆虫的纸箱,晕船时他把纸箱紧紧地抱在怀里。接着写“我”参加战士们的尝瓜

5、会,听到了关于西瓜的不平凡的经历,看到了战士们尝瓜时的喜悦。最后写第二天天亮时,“我”看见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文章篇末点题。文中还巧妙地运用插叙的叙述方法,交代了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使得故事更加生动,让战士爱岛建岛的深情跃然纸上。本文语言朴实,善于通过一些重点语句体现海岛战士热爱祖国海岛的感情。课题有两层含义:一是以彩色的翅膀借代蝴蝶等小昆虫,强调了这些小昆虫在改造海岛环境、丰富战士生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二是以彩色的翅膀象征战士丰富多彩、富于革命理想的生活。中华少年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本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

6、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全诗共8个小节。第1节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这是全诗的总起。从结构上来说是先分后总,“雪莲”喻指纯洁,“海燕”喻指勇敢乐观,“雏鹰”喻指抱负远大,“山丹丹”喻指热烈顽强,末句小结中华少年是“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第2、3、4节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第2节是写祖国锦绣的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第3小节写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第4节是写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这三个小节结构上都是先分后总。第5节是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喻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志愿。第6、7节是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

7、坚强决心和豪迈情怀。第8节是全诗的总结。综观全诗,结构清楚,过渡自然,首尾照应,浑然一体。在感情节奏上,全诗句式匀整,节奏鲜明,句末押韵,朗读时能感受到很强的节奏韵律。8个小节一韵到底,朗诵时显得铿锵、悠远、激情。在方法上,本诗把直抒胸臆和借物(景、境)抒情融为一体,反复运用排比句和对偶句,突出了诗歌直接抒情的特点,每个小节中景的选择(如,“碧波环绕的宝岛”)、物的安排(如,“冰山上的雪莲”)、境的再现(如,“军舰长风破浪”)都极具匠心而融情,使无形的情感有了有形、有声、直观、可感的载体。另外,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意象的选择极具匠心,中华少年的英姿、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民族历史的

8、苦难以及中华少年的铿锵宣告,都被作者巧妙地物化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形象,通过这些意象凝聚诗人独特感受,使情感具体化。(二)教材位置解说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组教材中几乎每篇都有这一阅读方法的训练,5 詹天佑思考练习1:和同学讨论: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6怀念母亲思考练习1:作者说“我一生有两个母亲”,是哪两个母亲?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思考练习2:读句子,注意带点的部分,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7*彩色的翅膀的连接

9、语中提示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一想战士小高为什么要把昆虫带往宝石岛。回顾 拓展二“交流平台”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华夏儿女的爱国之情。本组教材中的爱国情感都是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来得到升华的。 “祖国在我心中”这个小综合专题是为了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而设置的。是五上第二组“月是故乡明”和第七组“勿忘国耻”两组内容的进一步深化。本组教材中每篇都有这一综合专题的训练,如,5 詹天佑思考练习3、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抄写词句,引导学生关注詹天佑的言行,感受他的爱国情怀。围绕“祖国建设新成就”等提示,开展综合性学习。6怀念母亲思考练习2: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的崇高敬意和真挚爱慕之情

10、。思考练习3:抄写句子,感受作者对祖国母亲的真挚的情感。7彩色的翅膀连接语:边防战士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海岛的爱,战士小高为什么要把昆虫带往宝石岛,交流体会。8中华少年连接语:以充沛的感情来朗诵这首诗,要读出我们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还安排了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学习汇报会和写演讲稿或读后感的活动,“回顾拓展”也是紧紧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安排了相关的内容。本组还安排了一次围绕本专题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搜集、采访、参观等方式,进一步深化“祖国在我心中”的认识。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主题“祖国在我心中”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通过本组课文的学

11、习,能够引发学习学习的热情,对祖国的感情也会油然而生,搜集爱国的资料,学生也能做到。在学习课文中,学生对感悟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有困难,教师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运用查阅的资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抓住关键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情感。难度较大的是学习写演讲稿,教师要出示例文,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写演讲稿。三、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2.有

1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摘录喜欢的词句,积累语言。3.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情感。重点感悟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5.善于和同学分享读书学文的感受,提高表达能力。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情况,并进行成果展示。积累名人名言,感悟伟人的爱国情操,受到感染,积累语言。6.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乐于、敢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四、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重点感悟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情感。在本组课文的学习及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二)教学难点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在学习及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资料,深入研读教材,制作相关课件。2学生准备:查阅资料,充分做好预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