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隋唐时期的文化(有答案)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63010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隋唐时期的文化(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隋唐时期的文化(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隋唐时期的文化(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隋唐时期的文化(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隋唐时期的文化(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隋唐时期的文化(有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隋唐时期的文化1、 知识梳理1、 知识结构结合必修3教材以及总复习指22页有关内容梳理隋唐时期的文化相关知识(可以用多种方式呈现,如思维导图、表格、示意图;不用过于细致,以所提供的书写空间为准)。2、 提出问题1、 基础练习1.唐朝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家多出身于中下层,他们对社会状况有较深的了解,往往怀有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负。下列唐诗能够反映材料观点的是A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B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C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D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2.(2019西城高三第一学期期末7)“自唐末五季以来,始为印书,极(意为最)于近世,而闽、浙、蜀之锓梓(刻书板)遍天下。”

2、北宋官府将大量书籍印板集聚于国子监等机构,印制文苑英华齐民要术等书籍,颁赐各地,仅收少量成本费。此材料反映出北宋时期A. 活字印刷术完全取代雕版印刷术 B. 民营印刷业逐渐超过官营印刷业C. 印刷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D政府刊印的书籍主要在市场流通3.(2017东城期末36)材料一 中世纪的文学以教会文学为主体。文学的作者以基督教的教士居多。教会倡导的文学作品的内容几乎全部来源于圣经,严格讲,是对圣经有关内容的演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性。唐代推行科举制,使一批中下层知识分子得到表现才华的机会,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力量。唐代思想开放,文化交流频繁,许多知识分子见识广博,而又有良好的各方面的艺

3、术修养。唐代诗歌流派纷呈,有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新乐府派等,各派中都有传颂千古的名篇。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1)阅读材料一,比较西欧中世纪文学和中国唐代文学的不同点。(6分)(1)两种文学出现的社会背景不同:中世纪时期西欧宗教神学占据主导,相对封闭。唐代社会稳定繁荣,更具开放性;作者群不同:西欧文学作者主体是教士,唐代文学作者主体是中下层知识分子;文学内容不同:西欧文学内容单一,唐代文学内容丰富,流派众多;文学艺术性不同:西欧文学缺乏正艺术性,唐文学名篇佳作流传,艺术性突出。(6分)三、巩固练习1.以诗证史是一种史学研究方法。下列诗句中可用来佐证中国瓷器发展的是A越毂缭绫织一端,十匹素

4、缣功未到 B吴绵细软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C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吐分明 D铸锅烟接炼锅烟,村畔红光夜烛天2唐代节度使冯宿曾奏请朝廷:“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日历)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违背)敬授之道。”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雕版印刷术在民间流行 活字印刷提高印制效率民间私印有损朝廷权威 私营商业活动比较活跃A B C D3.(2018西城一模13)文学折射时代。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诗经收录了宗庙祭祀的歌词,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B.离骚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C. 汉赋和唐诗是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在思想文化上的体现 D.

5、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均为满足市民阶层文化生活而作 4(2017北京卷14)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思想成就关注较少。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A对其思想评价受到明代通俗文学左右B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C对其成就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D明代对其成就的评价比唐宋更加全面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6.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

6、,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7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8.中国古代史上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发展。有学者认为,中古时代(指秦汉至隋唐

7、时期),中国经历了巨大变化,首先是民族重整:经过七八百年的过程,原有“汉人”的中国人口,在接纳无数北方、南方的外族成分,形成一个新的庞大而多元的民族。同时发生文化重整:这个民族认同于一个文化传统,却又呈现多元性。 (1)结合所学,说明“秦汉至隋唐是中国民族和文化重整时期”这一观点。(8分)(1)民族重整:秦汉以来,中原与匈奴、越等民族接触增多,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推动民族融合;隋唐时期,与吐蕃等民族交流密切,唐太宗的开明政策有利于民族重整。文化重整:秦汉以来,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中原文化越来越为其他

8、民族接受,孝文帝改革是突出代表;与此同时,其他民族文化、外来文化(如佛教等)也颇为流行。(观点理解2分;任答出3个史实,给6分)9.(2018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中35)书籍的刊印传播对社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材料一 唐代印刷品中,历书(日历)占很大比例,质量也较其他印刷品为优。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需要掌握农时和节令的变化,因而社会需求较大。各地书坊按照朝廷颁布钦定历书的月份朔晦和节令变化翻刻印刷,往往还有对全年的旱涝灾情、农事丰歉、瘟疫饥馁的预测,以及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吉凶禁忌,很受农民和市井工商业者的欢迎。为了争夺市场,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导致日期有误差,甚至发生争执而对簿公堂。摘编

9、自罗仲辉印刷史话等(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唐代印刷业的发展状况及其社会影响。(5分)参考答案:(1)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1分) 历书很受欢迎,是主要印刷品。(1分)唐朝印刷品出现了市场化和商业化,甚至有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1分)印刷业成为一个手工业门类(1分),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有指导作用(1分,或:促进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促进文化传播(1分)。10.(2018.11朝阳高三期中33)(24 分)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儒学确立了独尊地位,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儒学自身也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唐中期的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说明从汉至唐儒学地位的变化。(4 分) (2)汉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获得独尊地位;魏晋隋唐时期:儒学受佛教、道教冲击,形成三教并行局面,正统地位受到挑战。(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