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上传人:w****7 文档编号:14562967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峨山二小小学科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天 气1、我们关心天气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3、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4、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教学重难点: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教学准备: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教学过程:一、认识天气现象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3

2、、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5、汇报交流。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2、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3、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

3、3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四、课后作业 1、写出你知道的天气现象? 2、一般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2、天气日历教学目标:1、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2、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3、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4、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

4、和数据。教学难点: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教学准备:1、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2、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教学过程:一、认识一些天气符号1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2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云的种类(次项可以选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3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并提示学生在今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4可以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注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5天气日历可以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完成一个天气

5、日历的记录可能会比较现实。二、课后作业1.我会填。我们使用天气符号来记录:气温、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2.动手做。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份天气日历,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好。三、总结3、温度和气温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2、过程与方法: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3、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

6、傍晚的气温。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教学过程: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2、 揭示学习课题。二、 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5、 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6

7、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三、气温的测量1、 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2、 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3、 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4、 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四、课后总结4、风向和风速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

8、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2、过程与方法: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教学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教学准备: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看到风吗?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吗?二、探究内容:(一)风向和风向标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

9、向。2、你能通过风水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简单练习。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3、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1)出示自制风向标。介绍制作方法(2)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3)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二)风速和风速等级1、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我们制作小风旗来测量。3、分组制作小风旗,研究使用方法(三)实地观察1、测量风向和风速2、记录到天气日历中三、课后总结。5、降水量的测量教学目标:1、科学

10、概念: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2、过程与方法: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3、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教学重点: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教学难点: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制作说明书一份,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度尺,剪刀,纸带,胶带纸;喷壶教学过程:一、导入1、 降水也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我们怎么判断雨下得多大呢?生自由说: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时间长短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

11、量降水量和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雨的等级的。二、探究内容:(一)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1、出示自制简易雨量器生根据制作说明书,尝试制作雨量器2、 展示自制简易雨量器,讨论:雨量器的口径大小是否对测量有影响?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量降水也可以吗?3、 小结4、 模拟降雨,初步感知怎样收集和测量降水量。(二)降水量的观察和测量1、讨论:雨量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如:收集完“降水”,注意不要让雨量器内的“降水”溢出;读数时,要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视线与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2、指导记录“降水量填充图”3、指导学生课后开展降水量测量和记录活动。三、课后总结。6、云的观测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根据云量的多少

12、,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2、过程与方法: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教学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教学难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并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教学准备: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教学过程:一、描述云1、 出示“云”字。问:关于云,你能想到什么?用网状图记录学生想法。二、探究内容:(一)观

13、察云1、问: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那么,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样来划分的呢?2、师介绍方法:出示圆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3、室外观察,明确任务:(1)观察天空中的云量(2)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3)在观察云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联想4、反馈(二)对云进行分类1、分组活动: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2、生汇报3、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云进行分类的方法。4、再次观测,今天看到的云是哪种类型的云,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三、课后总结7、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目标:1、

14、科学概念: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2、过程与方法: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教学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教学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教学准备: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教学过程:一、导入经过进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天气信息,今

15、天,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二、探究内容:(一)统计天气信息1、讨论统计方法。(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2)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2、分组统计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二)分析天气信息1、反馈:(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