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精(整本教材完整版)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5628325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282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精(整本教材完整版)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2页
教育心理学精(整本教材完整版)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2页
教育心理学精(整本教材完整版)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2页
教育心理学精(整本教材完整版)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2页
教育心理学精(整本教材完整版)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精(整本教材完整版)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精(整本教材完整版)ppt课件(2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参考书:教育心理学,主编:莫雷 出 版 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初版 I S B N : 9787504139795, 出版时间: 2007-1-1,.,目 录,第一章 绪 论(2学时) 第二章 学习理论(5学时) 第三章 学习迁移(4学时) 第四章 知识学习(4学时) 第五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4学时) 第六章 品德学习(3学时) 第七章 动作技能学习(3学时) 第八章 动机与学习(5学时) 第九章 个体差异与学习(3学时) 第十章 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3学时),.,第一章 绪 论,本章知识要点 1、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含义; 2、熟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3、掌握教育心理

2、学的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 4、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并能列举各个发展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贡献。 重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难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进入,.,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本章复习思考题,返回目录,.,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各种观点综述。任何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领域和对象,教育心理学也不例外。但是由于不同的教育心理学家对教育和心理学所持的观点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他们对教育心

3、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看法也不同。,.,(7)教育心理学通常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与教的科学。 (美国教育百科全书),(4)研究课堂学习的性质、条件、效果和评价问题。-(D.P.奥苏伯尔),(5)研究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与应用。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6)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旨在对研究教育者提供有关人性变化的知识、俾供其建立教育理论之用”(桑代克),(2)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原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 .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3)研究教育过程中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潘菽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的研

4、究对象(续),(二)通过评说各种观点,并结合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和具体情况,把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种种心理现象的科学”。,学与教的规律 主要是学的规律 心理规律 基本规律 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规律,关键词:,.,(一)主要内容 1.学习的基本问题(学习心理学); 2.认知领域学习心理; 3.运动技能领域学习心理 4.品德心理; 5.学习的测量与评价; 6.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二、教育心理学内容与体系,此外,科学趋向的教学论进入教育心理学也成为一种趋向。关于在教育心理学中应否列入教师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内容还存在不同意见。,.,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意义) (一)理

5、论: 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理论的发展。 (二)实践: 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帮助教育者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四)教育性原则,.,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教育心理实验 实验室实验 自然实验: (二)观察法 (三)调查法 、问卷法 优点:省事省力,容易量化,适用范围广 缺点:不能灵活地、有针对性地、深入地开展资料收集工作。,.,、访谈法 内涵: 优点:适用范围广,能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资料收集工作。 缺点:费时

6、费力费财,结果受研究者影响,资料难量化。 、教学经验总结法,.,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趋势 、注意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和探讨课题。 、强调并大量采用多变量设计。 、注意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一、古代教学与心理学思想的早期结合 中国: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荀子:“教学相长” 西方: 夸美纽斯:“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赫尔巴特:教学过程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二、初创时期(20世纪20s以前) 卡普捷烈夫(俄):1877年;教育心理学 冯特(德):1879年;

7、科学心理学 桑代克(Thorndike)(美): 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 1904年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测量 科学教心的创立的标志,.,三、发展时期(20s50s) 20s和30s: 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 维果斯基:文化发展论、内化说 40s: 弗洛伊德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特点: (一)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二)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三、成熟时期(60s70s) 60s: 布鲁纳(J.S.Bruner):课程改革运动。 70s: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意义的获得与

8、保持的进程; 加涅:则系统总结了已有的学习研究成果,对人类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并阐明了不同类型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晚近以来:逐渐转向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的探讨,并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60s开始,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如下趋势: (一)内容趋于集中 (二)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 (三)注重学校教育实践 四、完善时期(80s以后) 从纯理论向综合性的应用项目发展 基础研究课题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合,.,本章复习思考题,1、你是如何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3、简述教育心理学中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

9、程。,.,第二章 学习理论,本章知识要点 1、掌握学习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各种学习事例; 2、了解学习的不同标准的分类; 3、掌握与熟悉各种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4、了解元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 重点 学习理论 难点 元学习理论,进入,.,第二章 学习理论,第一节 学习概论 第二节 学习理论 第三节 元学习理论 本章复习思考题,返回目录,.,第一节 学习概论,一、什么是学习 广义的学习: 内涵:学习包括了从低等动物到人类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活动、练习,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 理解: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表现为个体行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较稳定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 内涵

10、: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理解一:人与动物学习的区别 理解二:学生的学习特点,.,(三)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形式,与人类学习有共同之处,又有其特点: 第一,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第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 第三,学习中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 第四,是指向未来的学习。,.,二、学习的类型 (一) 加涅的学习分类 1、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 加涅(R.Gagne,1916- )认为,人类的学习是复杂多样的,简单低级的学习是复杂的高级学习的基础。1965年他根据学习的繁简水平把学习划分

11、为八种类型。,.,(1)信号学习。即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学会对某种信号刺激作出概括性的反应。 (2)刺激反应学习。即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是简单的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学习。 (3)连锁学习。即形成一个刺激反应的联结序列。 (4)言语联想学习。也就是言语的连锁学习,即形成一系列的连续性的词语联结。,.,(5)辨别学习。即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不同刺激作出不同的识别反应。 (6)概念学习。学会对具有共同属性的同类刺激作出同一的反应,亦即对事物的抽象特征的反应。 (7)规则学习。规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之间的关系,规则学习就是要了解这种关系。 (8)问题解决学习。即学习运用规则

12、去解决问题。,.,加涅认为,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概念、规则和问题解决。并在1971年把上述分类中的前四类合并为一类,把第六类分为两类,即: 连锁学习、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习、定义性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2、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 (1)言语信息:指能用言语表述的知识 (2)智慧技能:主要指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知策略:指用以支配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以提高效率的方式 (4)运动技能:指通过练习获得的、按一定规则协调自身肌肉运动的能力 (5)态度:指习得的对人、对事、对物等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二) 奥苏贝尔的分类 奥苏贝尔(D.P.Ausubel,1918-

13、 )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按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按学习过程的性质,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两个维度是彼此独立、互不依赖的,并且,每一个维度都存在许多过渡形式。,.,.,(三)我国的分类 1、潘菽的分类 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四类: (1)知识的学习。其中包括学习知识时的感知和理解等。 (2)技能和熟练学习。 (3)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学习。 (4)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学习。,.,2、冯忠良分类 依据教育系统中传递的经验内容不同,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三类: (1)知识学习。包括知识的领会、巩固和应用三个环节,要解决的是知与不知、知之深浅

14、的问题。 (2)技能学习。其中又分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两种,要解决的是会不会的问题。 (3)社会规范的学习。又称行为规范的学习或接受,是把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第二节 学习理论,一、联结派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试误说;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 (一)Gestalt 的完形理论; (二)托尔曼的认知一目的说; (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四)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说; (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桑代克的试误说的基本观点 关于学习实质 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 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

15、试错误的过程 学习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 关于学习规律 主律一:效果律 主律二:准备律 主律三:练习律 副律一:多重反应律 副律二:心向与态度 副律三:联结转移律 副律四:类化反应律 副律五:选择反应律,.,(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操作性条件反射观: 行为的分类:应答性vs.操作性 条件反射的分类:应答性(经典性)条件反射vs.反应性(操作性)条件反射 两者的区别:无条件刺激引发vs.自发产生 学习观: 学习的实质:学习是指有机体在某种自发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发生的概率,即形成了反应与情境的联系,从而获得了用这种反应应付该情境以寻求强化的行为经验。

16、操作学习的过程: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反应强化的过程。,.,(一)格式塔的完形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的实质 学习并非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通过主动积极的组织作用形成与情境一致的新的完形。 学习的结果 并不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新的完形。 学习的过程 不是简单的神经路的联系,而是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 不是盲目地尝试错误,而是由于对情境顿悟而获得成功。,.,(二)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实质 学习不是简单的SR的联结,而是SOR的过程,结果形成“认知地图”。(O代表有机体(Organism)的内部变化) 学习结果 不是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情境的“认知地图”,它是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是情境整体的领悟。 学习过程 有机体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根据预期进行尝试,不断对周围环境进行认知,形成“目标对象手段”三者联系在一起的认知结构,即形成了整体的认知地图。 学习规律 能力律:涉及学习者特性、能力倾向和性格特点,决定其能掌握的任务与情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