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精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上课精品中学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5625856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精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上课精品中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人教版精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上课精品中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人教版精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上课精品中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人教版精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上课精品中学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人教版精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上课精品中学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精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上课精品中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精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上课精品中学ppt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课,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思想家老子 百家争鸣,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学习目标: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以及教育成就,了解百家争鸣中各个派别的主张。,知识与能力:将本课史实同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状况联系起来,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提高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梳理历史知识,提高历史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孔子在教育方面的巨大成就,培养良好的学风,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和教育成就。 百家争鸣。,难点 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避免死记硬背是本课的难点。,学习过程提示: 1、依据第一题案P31的“自主预习”预习

2、课本内容(在课本做标记) (方法:自己预习或小组合作预习) 2、根据材料检验预习提炼内容,边练边学 3、本课分两块儿学习: 一、诸子百家;二、百家争鸣,一 诸子百家,(一)儒家“孔孟之道”,1 “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 问:依据材料,孔子提出什么思想?,提出“仁”的学说,2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 而劳之;薄赋敛”。 问: 依据材料,孔子对“仁”做了哪些 具体的阐述?,主张“爱人”, 爱惜民力,3 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他叫住学生子路去询问, 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既然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孔子感叹:“残暴统治比老虎

3、还厉害呀! ”。 问:依据材料,孔子要求统治者在实践中严禁哪些 行为?,阅读材料:,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的思想主张:,1 基本思想:提出“仁”的学说 2 具体阐述:主张“爱人”, 爱惜民力 3 实践保障:“为政以德” ,反对“苛 政”和“任意刑杀” 提示:在课本上做好标注,加深记忆,1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 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 以接受教育。” 问: 依据材料, 孔子在扩大教育范围方面是怎么 做的?,阅读材料:,创办私学,广收门徒,2. 孔子对不同的学生给与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 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 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

4、敢为,但不够稳 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 再做。 问:该材料体现了孔子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阅读材料:,“因材施教”,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 问:材料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持什么学 习态度?,阅读材料:,老老实实,谦虚好学,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 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问:材料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掌握什么科 学的学习方法?,阅读材料:,“温故而知新”,孔子教育成就和思想:,1 教育对象: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2 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 思考问题 3 学习态度:老老实实,谦虚好学 4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提示:在课本上做好标注,

5、加深记忆,圣人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孟子名片,亚圣 孟子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倡“仁政”治国,提出“春秋无义战” ,倡导“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思想。,孟子,(二)道家 “老庄之学”,老子名片,老子,庄子,(三)墨家墨子,墨子名片,墨子 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墨子,(四)法家韩非子,阅读材料:,1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 2 法,告诉百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 应该做,法一

6、经公布,君主就必须明察百姓的行为。因为他有势,可以惩罚违法的人,奖赏守法的人。这样办,就能够成功地统治百姓,不论有多少百姓都行。,韩非子名片,韩非子 战国时期(韩国人),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主张“改革”“法治”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韩非子,(五)兵家孙武 孙膑,孙武名片,兵圣 孙武 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创始人著有孙子兵法,孙武,兵家 孙膑 继承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孙武名片,二、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到处游说讲学,针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宣传自己的

7、主张,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史称“百家争鸣”。,治国,论战,1.治国 儒家: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 刑杀。 孟子主张 “仁政” 治国,轻徭薄赋。 道家: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韩非子主张“改革” ,反对空谈仁义,提倡 “法 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 建国家。 2.论战 儒家: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 ” , 反对一切战争。 墨家:墨子提出 “非攻” , 支持正义战争。 兵家: 孙膑提出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反对空谈仁义。,师生共勉:,让我们拥有“仁” (儒家:孔子)的美德, 抱一颗“兼爱”(墨家:墨子)之心 , 用发展“辩证” (道家:老子)的眼

8、光, 为维护世界和平,呼吁“非攻” ( 墨家:墨子) , 树立“环保” (儒家:孟子)意识, 为“改革” (法家:韩非)开放的中国努力学习吧! 早日成为“一子”“一家” , 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吸收各家所长造福社会,墨子,墨子,兼爱,非攻,提倡节俭,孟子,孟子,民贵君轻,庄子,庄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韩非,韩非子,法治和中央集权,孙子,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成就:,思想主张,教育成就,1、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总结了教学经验,史学成就:,1、提出“仁”的学说 2 、主张“爱人”, 爱惜民力 3 、“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著有春秋,2 教育理

9、念:“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 思考问题 3 学习态度:老老实实,谦虚好学 4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课堂小结,小结:,孔子儒家思想,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儒墨法道兵等各家百家争鸣,出现,出现,社会变革,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孙武,“亚圣”,春秋晚期,春秋晚期,战国,战国,战国,战国,战国,孙子兵法,春秋,道德经,“至圣先师”,“仁“的学说,反对战争,主张“仁政”,主张按自然规律办事,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主张“兼爱”、“非攻”,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武圣”,“知己

10、知彼,百战不殆”,“道圣”,春秋晚期,阅读材料,1.有一次,孔子在郑国与他的弟子们走散了。弟子们到 处都找不到,只好问人。有人告诉孔子的弟子,东门 外有个人“累累如丧家之犬”,弟子们一看果然是孔子。 2.“老子”和“庄子”生卒不祥,身世入谜; 3.“墨子”晚年致力于编订书籍,墨子死后,墨家分为三 派,渐趋衰微; 4.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对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极为赏识; 5.孙武晚年便悄然归隐,息影深山,根据自己训练军队 指挥作战的经验,修 订其兵法孙子兵法。,“哪家观点最适合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思想碰撞,法 家,随堂练习:,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 A、频繁的争霸战争 B、学术繁荣 C、社会大变革 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2、如果想了解孔子的言行,应查阅的书籍是( ) A、孔子 B、诗经 C、论语 D、春秋,C,C,3、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